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重游
上次到深圳大概是14年。上次去了莲花山,从山上可以眺望到福田市民中心广场。但是没时间去逛。这次来,有空,就去逛了逛。
可以说,空间体验是非凡的。
整个市民中心是巨构物,是后现代的机械装置,是纪念碑,是祭天场地的替代品。
市民中心的主体是两个巨柱,巨柱撑起一条长丝巾。经过地面大广场,上台阶,从巨柱之间顺着长甬道可以远眺莲花山。
台阶下是深圳书城。所谓书城,目测三分之一是各种和书有关的商业店铺,咖啡吧,饰物店,教育培训。所有书店里,除了益文进口书,24小时书店两家稍微务虚外,其余都是艺术设计,音乐,教辅等有机会生钱的书。(音乐书籍旁边卖钢琴)。这很深圳吧。
市民中心是个天才的构想。从1986版总规预留用地,再到多轮方案比选,最后到2000左右实施。每个环节都是了不起的。

市民中心。两个火炬撑起了一条丝巾。

长甬道通向莲花山

后现代的艺术馆似乎刚刚完工。赞叹甲方的魄力,选择如此后现代的建筑。
另外,今天中午听同事说了个大八卦。景观主轴上的“大中华”,形似一个官帽,在众多现代建筑中格外显眼。据说是前期施工是方体的,后期经潮汕商人强烈要求下,现改成这个样子。大概再一次印证:空间是权力的三维投影。

左侧大中华,形似官帽。隐约可以看出修改的痕迹。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