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快递分拣员
2012年底我回到湖北黄石这个小城,在这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在深圳打工,学历不高又无技术,做过各种工厂流水线工人,做的时间最长的工作是图书批发门市部的店员,自从中专毕业后就做着这些不痛不痒的工作过了这么多年。
2012年我31岁了,回乡后,亲戚给介绍了一个女孩,我们在农村老家结的婚,后来装修了现在的新房子搬到城里来了,话说从离家外出打工到返乡,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选择,都有诸多的无奈,概括为一句戏谑的话就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返乡回到这个小城,一无关系,二无家庭背景,在浏览了N遍本地招聘网站信息之后,我的工作问题还是没有下文,最后看到大街小巷那么多快递三轮车来回穿梭,就想不如去送快递吧,一打听,要自备三轮车,未果,后来索性进了一家快递的分拣中心,做起了分拣员。

所谓分拣员,在快递分拣中心来讲,这是最基本的工作,特别是到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促销期间,那时候分拣中心无上下级之分,所有人员都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刚进去那会儿,基本都是夜班,之所以上夜班,一方面是工作本身需要,另一方面是我那会儿到驾校报考了驾照。刚去上班的时候是三月份,工作量不是很大,一个晚班下来,在上午睡会觉,然后下午去驾校练会儿车。
一般的到下午五六点钟开始,各快递网点就把当天收集的快件运到我们转运中心,我们这边就要开始采集数据,要用把枪一个一个扫描快递面单上的条形码,然后按照划分好的区域分快件,与此同时进行的就是,体积大或者重量大的快件做下一步数据处理装上货车,各种各样的包装的一般是散件,批量的多会是电商件,我的组长这样教我,看着快递面单上各种各样地址姓名,不禁感叹我们伟大祖国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啊。
就这样上了几天班,慢慢和同事们熟络起来,在这里上班的大概有20多人,大部分和我年龄相仿,也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比如田师傅,田师傅五十多岁,听别人说他上头有人,不过田师傅跟我们一样,做事毫不懈怠,偶尔聊天听他说,自己儿子还在读大学,还有一个女儿读初中,家里开销太大了,文化程度不高又没什么技术,便被亲戚安排在这里上班,田师傅话不多,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吧,后来田师傅在我上班一个月后走了,听说是腰间盘突出治病去了,这期间也有一些小年轻应聘过来上班,但是干不了两天就不见踪影了,快递分拣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的,要熬夜,对于还没有配备自动化设备的快递转运中心来讲,分拣工作内容说直白点就是搬货,是个体力活。我问过几个同事,好几个都是像我这样返乡的打工者,问为什么选择到这里工作,大部分回答家里小孩老人要照顾,年龄大了,工作不好找之类云云。快递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点跟制造业工厂没有什么两样。进入这个行业的大部分是像我这样学历不高又无过硬技术的同辈人,他们戏说的一句话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做快递,也许,是自身真实写照吧。
考驾照的目标一直支撑着我在这里上着班,每月拿着两千多的工资就这样熬了一年,终于驾照拿到手了,该订立一下新的人生目标了,综观我们这里的就业市场,好一点的工作岗位是不缺人的,总人口就那么多,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就是有关系有熟人就有优先权利。
在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之前,我还是得继续在这里待着,我对自己说。一起上班的同事来来去去也换了不少人,某一天来了一位新同事老甘,老甘70后,家境还过的去,老婆只生了一个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老甘来的那会儿也在考驾照,那时我的驾照刚拿到手不久,于是我们俩就有了谈论的话题,老甘做事很积极的,别看他年龄比我们大,可做起事来总是一马当先,唯恐落后于我们这些年轻的,一天晚上十一点多钟,我们照例卸货分拣,差不多就要到吃工作餐时间了,这时加班的货车到了,司机催促着说,赶紧卸货,卸完了还要赶回武汉装下一趟。虽然大家都有怨言,但在经理协调下,还是要先把事做完再去吃饭。就这样大家放下手头的事聚拢过来,合力先卸这车货。司机打开车后门,老甘和另外几个同事先扒上车去了,车上的快件陆陆续续被转移到操作场地,突然不知怎么的听到有人‘啊’的一声,原来老甘从货车上摔了下来,半躺在地上痛苦的叫着,眼疾的同事赶紧跑过去搀扶,发现老甘的脚踝已经肿了,办公室里的同事闻讯立即打了急救电话,十分钟左右老甘被抬上了救护车,组长和另外一个同事陪同前往医院,医生诊断为踝骨碎裂,立即做了手术,老甘差不多休养了两个月,才可以勉强下地走路。某日,老甘自己走路过来公司,走路姿势还稍微有点瘸,我们说老甘你就在家多休养些时日,他说是过来报销医药费的,说治病花费了两三万。我们这个快递分拣中心招聘的基层员工都是属于劳务外派,跟我们签合同的是深圳的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老甘到办公室找经理,被告知报销医药费要自己本人去深圳办理,这个就有点扯淡了,报销个医药费还要跑那么远,问过上一级主管部门得到同样的答复,老甘这属于工伤,在工伤保险报销范围之内,合情合理,但是这报销流程也太坑爹了吧?
几天后,老甘去深圳报销医药费,后来就没有过来上班了。后来我也辞职了,也听说老员工邹姐在一次下班途中,骑电瓶车摔伤了,由于晚上上班太疲劳,下班时睡眼惺忪,一不小心就撞到障碍物了。不知道邹姐后来有没有去报销医药费,不过她后来也离职另谋出路了。
几年过去了,我没有再从事快递方面的工作,听说那个快递转运中心搬到武汉郊区了。
自从电商诞生起,快递行业一路飞速发展,当然也屡屡有这个行业负面新闻见诸媒体,快递企业是属于服务行业,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要想服务好顾客,得先善待自己的员工,特别是基层的员工,若非如此,企业的发展无异于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仅以此文怀念一下曾经共事的快递伙伴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