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最宜居的城市是?
查看话题 >那些年纪轻轻就有两只猫的人,过得怎么样?
Diane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师——对家居布置有很多想法,擅长用淘宝爆款(如木地板贴、墙纸、素桌布)改造房子,并且,还有两只猫。
在她家参观的时候,大咪和小咪(是的,她家的猫跟papi酱的宠物同名)旁若无人地蹲在角落,偶尔跳到书柜顶端俯视我们。

一个养两只猫的女生,她租的房子是什么样?

好像跟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同。除了一些猫砂盆、喂猫器和猫玩具之外,她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地布置着这间1室1厅的小屋。
她解释道,这是因为她的两只猫都是领养回来的流浪猫,“比名贵猫种好养活,不讲究。”她说。
而且因为年龄比较大——大小咪都有1岁多了,相当于人类的18-24岁,两只猫的性格比她还沉稳。

不过选房子的时候还是会考虑一下猫的感受。比如现在住的3楼,楼层不高,“就算他们跳下去也不怕会摔死。”
面积不能太小——至少得是1房1厅,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给猫咪们爬上爬下。

虽然没有猫爬架,但客厅里顶天立地的鞋柜、沙发和小书架,就是猫咪天然的游乐场。
家用监控器可能也是养猫必备。

不在家的时候,监控器可以时刻查看猫咪的安全。但Diane还会用来它来缓解思念,在偶尔离家的日子里,甚至可以用它来跟猫主子们对话。这也是养猫生活里的趣味之一。
3000元爆改老破小出租屋
Diane是在与男朋友同居之后,才一起照顾他领养的这两只猫。
青年公寓价格昂贵,而且面积太小。她居住过只有10来平方米的Loft,是根本不够两人两猫同住的。
出于降低生活成本的考虑,她也去看过一些农民房。
“最大的问题是布局不合理,没有飘窗,地砖太丑,卫生间是迷之铝合金门……哪怕我买了好看的宜家小白桌和桌布,也救不回来。”
现在她住的陶然居属于“救得回来”的范围。
虽然是接近20年楼龄的老式居民区,没有电梯,原始装修是典型的90年代简装——镜子都失踪了的衣柜,丑而庞大的鞋柜,充满油污的简陋厨房……
所以Diane的经历写出来就是网上最受欢迎的那种一线城市租房指南——如何花3000块钱,用淘宝和宜家的爆款改造老破小的出租屋。

最大头的改造支出是共一百多斤的地板贴纸,花费约800元;10桶墙面漆,约300元;还有一个“开荒阿姨”,400元/5小时。
作为一个设计师,她很在乎房间内的装饰。
靠着窗户安置了一个简单的吧台——一个长桌,两张高脚凳组成了这个Diane平时呆的最多的角落。

这里主要用来喝酒和读书。遇到节庆,Diane也会用鲜花和星星吊灯来装饰这个角落。

招待好酒的朋友,一进门就邀请他们坐下来喝一杯。如果要画画或者工作,也会在这个阳光最充足的角落。
房间虽小,但处处有Diane鲜明的个人印记。
墙上不光有画框,还有自己动手钉的搁板,书架上摆满了她的收藏品。圣诞时钉在墙上的袜子、圣诞老人和小彩旗也还没有拆下来。



因为猫不太捣乱,所以家里的杂物得以安全地存活在书架和电视柜上。
猫:不光只是生活的伴侣
最重要的装饰可能是屋子里的两只猫。虽然他们很安静,但无论是谁第一次来,都会先被猫咪吸引眼光。
能够养猫——这件事在近几年突然占据了鄙视链顶端,“猫”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话题,年轻人以有猫而自豪,而吸猫(甚至有专门的撸猫店)变成一种新型休闲娱乐方式。

平时发在朋友圈的猫咪萌照,动辄吸引来几十个点赞。公司的宠物群,永远是微信里最热闹的那一个。连刚认识的新朋友,也很容易跟她用猫来开展话题。
而且养猫其实没有占用Diane太多的时间和金钱。
她说,“土猫不比进口猫种,不怎么生病,吃得也随便。”不用经常去宠物医院看病、洗澡,这让Diane成了一个较为“自由”的猫奴。
一些仪器的辅助——自动饮水机、自动喂食器等,让上班族也能轻松地养猫。

偶尔会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春节假期她和男朋友去了菲律宾,就只能委托她的妈妈来暂时照顾这两个“主子”。
有一次旅行时,两只猫咪被关在了卧室里,只能请朋友和开锁匠来开门“解救”。
猫粮花费也不算太多,两只小猫一个月吃10斤左右,加上猫罐头等零食,和时不时买来讨好“猫主子”的小玩具,养猫的花费占不到她工资的十分之一。
所以总体来说,养猫并没有降低她的生活质量。
她还是每周三次去学习街舞,偶尔听live house或者参观博物馆。周末的时候做简单的饭菜,从手撕包菜到日式大阪烧、冰皮月饼都手到擒来。



马薇薇在奇葩说里有句经典名言,“你没有爱了,需要陪伴,养条狗啊!”
这话在Diane身上好像并不适用。养猫是她生活的乐趣之一,但绝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