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贞工坊》四群,线上微课(第147期)

缘起:践行,赵阿贞导师工作坊及导师班所学“系统排列”理念。
分享,个人的心得体悟。
传播,系统观点和思维。
记录,生活点滴美好。
特邀嘉宾:孙广为
二级心理咨询师,赵阿贞导师沈阳工作坊学员。跟随赵阿贞老师学习时间最短,从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到厘清周遭的各种关系,仅仅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成长的速度惊人。如今带着满腔的热情,积极努力地分享着自己的改变,希望更多的人能一起走上蜕变之路。
时间:2018年03月11日(周日) 17:00-18:00
地点:《阿贞工坊》四群

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我是孙广为,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近期的感悟。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最近在学车,第一次去的时候,教练说我车感很好,小骄傲了一下,觉得自己行了,好像开车也没什么难的。然后第二次,就不和教练学了,直接和学员学的。第三次,才真正和一个很牛的教练开始学车。教练给我的反馈是,看来你第一次也没学明白,离合踩的也不好。事后我又回顾了一下这几次学车的心理变化。第一次学车的时候,我有很大的情绪。因为有很多人学车,大家需要排队,每练一次需要等1-2小时的时间。我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随之而来就埋怨老公怎么不给我报一个一对一的教练,是不是舍不得给我花钱。总之,第一次,就是各种阻抗,虽然教练说我车感好,但实际上,教练还没开始教我任何的驾驶技术,我什么都没有学到。然后第二次去学车,我还是想走捷径,我想快点学会。但是事后分析,我以为的“捷径”,恰恰是一条弯路,还可能是很大的一个弯路。因为后来我知道,教我的那个学员,科二考试两次都没过。跟他学,我不掉坑里,可能就算幸运的了。然后第三次,是一个转折。教练指出我的问题之后,我开始研究怎么解决我现在存在的问题,回家也会向老公虚心的请教。当然请教的时候,也会出现了情绪,但是及时发现,制止了自己。认真听老公讲完之后,不懂的地方或有分歧的地方,又和老公探讨了一下。这样第三次之后,我只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学会了三项技术,顺利的进行下一项学习。然后我在学车的时候,还遇见一个老大哥。聊天的时候,得知他已经会开车了,只是还没考票,然后我们就很崇拜他。可实际操作的时候,他操作的不是很好。后来我发现,我们这些新学员规规矩矩,按教练说的去操作,操作的都很好。之所以老学员没有停好,是因为他的操作“标准”和教练的“标准”是不一致。比如,教练说转半圈是180度,那个老学员操作的半圈是210度,那自然他也就达不到一个规范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旧有的认知,如果有偏差,那会多可怕。固执的想法塞满了头脑,也完全摒弃了接受新想法的可能。当我把自己旧有的想法放空的时候,接受新事物、新知识,速度真的很快。
想到自己参加阿贞老师工坊的经历,真的和学车的过程如出一辙的感觉。
第一次参加工坊的时候,老师给我做的家庭排列画面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好吧,居然说错了,是脑而不是心。隐隐觉得,刻在脑子里,是以旁观者在看。如果走心了,刻在心里,心里会难过一下。第一次那个画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以为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也以为自己找到了方向。
然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工坊的时候,我就是觉得在别人的问题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问题。
然后第四次工坊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很积极的在践行、修正,可老师说我并没有坦诚的呈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当时我的脑子里会想好多问题,我的问题怎么不彻底?好像已经说了。是在沙龙里说的,没跟老师说,一下子又不知道该怎么描述问题……就卡在那儿,什么都说不出来,就像路口突然有好多车,没有章法的,都憋在那了。第四次工坊,老师透过一个简单的请客吃饭这个表象,就发现了我的问题。我想向老师求助,表达出来的却是:“老师求求你,求我跟你学。”,这好像是个绕口令,有点绕。就是,确实我是这样的。当时看到那样一个自己,首先跳出来的一句话,就是想对自己说,你凭什么啊?我这是有多绕啊?我们怎么这么绕呢?其实再想一想,我对老公也是这样,我的想法是:“求求你,求我嫁给你!”就是不敢表达自己的喜欢。如果以后分手了,就可以说,当初是你追的我,是你没选对,婚姻失败了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就是在内心深处、在潜意识里,在推卸责任、不想承担责任。我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自以为完美的自己,其实却没有任何付出的,就坐在那儿等着别人来喜欢我,还得是热烈的喜欢我。原来我就是那样的我,不切实际,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老师说,我展现的完全是人性“恶”的一面,虽然我不完全理解这个恶的含义是懒惰、贪婪、虚伪、懦弱,还是别的什么,就是觉得我这样好傻啊。老师说,我和别人的人际互动,也带出了和母亲相处的模式。确实是这样,我从来不敢直接和我的妈妈提出我的要求,就算她给我的东西我不喜欢,也不敢说不要。我好像连一个孩子都没做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东西把自己压的满满的,很累。好像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按照别人要求的样子活着,却唯独没有活出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活成什么样子。这样的我,又何谈快乐,何谈成功呢?
