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读后感
读了近一个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坛经》这本书不仅是禅宗命脉的延续,更是开创禅宗新里程碑的经典之作。从此以后,禅宗把成佛解脱的道路都拉回来了人的本性和自性之中,略去了其他传统佛教的不必要枝节,让人能直指心性,见性成佛。佛家的流派很多,理论和修行很不一样。相对来说,在六祖之前禅宗的修行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要坐禅。提倡人在坐禅是清净自心,悟道修心,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不过这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在坐禅时可以做到观想一切皆空,心不染境,但一离开,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就又会烦恼丛生、心著污垢、不得菩提。所以六祖在本书中大力批判传统禅宗的坐禅弊病,认为坐禅会让人执着坐禅,贪恋坐禅的平静和喜悦,最后又执着于内心的空寂,成了“无记空”。他提倡直接直见本性,见性成佛,解脱烦恼生死。认为人本性之中早已具足一切,深种菩提之因,因此只要证悟菩提,明心见性,则可到达。而这,也是六祖在《坛经》中一直强调和重申的,这就是《坛经》和他老人家的主旨——菩提只在自心觅,勿向外求。明了本心,见性成佛。起立坐行,念念正见。因为万法皆空,一切唯心所造,出离境地,打破五蕴烦恼,见空又不著空,则可证悟摩诃波若波罗密。
《坛经》的语言虽然简单,但作用于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的,因为要一切念时,保持正念,因此南禅宗的修行是很难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开始就进入这种以禅之道为生活的话,很难很难,除非你是像六祖这样的上根人。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开始时,借鉴北禅宗神秀流派的做法——坐禅修心。如果可以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话,那么你的心就会很清净和自由,做到这一步你就不会被生活的重压压倒。而在禅修时,又不能执着于坐的姿势等外在形式。这样日复一日地用功参悟禅修,又有因缘的话,一日顿悟解脱也是可预期的。
上面说了禅宗的修行,现在可以接着说禅宗对于现代人的意义。我们现在的人,生活在这个紧张忙碌的世界,压力山大,痛苦空虚,所以禅宗的很多理念都可以帮助我们看开一切,像“万法唯心所造”、“不著境”等等。而禅修又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苦,无常,无我”,会锻炼自己应对烦恼的能力,让心保持宁静。这都是很重要的事。
当然,我只是看了一遍,看了懂点皮毛,禅宗博大精深,要深入理解,还要多下功夫。这先暂时算这段时间自己读书的一个小小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