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
“那你就得不停地学啊,学啊,学啊,直到你终于开始有了一点儿感觉。这需要年复一年的刻苦修行。¨
说到这里,我的问题越发多了。年复一年到底是多少年'?什么时候你才能对写作有点儿感觉呢?他说的这个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在一时间顿悟呢,还是说你要循序渐进、点滴积累?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你怎么确定自己体验到的感觉是确实无误的呢?我不再提问了,因为我可不想被老师踢出班去。华竟,我一个学生能懂多少东西?
那就花上多年的时间,耐心等待这种感觉吧。即便它果真要花上许多年,我也愿意奉陪。不过,冥冥之中我似乎看到应该有一种更好的入门路径。
我写得越多,越是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最大的担心是我会走上错误的道路,任其自然地随意游走只会让我待在原地徘徊。假如我一开始就已差之毫厘,那么当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岂不要谬以千里!
后来,我还是再次上了我所谓“狗屁不通n的写作课程。这所大学是芝加哥最知名的大学之一,任课教师换成了另外一位知名作家。开学第一天,他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教室,居高临下地瞅了我们两眼,然后劈头就问:¨你们凭什么认定自己写的东西就值得一读呢?又凭什么认为全世界的人要听你们胡说八道呢t?”
啊哈!原来,需要我担心的东西还远远不止这些呢。我还有重重顾虑:自己的作品值得读者一读吗?世人需要读它吗?这些我怎么知道呢7我来这儿上写作课只是因为我喜欢写作,我只想学会如何把故事讲好,我并没打算向世人昭示什么东西呀!
事实证明,这种五迷三道的教学风格在那所大学是司空见惯的。
¨我们老师个个是万事皆通。你们学生全都是狗屁不通。¨这就是那所大学的座右铭,而这位教授兼大作家或许正是给他们张贴海报的学童。他告诉我们,我们是一群粪桶,然后就开始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对大家的习作则是胡乱评价,整个学期莫不如此。他虽然有点儿咋咋呼呼的,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在心里牢牢地抱有一个希望:但愿他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