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听单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最近开始听单读的音频,似乎有点喜欢许知远,在每一个让人不安的公放的现实世界场景里,耳机蔓延进来平白干燥的语气,一种原生的踏实,总觉得被解救。
现在想来也许是他略显笨拙的语调,像极了小时候连续六年给我读睡前故事的母亲,那种低语的、无技巧的、支吾停顿的阅读方式,带着灯光的昏黄,被窝里特有的家的味道,还有故事里的纷繁世界,一并激活儿时独有的感官。
本性里似乎对too much这件事有过早认知的厌弃,苛刻地要求那时是小学语文老师的母亲回归见字读字零修饰的读书状态,还在说着小孩话却尽可能拒绝着一切我以为的虚假和做作。
小学的时候选拔广播站小主持,带着泥土气息但自觉清冽的自己,站在一群吊眉红唇花花朵朵的小裙子中间,任丰富内心自由发出的诵读声音在空气里听起来冷淡无力,那副无论如何都看起来非常不正式不走心非主流的样子,当然输给了一众的抑扬顿挫。执着于我言言我心而不求变通的佛系诵读,终于在中学的故事比赛里藉由一个好听的故事过了初选,却又败给了复选的那一众升级版的抑扬顿挫。高中就干脆丧去了某种自由和无畏,不再去主动加入各种自我淘汰大赛,但感恩于当时的语文老师,每个人按照座位和课表 公平的拥有了几次纯个人的演讲机会。想来也是得由那样的机会,才第一次好好读自己,在另一众面前读自己。站在讲台上直面六十双眼睛产生奇妙效果,一直尽力避免的故作姿态的演讲模式也在那种氛围之下被自然催化,在全班面前掏出心来的焦灼,不期而遇的哽咽,得以终于实现的我言言我心。
那是一次不可记录的成功。
大约就是那种,对文字和故事本身的专注而自然催生出的一点停顿和支吾无比动人吧,一如我,一如许知远。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不喜罗振宇的原因。
毕业以后先去许知远那边找找实习怎么样呢。。。。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