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躁郁症 | 别让这些悲伤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
看了2遍《奇葩大会》叫刘可乐女孩的视频,然后写这篇文章。
她在视频中说,哪怕在你最脆弱,最绝望的时候,你都不要忘了你的内心,仍旧埋藏着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你都不要忘了,也许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如果重来一次,可以选,我可以不得这个病吗,我不会选,因为躁郁症和其他所有生活中经历的挫折一样,它可以是一个诅咒,也可以是一个馈赠。
我不了解心理学,但是恰好最近我尝试着去了解这个病。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抑郁和狂躁交叉发作,有两种类型——Ⅰ型和Ⅱ型。
躁郁症Ⅰ型患者的社交、工作、生活功能会由于躁狂发作受到重大的损害,或必须住院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有时会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表现。
躁郁症Ⅱ型患者的轻度躁狂发作也会伴有功能改变,但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很少存在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也有特例),不过即便是躁郁症Ⅱ型,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功能上的变化还是会被身边的人清楚地感受到。躁郁症Ⅱ型患者与Ⅰ型患者相比,情绪的切换更加迅速,且有着更高的自杀倾向。
为什么我会去想要了解躁郁症,因为我之前认识一个小男孩得了躁郁症,我发现他和以前不一样是因为他发朋友圈的频次比以前多了很多,其他我真的没注意到。有一次他找我聊天,那天已经凌晨2点了,他说他得了躁郁症,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病。
坦白来讲,我当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或者说有一些不以为然。直到他多次找我聊天,在奇奇怪怪的时间点,他病态的想找人说话,和谁说都行。他说,他想弄死自己,他还攒了一些安眠药。我有点害怕了,于是去看了知乎,“得了(过)躁郁症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看了这样的回答,我有那么一点点理解了,难过到自杀的感觉,我有点理解那种喘不过气,即将窒息的感觉,我感受到文思泉涌,语言却跟不上大脑的感觉。
我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受到了,飞上天空又坠入地狱的感觉,如果不是躁郁症,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法体会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痛苦。可是在想象痛苦的同时,我却在思考,不费心思写出绝唱是种什么感觉,痛苦变成文字从心里流出来是种什么感觉。看透一切、目空一切是种怎样的感觉,触感进化到极致、听觉触发出旋律是怎样通透的感觉。把自己浸入到某种情绪中,任自己成为被情绪捆绑的动物,在情绪中或血脉喷张或难以自持,是怎样的一种自在的痛苦。
我查了一些资料,躁郁症又名天才病,85%以上的作家都是躁郁症患者,还有我们知道的南派三叔、陈奕迅、费雯丽......后知后觉的同时,我渴望知道大脑极度活跃是怎样的状态,我也想体验这种天才的痛苦。
我认为唯有痛苦才能让灵感喷发,唯有痛苦才能放大知觉,唯有痛苦才能写出好的文字,唯有痛苦才能创作出好的旋律。好的旋律、文字、艺术的背后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情绪的,那最容易达到情绪顶点的是痛苦。
在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父亲对自己同性恋儿子这样说,“为了快速愈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的东西,以致在三十岁时,自己的感情就已破产。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更少。但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任何事情,是多么的浪费。现在,你充满了悲伤,痛苦,现在,你别让这些悲伤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身上最容易达到和最难达到的都是去感觉、去感觉痛苦,像第一次去感受痛苦那样,去感受快乐,像第一次感受快乐那样。让心去破碎,是一件美好又悲伤的事啊。
如果有可能,我想放大去感受情绪,我想去感受痛苦,我想让痛苦变成无尽的灵感,我想让痛苦去支撑我。因为我发现唯有真正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我写文字的时候才特别的顺畅,在那个情绪顶点的时候,我感受到很多声音,我想起很多痛苦,我放大这种痛苦,继而文字不是我写出来的,是有人拿着我的手写出来的。过一段再看,我会觉得那不是我能写得出来的文字。
写到这里,我其实不是要歌颂痛苦,我是想说情绪本身的力量,还有生命本身的属性,甚至还有点宿命论的意思。我其实最想说的是,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如果躁郁症、抑郁症、强迫症这种心理疾病难以避免,那就去接受他,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礼物?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天选之人。
“从愤怒与痛苦中走了出来,我没有感觉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无价值人员,我反而在无价值中更加清晰自己,我沉浸在病痛中,狂欢,在极度的欢乐和悲痛中,我开始理解,世事无常无用,我也开始在乎这世界的每一件事。
当我迷失自己的时候,我找到了上帝,他在真正告诉我是谁,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永远不可言说的对话,这种感官才是与神对话。
神在用你的眼睛,告诉你,他想让你感受的,你看到的,是他所说的,你听到的,是你自己需要的,而你丢弃的是你寻找的,总而言之,我们都只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但我们需要意义,所以,我们只是在度过罢了。”
这是那个小男孩最近给我发的消息,我只能说我被这样的思想、表达折服了,我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我感受不到那种极度欢乐和悲痛背后的力量,我感受不到上帝让你感受的东西,但是我被这样的语言感动,并把它写进了我最近要写的小说里。
总而言之,接受生命的痛苦,把痛苦化为力量,你怎么道这不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拣选?
