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读书笔记
1. 人类的根本善,需要自己来护养。
2.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3. 王阳明《传习录》里讲,一个人的人品、良知像个赤金,为天所给予每个人的都是定分的,“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你有大的抱负干大的事情,你不会再增加,你穷居在陋巷里,你也不会减少,所以,不应该以地位衡量一个人,也不应以处境衡量一个人。
4. 迂阔: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
5. 荀子觉得光靠心灵的修为,远水救不了近火……孔子的学说是个大的庭院,安顿人的心灵;而孟子的学说是一条道路,它是通向这个宅院的道路。
6. 荀子为什么提出“人性恶”呢?就是讲法律本身,是对人性的不信任。如果执法者内心有根本善,他就可以使法律成为实现人类根本善的一个武器,不然的话,法律就会成为破坏人的根本善的一个恶的东西。所以,执法者对于社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决定于法和执法的人。
7. 瞽(gu 第三声):盲人,瞎,不达事里,没有见识;象声词
8. 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这个仁义礼智,再加上信的话,就是“三纲五常”中的“五常”。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