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真相:秦代的法治支撑了汉代的长治久安
作者:Pansesus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现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冲击就是改变了很多人对于秦代形象、对秦代的整个历史描绘的思路。
汉取代了秦,那么汉代官方的史书上肯定不会把秦代往好了写。不然,秦代真是一个治理得当的朝代,那么汉怎么有正当的理由把它推翻呢?按照这个逻辑反推,所以秦在历史上会被说得残虐无道,最后陈胜、吴广起义。
我们中学的时候学过《史记·陈涉世家》,文中说道他们造反的理由——他们当时作为戍卒没有及时到达需要驻扎的地点,现在的北京密云一带。根据司马迁在《史记》的说法,他们这些人都要都要被处以极刑,要被杀掉。正是因为这样,陈胜、吴广就说去了那儿要死、造反也要死,都得死,还不如起来造反呢!所以揭竿而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但是,随着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崛,其中就有与陈胜、吴广起义紧密相关的一个细节。
对于这种类似情况有明确的表示:戍卒没有及时到达,不会处以死刑,就是鞭笞几下。这样看来,陈胜、吴广造反的理由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不存在。
按《陈涉世家》中的说法,陈胜在小的时候就有鸿鹄之志,不想做一只小燕雀。用世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想成为有头有脸的人。在秦末大乱、尤其是秦始皇去世后民心不稳、胡亥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二呆子的情况下,他们想趁机捞一笔,很有可能就是借口逾期不到、他们所有人都要被处死这么一个理由,忽悠底下不懂秦律的兄弟起来造反。
结果,陈胜、吴广这么一闹,造成后世两千年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以为(秦时)戍边逾期不到是要被砍头的。但是云梦睡虎地秦简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没有这个事情。
要知道,当时秦朝最缺什么?最缺的就是人,尤其是戍卒。当时大部分军队都去了河套地区戍边,五原郡一带,抵抗匈奴。还有一部分军队去了南方,广东和广西那一带,作为南征百越的军队驻扎在了当地。本身军队就少了,怎么舍得天天砍来砍去的。尤其是古代交通不发达,戍边的人没有及时到达,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要是动不动就要砍脑袋,谁愿意当兵,谁愿意参军。这个说法很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逻辑。
从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历朝历代,尤其是对秦朝法律的描述,其实是有很大偏颇的。


在《国家宝藏》中,国宝守护人还请来了专家教授和基层民警现身说法,向我们展示了秦律先进性——秦律它根本不是一部残暴的法律,而是非常具有现代意义,像户籍管理、见义勇为、法医检验等。看来,它绝对不会是一部暴虐的法律。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秦代的法律作为支撑,汉代想江山稳固、长治久安恐怕是不能实现的。
上期回顾:《美国学生很实际,就业有需要专业就热门》
下期预告:《这一所大学,背后的力量是如何影响世界?》
(责任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