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有关Margaret Howell的体验 - MH collection pt.3
如果不考虑价格选择一个品牌穿一辈子,我希望是 Margaret Howell

继上两篇之后,跟大家分享一点有关 Margaret Howell 这个品牌不成熟的认知和体验,也包括2月末3月初在东京逛店的感受。以下照片除了标明来源的之外,都是自己实拍的,虽然拍得很渣但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用到其他地方去,有这个请求是因为在网上搜资料的时候看到好几篇文章都用到了相同的图且未注明来源。
Margaret Howell 是设计师 Margaret Howell 1972年创建的品牌,生于英国,繁荣于日本。产品线包括女装、男装、童装、家具家居。女装部分在“衣服”范畴之外,还有皮包、钱夹、钥匙包、围巾、皮带、袜子、帆布袋、手表、首饰、手帕等配饰,家具家居类见到过的有茶几、桌子、椅子、台灯、音箱、杯子、刷子、餐具……去趟东京涉谷区神南的MH总店,一次性欣赏全。这家店一会儿会再次说到。




MHL是后来在日本创立的副线品牌,2010年第一家店首先开在了东京代官山,次年伦敦店开业。引一段AutumnSonata写的文章里的介绍:“同样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虽对此(主线)品牌同样高度观望,却最终因为价格承受能力有限而买账的并不多。为抓住这一潜在的消费群体也是促生MHL的另一原因。所以MHL是年轻设计师担当设计,另外在风格上更平民化,最终其价格上有较大优势”。
特别意外的是,MHL中的字母 L 代表的却是 London,这是银座大黑屋的白发奶奶店员告诉我的,很容易让人混淆,日本土生土长的 MHL,全称是 Margaret Howell London,而它跟伦敦的关系则远不如主线MH大。
总结来说(个人理解,如果说得有误请大家纠正),MH和MHL有着相同的起源和相似的风格,但是不同设计团队的作品,不同的价位,面向不同的消费者群体。MH在英国(欧洲)和日本同时发展自己的市场,而MHL的市场重心在日本,当然英国(欧洲)的MH店里也会同时出售MHL的商品。
【注: 接下来几段要说的只针对MH,并不是对比MH和MHL】
虽然MH在英国和日本同时发展自己的市场,两地的商品却有些区别。首先部分商品只在日本出售,比如去年9月在东京看到一款mackintosh质地的风衣,材质来自英国,却只在日本出售。反过来的不知道有没有,如果有在英国或日本生活的小伙伴可以帮忙补充。
其次即便是两地共有的款式,尺码用的也是不同的体系。日本的尺码除均码外,一般分为 I 和 II,少量衣服还有 III 或 0 码,0 最小 III 最大;英国的尺码用的就是英码,8、10、12这样,好像都是偶数码,没怎么见过奇数的。最后,两地同款的实际尺寸也可能不同,日本的衣服板式更适合亚洲人体型,比如部分裤子更短些。
尺寸的差异还真的需要注意,如果在日本实体店试过合身的衣服,去英国实体店或英国官网买的话,一定要再次确认。无论日本还是英国官网都在每一件商品的详情页给出了每个尺码的测量数据,在放入购物车按钮下方,有一行“size guide”,点击后弹窗里会有每个码的详细数据,英寸和厘米单位都有。中篇(part 2)提到的高领羊绒衫,日本和英国官网给出的肩宽胸围衣长相差0.5-1cm左右,也许两边的尺寸真的是一模一样,但看起来还是分开独立测量的。

仅看女装,个人感觉MH更适合有点骨头架子的姑娘,英码大多数是8码起,极少见到6。最小码,不管是日本的I码还是英国的8码,以高腰裤为例,腰围最常见是定在68-70cm左右,我平时所有裤子都穿最小码,MH的最小码,可能……相当于大家熟悉的26或M。但偶尔会有衣服推出日本0码或英国6码,腰围能再小个2cm左右,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鞋子的话,大多是36或37起,少数有35。总之小骨架和34脚的姑娘选购下装和鞋子的时候更要特别注意。
接下来说说折扣。最早听说MH是不打折的,但最近半年以“买”为目的去关注的时候,才知道其实是有的,而且清起库存来力度也不小,很多都直接价格砍半,官网和实体店同时。我经历过的是刚结束不久的冬季折扣,貌似夏季也有。如果把商品粗暴分成两类:经典款和季节款,那么经典款一般是没有折扣的,例如slim lace-up皮鞋,季节款特别抢手的也不打折,例如MHL秋冬季出的一款针织围巾的墨绿色(其他颜色有折扣)。也就是说,最容易获得折扣的是剩余库存较多的即将过季款。
那么怎么购买MH或MHL呢?首先淘宝能找到一些代购,她/他们有MH官网的积分,帮别人代购越多他们攒的积分就越多,报价一般是官网展示价格+消费税+代购费。如果直接从官网购买的话,英国官网可以直邮到欧洲,日本官网由于语言障碍不太确定,但应该都无法直邮中国。MH在全球也会跟一些 retailer stores 合作出售自己的商品,贴一下中篇(part 2)回复里水瓶座的猫姑娘提供的信息,“大陆有一个拿下他们家总代了。只在上海有实体,针对小众客户很难销售。最方便的还是代购”。
日本官网链接:https://www.margarethowell.jp/ 英国官网链接:https://www.margarethowell.co.uk/
关心干货的友邻们看到这里就可以了,下面纯属闲聊天,聊聊自己一点浅薄的感受,以及对东京部分实体店和店员的评价。


