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日记78--北京合租往事儿
搬家三天了,到了新住处,我才感觉自己活得有点尊严。
第一次来北京实习工作,刚来时完全是找房小白,通过中介(遇人不淑)找了离单位较近的北京八九十年代的央视大楼后的老小区。小区人员流动大且杂,真是三教九流都有。我合租了一个隔板间(还不是实墙隔的,是用木板隔的,第一次租房没经验,完全没意识到房间隔音很重要),2400元每月(加上我搬走时,中介克扣我各种费用近2000元,算起来租了五个月平均每个月的租金有3000元了,还不算我这几个月摊的维修费)。
我可怜那些曾经对我不善意的人,因为之后我多多少少都会在文章里嬉笑怒骂他们。对这个中介公司,我做的可不仅仅于此。我搬离之后第二天,就打12345举报了这个中介公司营运群租房不规范问题:将阳台改造成群租房、用木板隔房、乱收费等。对12345的处理进度,我会一直跟踪下去,为防止他们消极不作为,准备这两天再打电话问下处理进度,顺便再举报一次。
整个小区鱼龙混杂。住我相邻隔板房的是一对在北京送外卖的50岁左右的夫妇。我没有职业歧视,但是就他们所给我造成的影响,我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感到恐惧!他们作息完全颠倒,白天睡觉、晚上烧饭,动静很大不说,也非常不礼貌,我轻声提醒那位妇女动静小点,被怼了回来。说了几次没用,我就再也不说了,自己也学乖了,买了隔音塞睡觉。那位妇女肺也不好,吐痰的声音整个合租房都能听得到,我房间和这对夫妇间隔的是木板,首当其冲!每次她吐痰,我简直要作呕。整个合租房通风性非常差,所以每次回房间,经过大厅都有一种极其浓烈的刺鼻味。我很少待到合租房,只是回到房间睡觉。搬进去三天后,我就不用卫生间了。单位离得近,我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单位,以至我手机上高德地图都默认我上班的地点为家,住处为工作地点了哈哈。
搬到新住处后,虽然也是合租房,但毕竟是某如的品牌公寓,背后有昂贵的品牌价值和非常规范的运营体系,又是在一个中高端小区,所以整体感觉非常好!合租房其他人都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都很友善。我用价格优势换来了稍微好点的租房生活和每日回住处的好心情,非常划算。搬家第一天,我和一过来看我的好友,散步在小区的绿化草地,我不能控制情绪地感慨,“搬家之后,我才感觉到做人的尊严和在北京的工作的快乐,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