她在视频中说,哪怕在你最脆弱,最绝望的时候,你都不要忘了你的内心,仍旧埋藏着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你都不要忘了,也许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如果重来一次,可以选,我可以不得这个病吗,我不会选,因为躁郁症和其他所有生活中经历的挫折一样,它可以是一个诅咒,也可以是一个馈赠。
我不了解心理学,但是恰好最近我尝试着去了解这个病。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抑郁和狂躁交叉发作,有两种类型——Ⅰ型和Ⅱ型。
躁郁症Ⅰ型患者的社交、工作、生活功能会由于躁狂发作受到重大的损害,或必须住院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有时会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表现。
躁郁症Ⅱ型患者的轻度躁狂发作也会伴有功能改变,但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很少存在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也有特例),不过即便是躁郁症Ⅱ型,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功能上的变化还是会被身边的人清楚地感受到。躁郁症Ⅱ型患者与Ⅰ型患者相比,情绪的切换更加迅速,且有着更高的自杀倾向。
为什么我会去想要了解躁郁症,因为我之前认识一个小男孩得了躁郁症,我发现他和以前不一样是因为他发朋友圈的频次比以前多了很多,其他我真的没注意到。有一次他找我聊天,那天已经凌晨2点了,他说他得了躁郁症,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病。
坦白来讲,我当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或者说有一些不以为然。直到他多次找我聊天,在奇奇怪怪的时间点,他病态的想找人说话,和谁说都行。他说,他想弄死自己,他还攒了一些安眠药。我有点害怕了,于是去看了知乎,“得了(过)躁郁症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 |
![]() |
![]() |
![]() |
![]() |
看了这样的回答,我有那么一点点理解了,难过到自杀的感觉,我有点理解那种喘不过气,即将窒息的感觉,我感受到文思泉涌,语言却跟不上大脑的感觉。
我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受到了,飞上天空又坠入地狱的感觉,如果不是躁郁症,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法体会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痛苦。可是在想象痛苦的同时,我却在思考,不费心思写出绝唱是种什么感觉,痛苦变成文字从心里流出来是种什么感觉。看透一切、目空一切是种怎样的感觉,触感进化到极致、听觉触发出旋律是怎样通透的感觉。把自己浸入到某种情绪中,任自己成为被情绪捆绑的动物,在情绪中或血脉喷张或难以自持,是怎样的一种自在的痛苦。
我查了一些资料,躁郁症又名天才病,85%以上的作家都是躁郁症患者,还有我们知道的南派三叔、陈奕迅、费雯丽......后知后觉的同时,我渴望知道大脑极度活跃是怎样的状态,我也想体验这种天才的痛苦。
我认为唯有痛苦才能让灵感喷发,唯有痛苦才能放大知觉,唯有痛苦才能写出好的文字,唯有痛苦才能创作出好的旋律。好的旋律、文字、艺术的背后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情绪的,那最容易达到情绪顶点的是痛苦。
在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父亲对自己同性恋儿子这样说,“为了快速愈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的东西,以致在三十岁时,自己的感情就已破产。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更少。但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任何事情,是多么的浪费。现在,你充满了悲伤,痛苦,现在,你别让这些悲伤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
![]() |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身上最容易达到和最难达到的都是去感觉、去感觉痛苦,像第一次去感受痛苦那样,去感受快乐,像第一次感受快乐那样。让心去破碎,是一件美好又悲伤的事啊。
如果有可能,我想放大去感受情绪,我想去感受痛苦,我想让痛苦变成无尽的灵感,我想让痛苦去支撑我。因为我发现唯有真正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我写文字的时候才特别的顺畅,在那个情绪顶点的时候,我感受到很多声音,我想起很多痛苦,我放大这种痛苦,继而文字不是我写出来的,是有人拿着我的手写出来的。过一段再看,我会觉得那不是我能写得出来的文字。
写到这里,我其实不是要歌颂痛苦,我是想说情绪本身的力量,还有生命本身的属性,甚至还有点宿命论的意思。我其实最想说的是,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如果躁郁症、抑郁症、强迫症这种心理疾病难以避免,那就去接受他,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礼物?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天选之人。
“从愤怒与痛苦中走了出来,我没有感觉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无价值人员,我反而在无价值中更加清晰自己,我沉浸在病痛中,狂欢,在极度的欢乐和悲痛中,我开始理解,世事无常无用,我也开始在乎这世界的每一件事。
当我迷失自己的时候,我找到了上帝,他在真正告诉我是谁,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永远不可言说的对话,这种感官才是与神对话。
神在用你的眼睛,告诉你,他想让你感受的,你看到的,是他所说的,你听到的,是你自己需要的,而你丢弃的是你寻找的,总而言之,我们都只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但我们需要意义,所以,我们只是在度过罢了。”
这是那个小男孩最近给我发的消息,我只能说我被这样的思想、表达折服了,我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我感受不到那种极度欢乐和悲痛背后的力量,我感受不到上帝让你感受的东西,但是我被这样的语言感动,并把它写进了我最近要写的小说里。
总而言之,接受生命的痛苦,把痛苦化为力量,你怎么道这不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