有多少姑娘和我一样是从MH的鞋开始生出喜爱的?不说品质,单纯从视觉上就被击中了。按说这些款式都是基本款,包括中篇提到的新推出的玛丽珍,但从我非常外行也有限的眼界里,MH做的鞋的线条极为耐看,可能其中也有lookbook摄影和印刷的功劳。
衣服同样是基础款,官网上的非lookbook图都拍得极其朴实无华,乍看毫不惊艳,而衣服的魅力是会在亲自看到摸到以及穿上身之后突显出来的。从几年前最开始认识这个品牌到现在,能感受到一个比较固定的审美和风格,基本游离于每季变化不断的潮流之外。推荐友邻云烟(还是习惯叫她袋鼠子)的相册,结合最近几年的lookbook,能看到贯穿至今的统一性。
这种作品的统一性大概也源于设计师本人的性格,多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低调表达着自己内心固有的性情和审美,衣如其人。所以,其实我是对margaret和MH双重欣赏的,题记表达的是对MH的挚爱,“如果不考虑价格选择一个品牌穿一辈子,我希望是 Margaret Howell”,另一层面,我觉得或者说我希望自己几十年后就是她那样的老太太。



分享几个她的访谈文字和视频,人太低调,以下资料都非常短小: 文章(中文):http://www.ellemen.com/fashion/report/20160308-13161.shtml 文章(英文):http://www.businessoffashion.com/2014/03/margaret-howell-says-keep-much-control-design-possible.html 视频(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n502V4G8 视频(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Q2iF0eNpA&t=104s
最后聊聊东京的实体店体验。这两趟一共逛了5家Margaret Howell,分别在新宿三丁目的伊势丹、新宿NewWoman、银座大黑屋、银座Toyku Plaza、涉谷神南;2家MHL,分别在代官山和新宿Lumine。伊势丹、NewWoman、Toyku Plaza、Lumine都是百货大楼,而MH或MHL是作为其中一个店面的存在,空间较小,家居家具类商品几乎没有陈列,所以适合目的性很强的购买,欣赏层面的体验相对较弱。
代官山的MHL是副线首家实体店,不依附于百货大楼,有自己独立的门面,一半男装一半女装,但店里布置还是比较局促。囫囵吞枣溜达一圈就走了。

银座大黑屋是个奇怪的存在,MH夹在几层二手奢侈品包的中间,好在她独立拥有一层,出了电梯就是一个安静的空间,全部是女装,有部分家具家居商品展示,因为店员的缘故,这里成为了我最喜爱的店之一,两次去东京都在这家店里有收获,图的就是跟店员良好的互动交流体验,以及对她的信任。

最喜爱的店之二就是位于涉谷区神南1-13-8的MH总店了,定位在 shop & cafe,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非常大气的店面布置,齐全的各品类商品,可以从容地边逛边休息。











cafe区室内室外有充足的位置,有品牌目录和margaret howell houses的书可翻看,有茶咖啡简餐可享用,还出售茶包和cookie类小零食可以带走。



我在去这家店之前,已经在银座大黑屋买了一件针织上衣和一条裙子,有很大的满足感了,最后一天去总店是为了拔草和体验cafe。先逛了一圈,然后点了茶和午餐,翻了翻杂志,挑了个阳光照得最好的角落吃喝完,心里痒痒,又去看了看各类配饰小物,最后挑了条蓝色细丝巾带回。多谢桂圆姑娘在上篇(part 1)回复里的推荐 :)



MH的店员基本都是年轻人,女孩热情甜美,英文不太灵光凑凑合合能蹦些简单句子。唯独银座大黑屋的店里有一位白发奶奶,宝藏般的存在,英文流利。当她和本地顾客说日语的时候,是典型的日式语气,音调高一度,和我用英文交流的时候,就沉稳许多,语速慢,音调低一度。我更欣赏她的地方在于,她是唯一一个问我是否了解这个品牌、想要给我介绍的店员,两次都问了。夹在奢侈品包中间开店,很多客人大概都是误打误撞顺便进来看一眼的吧,那么介绍品牌的意识就特别重要了。
翻看衣服的时候,她会根据我的身型气质有节制地推荐,推荐的时候会告诉我面料产地和其他特点。我也信任她的眼光,即使试的不是她推荐的,也会在穿上身后询问她的意见。第二次去的时候,试过一条米白色裤子,没有最小码了,她还帮忙打电话问了银座另一家店,帮我手绘了地图,离开之前还问需不需要把我买下的衣服的面料成分翻译成英文写给我。真是方方面面都具有很棒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写了这么长,就潦草收尾吧,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们,我不是专业的“博主”,从写文章到对服装行业的了解都是外行,没有推荐的意图,也无意于教给别人怎么购物怎么穿搭,所有跟穿衣有关的日记,全部只为记录和分享,如果流露出了强烈的推荐意思,真的是因为特别喜欢。
到此 Margaret Howell “三部曲”暂时完结~
再次谢谢你们,愿大家自在穿衣 ♫
Stay cozy and keep warm!
不定期整理并分享自己近几年的穿搭,按主题集合成日记,帮自己回溯并明确风格,往期合集索引如下:
17年新入的几件Margaret Howell - MH collection pt.1 18年又添的几件Margaret Howell - MH collection pt.2 秋冬裤装 西装/阔腿类 - miscellaneous 秋冬裤装 条绒类 - corduroy pants collection 秋冬裤装 毛呢类 - wool blend pants collection 休闲西装 - my blazer collection 冬季大衣合集 - winter coat collection 牛仔裤合集 - my jean collection 包袋合集 - my bag collection 男装合集 - my menswear collection 百褶裙合集 - my pleated skirt collection 腕表合集 - my watch collection
也可以关注『臭美妞汇报存档』相册,全部照片都会在那里存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