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天 一句话都不说
家人聚会,儿子和一帮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等要回家的时候觉得不尽兴,死活都不肯回来。时间已晚,我们威胁他再不回去就让他一个人呆在那,现在看来方法简单粗暴,但既已达到效果也就顾不了那么多。
回来的车上,嘟囔着很不高兴,又是开天窗又是抱怨。最后,看我们没什么反应,他很严肃地说:"我生气了,我决定一句话都不说"。我笑笑,丝毫没放在心上,显然我和他看待这句话的态度完全不同,他严肃认真,我们却认为只是随口一说,甚至有点搞笑。
但是,到了家里才发现他说这话还是认真的。从进门开始,他喝了水,然后便自己脱衣上床,什么也没说,等我进去时已然呼呼大睡。九点尚不到,比平日里早了很多,不仅真的话少了,而且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也都没有了。看来,他是想用这样的行动向我们表示抗议。
小朋友的心理,有时看似天真简单,实则细腻特殊,而且每个小朋友的个体还不一样。如果不好好察言观色,揣摩其想法,说不定应对的言行就会出现问题。例如:早上儿子拿着我手机玩耍的时候,以前我会很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说,怎么又玩大人手机,赶紧还回来。今早,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看他在和Siri说什么,屏幕上是他最喜欢的霸王龙。于是。我没有马上命令他放下手机,而是很有兴趣地和他讨论了霸王龙,他说的头头是道,我则听得很认真。结束了,再和他说,原来你知道这么多关于霸王龙的知识,真是太让我吃惊了。只是早餐已经好了,我们先去吃早餐吧。几句话,高高兴兴地把手机还给了我。一场原本很尖锐地矛盾,看似不可避免的冲突化解了。
对家里的小孩尚且如此,学校里孩子多,情况更是复杂,老师若是不够细心,用心,确实很容易对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应对失当,有时候不仅解决不好矛盾,反而增加孩子逆反心理。知子莫若父,知生当莫如师,若能如此,定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