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
查看话题 >关于教育
高考复读之前,在我眼里好的教育的结果就是出高分,我高中在县级市的一中上的,一中是我们那里最牛逼的高中,我中考的时候被提前批录取,优越感充斥了高中三年,也包括我刚去复读班的几个月。复读我去了市里,因为政策有变,全市的复读考生都集中到了一个学校,有跟我一样来自县市级的,也有市区郊区的,还有市区一中二中的。慢慢地我发现,班里原来一中的同学跟别的学校同学很不一样,原一中的很“优秀”,即便是班里成绩倒数的那几个,也不妨碍他们的优秀。他们的眼界、格局、口中的亲朋好友跟我的差别太大,他们原来的同学好多在高三就出国,好多去了名校,我原来的同学最好的才考上了中国海洋,我就是从那个时候了无优越感,甚至有点自卑。
大一开学各种社团纳新,听他们自我介绍,很多同学在高中就参加了什么什么社团,就成了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就成了预备党员,这对我来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高中的社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的都是摆设,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其他与学习无关的都是不务正业。
教育是公平的吗?从来不是。从软硬件设施,到教师配备,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更何况学校外的资源,教育的氛围,家长的意识这些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有孩子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能让她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能带给她什么正确的引导,非常幸运的是,互联网的发达让新手妈妈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科学的前沿的育儿知识,考察的早教班不理想,我们就在家里蒙特利梭,不能每天陪在孩子身边,那就专心去做到高质量的亲子共读陪伴。现在看来,受益的何止是孩子,为了教她唐诗给她读英文绘本,我不得不返回去拾漏,把丢了的东西都补回来,简直是双赢。
但是家长能做的毕竟只是一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她影响更多的是她的老师同学,我终于能够理解大家为什么要去买学区房,我一学经济的,能找到的最好的表达就是:对教育环境的投入带来的边际效用比投入到试卷书本上带来的边际效用高太多了。去年北京高考状元火了,因为他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自己又厉害的”,事实就是现在农村的孩子没几个能考上状元的,不是说对农村的孩子有歧视有偏见,而是农村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有限,而这种局限性取决于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让孩子生活在更发达一点的城市,去更好的学校。
大一开学各种社团纳新,听他们自我介绍,很多同学在高中就参加了什么什么社团,就成了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就成了预备党员,这对我来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高中的社团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的都是摆设,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其他与学习无关的都是不务正业。
教育是公平的吗?从来不是。从软硬件设施,到教师配备,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更何况学校外的资源,教育的氛围,家长的意识这些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有孩子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能让她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能带给她什么正确的引导,非常幸运的是,互联网的发达让新手妈妈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科学的前沿的育儿知识,考察的早教班不理想,我们就在家里蒙特利梭,不能每天陪在孩子身边,那就专心去做到高质量的亲子共读陪伴。现在看来,受益的何止是孩子,为了教她唐诗给她读英文绘本,我不得不返回去拾漏,把丢了的东西都补回来,简直是双赢。
但是家长能做的毕竟只是一方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她影响更多的是她的老师同学,我终于能够理解大家为什么要去买学区房,我一学经济的,能找到的最好的表达就是:对教育环境的投入带来的边际效用比投入到试卷书本上带来的边际效用高太多了。去年北京高考状元火了,因为他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自己又厉害的”,事实就是现在农村的孩子没几个能考上状元的,不是说对农村的孩子有歧视有偏见,而是农村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有限,而这种局限性取决于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让孩子生活在更发达一点的城市,去更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