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生的老师
查看话题 >《關於鋼琴》 - 2017年
第一次接觸鋼琴大概是6歲的時候,那是玩伴家裡有一座鋼琴。小孩子的角度大概就覺得會發聲的東西很神奇,很想去碰碰看。大人的角度看到小孩子那麼喜歡玩鋼琴,就莫名地以為孩子有興趣學鋼琴。這是兩碼子的事,喜歡玩只存有短暫的熱情,學鋼琴是一件漫長又苦悶的事。光是短短的熱度不足以維持,可惜那時候的小孩子不懂分辨兩者不同之處。
我一直都懷疑興趣應否從小培養,無疑從幼兒期開始學習會容易上手,但小孩能否明白當中的責任和樂趣?當時在琴行學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母親問我是否很想繼續學鋼琴,我應她是。然後,家裡就多了一部鋼琴,還有每星期固定上門授課的老師。
遇上一個好老師是一種緣分,遇上一個伯樂更是緣份中的精華。在還沒遇上伯樂前,我從沒覺得鋼琴是如此美好。不知道哪位三姑六婆向母親推薦了一個嚴師,說在她手下受教的學生都能考獲佳績。順著劇情,我就成了這位嚴師的學生。
我永遠不能忘記第一課的經歷,那是我第一次在鋼琴上哭。沒錯,這位嚴師在第一堂已經對我劈頭謾罵,原因是我連續彈錯同一節三次加上拍子慢了。短短的一個小時授課猶如過了一個世紀,每次的學習都是處於驚恐受壓下渡過。因為害怕被罵,每次課後都努力練習;因為害怕被罵,2級術科、4級術科、5級樂理都以接近Distinction分數晉級。這一切只建基於對嚴師的恐懼,完全沒有彈鋼琴的熱愛。
我對嚴師的負面情緒引申到對鋼琴的厭惡,甚至有一段時間因為彈鋼琴而變得脾氣暴躁,旋律當中帶著鼓譟消極。每次彈錯一節都會忍不住拍打琴鍵,甚至用力打自己。最後,母親辭退了這位嚴師,不過是因為連她也怕了嚴師的脾氣。
在遇上伯樂後,我對鋼琴徹底地改觀。她讓我明白什麼是享受鋼琴,什麼是意境。從她眼神、肢體語言當中感受到她對鋼琴的熱情,就像鋼琴是身體的一部分。可惜這種快樂只維持了5年,過後因為排山倒海的高考,我與鋼琴畫上了休止符。
直至到上星期,我買了一部數碼鋼琴。這不是一時興起,只有失去過才會明白那落寞的感覺。本以為自己對鋼琴的熱度會隨著時間流逝,但每當失意時,我都會想起彈鋼琴那種舒暢,就只有它才能帶給安寧。原來,彈鋼琴已成為我發洩情緒的重要渠道。
當晚等待鋼琴到來的心情更是百感交雜,那種失而復得的喜悅讓我清楚明白,這一生也不能與鋼琴斷絕聯繫。
我一直都懷疑興趣應否從小培養,無疑從幼兒期開始學習會容易上手,但小孩能否明白當中的責任和樂趣?當時在琴行學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母親問我是否很想繼續學鋼琴,我應她是。然後,家裡就多了一部鋼琴,還有每星期固定上門授課的老師。
遇上一個好老師是一種緣分,遇上一個伯樂更是緣份中的精華。在還沒遇上伯樂前,我從沒覺得鋼琴是如此美好。不知道哪位三姑六婆向母親推薦了一個嚴師,說在她手下受教的學生都能考獲佳績。順著劇情,我就成了這位嚴師的學生。
我永遠不能忘記第一課的經歷,那是我第一次在鋼琴上哭。沒錯,這位嚴師在第一堂已經對我劈頭謾罵,原因是我連續彈錯同一節三次加上拍子慢了。短短的一個小時授課猶如過了一個世紀,每次的學習都是處於驚恐受壓下渡過。因為害怕被罵,每次課後都努力練習;因為害怕被罵,2級術科、4級術科、5級樂理都以接近Distinction分數晉級。這一切只建基於對嚴師的恐懼,完全沒有彈鋼琴的熱愛。
我對嚴師的負面情緒引申到對鋼琴的厭惡,甚至有一段時間因為彈鋼琴而變得脾氣暴躁,旋律當中帶著鼓譟消極。每次彈錯一節都會忍不住拍打琴鍵,甚至用力打自己。最後,母親辭退了這位嚴師,不過是因為連她也怕了嚴師的脾氣。
在遇上伯樂後,我對鋼琴徹底地改觀。她讓我明白什麼是享受鋼琴,什麼是意境。從她眼神、肢體語言當中感受到她對鋼琴的熱情,就像鋼琴是身體的一部分。可惜這種快樂只維持了5年,過後因為排山倒海的高考,我與鋼琴畫上了休止符。
直至到上星期,我買了一部數碼鋼琴。這不是一時興起,只有失去過才會明白那落寞的感覺。本以為自己對鋼琴的熱度會隨著時間流逝,但每當失意時,我都會想起彈鋼琴那種舒暢,就只有它才能帶給安寧。原來,彈鋼琴已成為我發洩情緒的重要渠道。
當晚等待鋼琴到來的心情更是百感交雜,那種失而復得的喜悅讓我清楚明白,這一生也不能與鋼琴斷絕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