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不了的江湖梦
查看话题 >令我沉醉的江湖梦:扫地僧
我已久不做那样的梦了:带着大把的银子钱,身怀武林绝技,行走江湖,在游山玩水之余行侠仗义、快意恩仇,一言不合我就要把敌人打得痛哭流涕跪地求饶。我不用上班不用收拾屋子不用去菜市场买菜不用到超市买便宜货不用洗衣裳……是的,一切生活琐事都没有,心思和精力都用在看热闹、斗殴、给仇家下毒(高中时候特别想给校长和年级主任下点巴豆啥的)、恋爱、吃大餐、骑马兜风、睡懒觉这些或刺激或好玩或开心的事情上——这些才是我曾有过的江湖梦的精华部分。我已久不做那样的梦了,在每天早晨的闹钟声里、在把人挤得快发狂的地铁里、在一张又一张的账单里、在无可奈何的人际斗争里……我的江湖梦醒了,生活把我磨得没有激情去看热闹、去折腾了,我只想静静地生活。
梦醒时分,无限怅然。
但江湖梦的魅力就在于,一个梦醒了,另一个梦又让人沉醉。
我现在的江湖梦是,做《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衣着朴素,做着卑微工作,过着如水般平淡的宁静的日子,无波无澜——深藏功与名,佛系精神融入血液,已经看破了一切,全部无所谓!但却依然心怀慈悲有大爱,在紧要关头治病救人。
忽听得长窗外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五人一听,都是吃了一惊,怎地窗外有人居然并不知觉?
而且听此人的说话口气,似乎在窗外已久。慕容复喝道:“是谁?”不等对方答话,砰的一掌拍出,两扇长窗脱钮飞出,落到了阁下。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慕容复又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慢慢抬起头来,说道:“施主问我躲在这里……有……有多久了?”五人一起凝视着他,只见他眼光茫然,全无精神,但说话声音正便是适才称赞萧峰的口音。
慕容复道:“不错,我问你躲在这里,有多久了?”
那老僧屈指计算,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脸上现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记不清楚了,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这位萧老居士最初晚上来看经之时,我……我已来了十多年。后来……后来慕容老居士来了,前几年,那天竺僧波罗星也来盗经。唉,你来我去,将阁中的经书翻得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了甚么。”
这就是扫地僧的风采,平和淡然如微风,深不可测似海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让人钦羡,让人向往。因此我沉醉在扫地僧的白日江湖梦里,不能自拔。
去少林寺中的藏经阁工作,对我来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难度太大。所以我的梦是这样:去图书馆工作,扫地,倒垃圾,整理书籍,把好书摆在显眼的位置上,让这些书给借书人最美的享受,也让需要书中精神能量的人得到帮助。图书馆曾经是我少年时候最爱去的地方呀,图书馆四围都是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因此室内树影密密,即便是盛夏时分,也有幽幽凉意。书很多,一排一排,放在书架上。有些书大概是年代久了,有一种微微的霉味——那气味并不讨厌,非常特别,我想那大约就是所谓的“书香”。秋天时候,桂花开了,香气缭绕而来,花香与书香混在一起,在书架与书架之间氤氲不去……梦了一阵子,又觉得不对,现在去图书馆借书的人少了,在此处我恐怕无法深藏功名笑看风云并经常地大量地治病救人。因此我又把江湖梦改了改:去一个客流量大的酒店工作,扫地,倒垃圾,收拾房间,把防艾资料消防逃生资料放在被子下面,客人掀开被子就能看到,由此达到防病救人的目的,再放一个一千元的大红包(还要在红包上写上祝福语),给人送去欢乐。可是我的功与名呢?要有功与名才能随手就是一个一千元的大红包;要有功与名,才能有深藏功名的低调的乐趣,才能有扫地僧的境界。这功名如何得来?还是按照以前的设想买彩票中头奖由此暴富获得功名?太老套庸俗了吧。我得再想想,再想想……别把我叫醒,我要沉醉在这个扫地僧的江湖梦里面!我!新一代的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