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老师教我打球
世界冠军教我打球,实属荣幸,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几点以供参考学习。
反手攻球:1/记得沉肩;2/板头(向身体方向)内收而不是向下,利用拇指、食指的力量外展;3/击球点不要离身体太远;4/练赛脱节的情况,不能单纯对反手,要有意识地变线,准备下一板,具体地说,就是反手相持斜线变中间,再撕反手斜线大角度;或者反手相持变正手。——2018.3.20
反手攻球:1/之前反手都是用大臂比较多,发不出力,强调前臂转动的力量,其次是板头内收再打出去的力量;板头内收时不板形不要太压,容易下网,要亮一点;2/击球时机的问题非常重要(可能同时是众多技术的关键问题),自己通常是在上升期提前击球了,应该等它到了最高点的时候击球(不要担心来不及打了,来得及),反手攻球下网通常是还没有等球跳到最高点就打出去了;同时,等到球跳到最高点也意味着击球点离身体更近了,更容易发出力量;关于击球时期,由于有意识要打球的最高点,持拍的高度应该高一点(重心低,持拍手高),如果低了,球就容易出界(因为手要向上去”够“球);3/发力的时候动作不用太大,就那么一下就行啦,打得球拍啪啪响时说明就可以了。
总结:反手攻球下网的原因:板头内收时太压;击球时机太提前;反手攻球出界的原因:持拍太低。
——2018.3.27(今天是校队贺群教我的反手,很尴尬地理解错了老师的意思,耽误了校队的训练,不过学到好多真的很开心。)
弧圈球:攻球和弧圈球的站位是不一样的,要在合适的位置击球。如果想加保险,就多加摩擦。——2018.4.10
直板横打:横拍对直拍的一般战术,发球时发到对方反手位底线长球,如果对方回搓就上手抢攻,如果对方侧身拉球就防到他的正手。这就是孔令辉打刘国梁的最初套路(好像)。——2018.4.17
搓球:1/搓球技术主要使用在前三板(到后面就是上旋球的对抗了)。2/在对方搓长后准备拉开手拉球时,在上升期摆短,往往起到很好的效果(对我们这个阶段很有效)。3/摆短主要是借力,不用自己主动发力,而劈长则需用力。4/搓球时转与不转的结合,很重要,搓转后再搓一板不转,可以创造很好的机会;搓不转后搓一板转的,可以让对方回球下网。5/如果想搓转,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应靠近板头的位置(同学们解释为,那个地方的线速度最快666)。——2018.4.24
机会球:自己的问题,首先是“不看老师”,老师和我们讲动作要领的时候,没有确认到我的眼神,所以老师说我“不看她”,这大概源于我的习惯,也就是听别人说话时不看别人,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她说话的内容中,而不是说话的神情。这也反映出我的思维习惯:总喜欢自己把别人说的话记下来,再其后自己琢磨,而不是当场解决。但大多数事情需要我当场解决,包括乒乓球的学习。(这样写日记好像也是“事后解决”的产物。。。)1/要发出力,首先要把身体打开;2/检验发出力的一个标准是左脚能跺地。
考试:考试时我教一个同学练搓球,她总是搓得很高,尝试了多种办法后,我发现与其让她摩擦球、控制拍形之类的,不如直接让她做到摩擦球的中下部。有了击球部位的意识,自然会调整拍形、增加摩擦。
额这是一个系列,上周机缘巧合,能让我和校队的女生一起打球、训练,这又是一个急速增长知识点的过程:
和雅平打发球抢攻:紧张的时候容易发球失误。对方给到正手长球时,步法慢了,拉不上球。
和佳琦练习:正手攻球发力时,直接向前发力,别向上,注意正手攻球时要转腰。反手还是容易出界啊。摆短时我还可以击球时机再靠前一点。打发球抢攻时,容易单板抢攻质量不高而形成相持状态,最后往往被吊到正手大角接不到球。
和子薇练习:正手拉下旋时要体会摩擦的感觉,要转腰,要收小臂。反手拉下旋,也要转腰,转腰一方面是可以发力,另一方面更容易使自己反手击球后快速还原而不是原地僵着。(反手拉球佳琦指导小小吴时说不用向下引拍,直接向后引拍。)正手位挑球,动作要小一点,慢一点别急。
和子薇练习:正手攻球不稳,全是飘的,(可能是持拍过低的问题吧)子薇建议我慢点打,先把球打实了,速度可以不用那么快。正手攻球的动作很简单干净,不要有太多复杂多余的动作,比如压拍啊吊手腕啊什么的。正手拉下旋时,小臂相比大臂发力更容易制造摩擦。正手短+反手长的结合训练,子薇开始之前让我别慌,慢点打。反手短+正手长的结合训练,到正手时有一段连续的失误,那是因为手飘了,子薇说这是手和脚没有配合起来的问题,也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要慢慢解决。
女队的同学们真是太nice了~佳琦可靠、雅平率真、子薇真诚、华庆善良。——2018.7.6
看688解说学球:
对于许昕这种单面拉很强的运动员,对方接发球时选择搓球是非常被动的,不如挑打。
樊振东面对中间的半出台球时,应该选择加转到对方反手,对方只能挡过来,下一板准备撕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