淘书闲谈(有感而发,随时添加)

【1】
古旧书行业本就是囤积居奇、奇货可居。绝版书高出原定价数倍、十数倍实属正常,况且今夕定价也没有可比性。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正所谓“需要就是价值”,当年嫌贵没买的书,几年之后绝版了,可能更贵。这种读者一看就不懂行。民国法币通货膨胀严重时,一本书定价都能过万,如果店主按照原价标,请问您买吗?
【2】
衡量一本旧书在当下的价值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存世量多寡、版本优劣、品相好坏、市场需求量大小、学术价值高低……综合起来看,原始定价已经是最不具参考性的了。所以,淘旧书先给自己想买的书定一个心理价位,符合预期就买,嫌贵不买就是了。如果想捡漏,那就请随时关注旧书市场动态吧。
【3】
当一本书进入二手书领域,开始在古旧书市场上流通,它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商品那么简单,而其作为“收藏品”的属性则一点点凸显。决定其价值的要素,无非是“物以稀为贵”和“需要就是价值”,前者是由市场客观条件决定的,后者则基于买方的心理承受力。二手书价值有高有低,而古旧书价格一般居高不下,在这个领域买书,还是提前了解下行情为妙。古旧书行业一般都是卖方市场,待价而沽。所以,淘书随缘吧。
【4】
善淘珍本的藏书家,一般都具备以下三点:眼界,机遇,金钱。这个内在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首先,要有相关书籍的学识,知道哪些是珍本;其次,要随时关注相关市场,把握机遇;最后,有强大的财力支持,遇到了就直接拿下。有时候所谓运气嘛,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5】
孔夫子旧书网某些拍主真是不懂竞拍人的心理,你起拍价定得越高,那些只能出低价捡漏的人(比如在下)就望而却步了,最后只能流拍。你定价适中或稍低,加价幅度小一些,让这些人觉得可能会占便宜,他们就会互相抬价,最后成交价往往也不低,甚至比你最初想定的起拍价(可能就是想卖的价格)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