我是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在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好员工,可这些“好”的标准,是按照我自己理解的样子,我自以为的样子去做的。我从来没主动去问过,他们对于“好”的标准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就像我认为苹果好,我总是塞给他们苹果,而实际上他们认为香蕉好。最可笑的是,我还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挟别人,就是对别人说: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怎么这么对我?我把最好的苹果都给你了,你怎么还这样?以前,真的没认识到自己的这些问题,而且还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沟通,也是我的功课。与别人对话,真的能了解别人的需求,再去达成他们的需求。否则,真的消耗太多,而且现在到了奔四的年纪,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浪费了。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在互动的时候,与其去猜测别人,或者让别人猜测,真的不如直截了当,在有效的沟通中达成一致,实现共同的利益。
一直以来,我是害怕失败,害怕犯错,害怕别人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所以一直在努力做得完美。但其实在内心深处,是那个胆小、懦弱的自己,甚至没有直接表达的勇气,不敢做自己。其实犯错并不可怕。正是一次次试错,犯错,才积累起成长的经验。害怕犯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拒绝成长。我想,我应该放下那些所谓的自尊、面子,对自己坦诚相待。我也应该抛掉那些所谓的包袱,那些别人眼里期待的自己,那些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确认自己想要的,然后直奔目标,删繁就简,才有可能冲破重重障碍,去最快的实现目标。
虽然连续参加了四次工坊,虽然也接收到很多信息,但在实修过程中,自己还是会有情绪,进步也是时快时慢的。就像老师说的,收而不受,接收是接收到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领悟,没有用心实践,就是为学而学,学的特别死板,学的拙了。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把自己包在一个厚重的壳里,拒绝自己,也拒绝外在的一切力量,就是在作茧自缚。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怎么就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想要破茧成蝶,只有自己成长,自己内心深处渴望成长,才会由内而外地充满力量。如果自己都没有成长,外力直接破茧,那就不是帮助,是破坏。老师一直强调在给方向,不给方法,其实,是在给我们保护。她一直在很耐心的等待我的成长,一直在努力唤醒我的内心,这个给予的“度”很难拿捏,现在我意识到了真的是让老师费心了,觉得特别惭愧。
我主修的是婚姻关系,就像学车那样,我需要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一下我的问题。只有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样,和父母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和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一定会存在很多问题。放下固有的偏见,用老师给予的知识去梳理,我想,一定会解决的。当然了,梳理问题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去实践,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自律,才能自由。
说到自律的功课,我才开始做。坚持每天早起之后,才更深刻理解老师说的,自律才会自由的含义。每天早起之后,我会看会儿书,或者做饭,或者收拾房间。就是用早起的那段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能体会到那种自由的快乐。因为如果没有早起,自己我真的就像是陀螺,上班围着公司转,下班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时间。而在早起的那段时间,我做的是我自己,虽然少睡了觉,但是我觉得很快乐。自律,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我也是才刚刚开始去实践,有时候还会反复。但我想,我会继续坚持的,到时候再和大家分享。
还有一个小练习,就是关于“老公,你说的对。”这个功课。其实早在第一次工坊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做这个练习了,可我,第四次工坊才做。大概就是一直是对抗吧,然后通过这一段的时间学习和实践,用心去体会的时候,仔细回味一下和老公的对话。真的,就是觉得老公说的很多话,其实都是对的。他之前说我,我就会反抗,会愤怒,要么就是不理他,闹情绪。现在想来,他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以后再和老公沟通的时候,就要耐心倾听,慢慢地沟通,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试着去理解老公的想法。然后,使这个沟通能更深入一点。
我要实践的功课还有很多,问题还有,不过坚定决心,我想一定会实现,一点会变好的。现在只是一个起步,以后有了更多感悟再和大家分享。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赵阿贞导师近期课程
青岛“幸福起点”系统排列工作坊
时间:3月23日-25日
地点:青岛海景花园酒店钻石楼
联系人: 小柏 185 6271 7598
清源 151 9264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