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进课程
“精进”一词,最初是在稻盛和夫写的《干法》一书中看见的,当然,受武侠电视剧的潜移默化,这个词一看也能明白大概的含义。
后来,接触佛学,在说大师们的修行时,也会用到“精进”一词。它比之“进步”要更加恳切,从一定意义上理解,“精进”是过程,会成就“进步”。那么,到底什么是“精进”?它是深入仔细地去研究,一点一滴稳扎稳打地深入进去,心无旁骛地去钻研一件事,并且时常回顾走过的路,在可以看见自己的进步轨迹的情况下,往前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到“精进”。或许,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来置换一下,那就是“修行”。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一点了!
我们与生俱来携带一种病根——懒惰。正因为懒惰这一病根,导致我们始终无法坚持做一件事,并且拖延不决,最终导致心思懈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从而失去自信,走向深渊。懒惰病症如果比较严重,就会打败身体内部的努力因子,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懒惰却一定会快乐,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意识,你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共鸣?但是,要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给生活以懒惰,那么生活迟早会报你以玩笑。这个道理,相信小孩子都明白。根治“懒惰”这个病症,唯有配以重药。“精进”就是根治“懒惰”的那一剂重药。
如何做到“精进”?
我们现在拿半途而废这件毛病来剖析一下。试想一下,你决定做一件事,比如每天早晨锻炼半小时,第一天你觉得这件事很酷,第二天你觉得这件事是一种进步,第三天你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减肥,勉励自己好好努力,依然干劲十足。或许你坚持到了第四天,你感到有点累,这个意识在你脑海中一闪而过之时,就被你体内的自律因子杀掉,并且你会启动保障机制,这个机制或许是在社交账号上打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早晨起来跑步,完事后社交账号上打一下卡。是不是觉得挺顺利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往后的发展趋势,且听我在此胡诌一下。突然有一天,你需要出远门,暂停打卡一天,隔了一天又恢复正常。又过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你又暂停打卡一天。又过了几天,你觉得天气转冷,早晨起床慢慢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你又暂停打卡一天。直到有一天,你一个朋友问起你,你怎么没有早晨锻炼打卡了啊,这个时候,你才想起来,确实自己已经有好久没有去锻炼了。那一刻,你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会被朋友耻笑半途而废,玩笑过后,就没有啥事了。这个过程是很多半途而废的必经之路,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精进意识。
通过上面那个半途而废的事件剖析,我们可以反推一下就可以得出精进的方法了。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心流”。就是当你全身心致力于某一件事情时,当进入到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感觉,并且对自己产生很强的认同感。要做到精进,就必须要有心流的反馈,要产生心流的反馈,第一要义就是全身心投入。再说上面举的例子,晨起锻炼,你做到全神贯注了吗?你产生那种心流了吗?我们再剖析一下“全神贯注”这个动作。你锻炼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是专注于你的每一个锻炼动作还是在幻想你变瘦之后的模样?如果你做到前者,那么恭喜你,你确实做到全神贯注了;如果你没有做到前者,那么请向前者看齐。要产生心流,就必须要全神贯注,所谓全神贯注,就得要专注于你的每一个动作,作家专注于他码的每一个字词句,建筑师专注于他画的每一笔线条,老师专注于他的每一页书本,驾驶员专注于他的每一次油门刹车……
上面就是精进的方法。《大学》中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也是同理。所以,当产生懈怠、或者懒于做事的时候,先放下心内的多余想法,全心专注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个动作,产生心流,即可精进。
后来,接触佛学,在说大师们的修行时,也会用到“精进”一词。它比之“进步”要更加恳切,从一定意义上理解,“精进”是过程,会成就“进步”。那么,到底什么是“精进”?它是深入仔细地去研究,一点一滴稳扎稳打地深入进去,心无旁骛地去钻研一件事,并且时常回顾走过的路,在可以看见自己的进步轨迹的情况下,往前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到“精进”。或许,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来置换一下,那就是“修行”。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一点了!
我们与生俱来携带一种病根——懒惰。正因为懒惰这一病根,导致我们始终无法坚持做一件事,并且拖延不决,最终导致心思懈怠,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从而失去自信,走向深渊。懒惰病症如果比较严重,就会打败身体内部的努力因子,从而形成一种意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懒惰却一定会快乐,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意识,你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共鸣?但是,要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给生活以懒惰,那么生活迟早会报你以玩笑。这个道理,相信小孩子都明白。根治“懒惰”这个病症,唯有配以重药。“精进”就是根治“懒惰”的那一剂重药。
如何做到“精进”?
我们现在拿半途而废这件毛病来剖析一下。试想一下,你决定做一件事,比如每天早晨锻炼半小时,第一天你觉得这件事很酷,第二天你觉得这件事是一种进步,第三天你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减肥,勉励自己好好努力,依然干劲十足。或许你坚持到了第四天,你感到有点累,这个意识在你脑海中一闪而过之时,就被你体内的自律因子杀掉,并且你会启动保障机制,这个机制或许是在社交账号上打卡,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早晨起来跑步,完事后社交账号上打一下卡。是不是觉得挺顺利的?往往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往后的发展趋势,且听我在此胡诌一下。突然有一天,你需要出远门,暂停打卡一天,隔了一天又恢复正常。又过了几天,突然下起了很大的雨,你又暂停打卡一天。又过了几天,你觉得天气转冷,早晨起床慢慢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你又暂停打卡一天。直到有一天,你一个朋友问起你,你怎么没有早晨锻炼打卡了啊,这个时候,你才想起来,确实自己已经有好久没有去锻炼了。那一刻,你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会被朋友耻笑半途而废,玩笑过后,就没有啥事了。这个过程是很多半途而废的必经之路,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精进意识。
通过上面那个半途而废的事件剖析,我们可以反推一下就可以得出精进的方法了。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心流”。就是当你全身心致力于某一件事情时,当进入到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感觉,并且对自己产生很强的认同感。要做到精进,就必须要有心流的反馈,要产生心流的反馈,第一要义就是全身心投入。再说上面举的例子,晨起锻炼,你做到全神贯注了吗?你产生那种心流了吗?我们再剖析一下“全神贯注”这个动作。你锻炼的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是专注于你的每一个锻炼动作还是在幻想你变瘦之后的模样?如果你做到前者,那么恭喜你,你确实做到全神贯注了;如果你没有做到前者,那么请向前者看齐。要产生心流,就必须要全神贯注,所谓全神贯注,就得要专注于你的每一个动作,作家专注于他码的每一个字词句,建筑师专注于他画的每一笔线条,老师专注于他的每一页书本,驾驶员专注于他的每一次油门刹车……
上面就是精进的方法。《大学》中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也是同理。所以,当产生懈怠、或者懒于做事的时候,先放下心内的多余想法,全心专注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个动作,产生心流,即可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