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 爱情是进化的产物
似乎只有人类世界才有爱情的概念吧,爱情是个很厉害的东西,人类整个文明进程少不了对它的讨论,文学作品里,有《茶花女》里恋人的互相付出;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炽热壮烈的爱意用死亡演绎;还有《罗密欧朱丽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古代的呢,有诗经里《蒹葭》《关雎》的含蓄婉转,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凄美爱情,《孔雀东南飞》的携手赴死,《青玉案元夕》的浪漫邂逅,还有《点绛唇》的年少青涩,还有很多说不完。 音乐,更不用说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赞颂,表达,叹惋,回忆,爱情这个主题的。包括:初恋,热恋,失恋,都市,校园,不信你对照下。不仅是pop music,京剧也有很多,经典老歌也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举例了。 爱情这个字眼竟然这么有魔力啊,可以用 不可思议 形容了。
很遗憾接下来的讨论会完全粉碎掉整个梦幻的开场白,我告诉你爱情其实什么都不是。无数怀春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与幻想,很美好,言情小说青春校园里的人物,那些干净漂亮温柔的穿制服的男孩子,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单纯善良女生,那些牵手啊初吻啦,额前的碎发啊,球场上矫健的身影啊,我们一起吃过的草莓圣代啊,雨后我们一起压过的马路看过的那场昏昏欲睡的电影,某个夏日蝉鸣午后的数学课上字条上传递的微妙心思什么的……
爱情是智能生物对求偶交配期间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奇怪心理感受的命名,基本上可以说只有人类这种哺乳动物才有爱情。具体的话,下面是百度百科多巴胺词条里的一段摘要: 男女第一次渴望对方的时候,性荷尔蒙会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这种渴望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阶段,就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多巴胺是在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疯狂的状态,会让你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会挡住你的视线。到了下一阶段,男女会持续双方的关系,并希望得到更密切的结合,就会发展到sex或者是结婚,这时就会分泌催产素或者加压素。而这些激素大概就能维持两年时间,最多也就三四年。一般来说,如果男人和女人认识超过两年,内心就再也不分泌能感受爱情的荷尔蒙,爱情就会冷却。所以别太恨那个人,那个人只是忠心地按照自身的化学反应而采取行动而已。 对于一系列的内分泌异常,大脑很意外,这种美妙幸福陌生的强烈感觉就被命名为爱情。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调控人的欲望,产生愉悦感,由脑分泌,人们对一切事物的兴趣,都由它而生,爱情的感觉只是其中之一(看来是最剧烈的一类)。因此呢,爱情的消退也是它的分泌减少造成的,新陈代谢,耐受,负反馈调节。写着觉得心里没有底去查了查多巴胺,结果才发现里面说的很全啊,允许我再摘一段吧: 人的生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无时无刻不处于体内各种激素的调控之下,激素们演绎着复杂冗长的剧情,呈现出人生百态,多巴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巴胺(Dopamine)是下丘脑和脑垂体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同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浓度又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这种神奇的物质可以使人感觉兴奋,传递开心激动的信息,激发人对异性的情感。其实,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爱情中心,就是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多种神经递质,比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就像丘比特之箭,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时,这些恋爱兴奋剂就会源源不断的分泌出来,于是我们有了爱的感觉,享受爱的幸福,甜蜜甚至眩晕,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是“多巴胺们”在发挥作用。爱情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多巴胺的强烈分泌,会使人的大脑产生疲倦感,所以大脑只好让那些化学成分自然新陈代谢,这样的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持续到三四年的时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不再,后果或者爱情归于平淡,或者干脆分道扬镳。如此说来,爱情的保质期只有三四年而已,所谓的“七年之痒”大概应该改为“四年之痒”吧。 这就是爱情的生理学解释了,然后再引出我们遗传学的分析。
进化论可以概括为两点:争夺资源&繁殖。我们知道个体都是为基因而战的,个体的存在无非是基因存在的产物,“争夺资源”就是让个体这个基因容器更好的存在,进而让基因更好的存在。当然存在还是不够,必须传播下去,尽量拷贝足够多,这就是“繁殖”。
生物争夺资源的能力随着淘汰而不断加强,分道扬镳,有的狭路相逢杀出一条血路(各种消费者),有的独辟蹊径避其锋芒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各种生产者,它们之间也有竞争,不过程度很弱),有的默默无闻八面玲珑隐居起来(各种分解者,它们地位虽然低等但存在最稳定)。对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其实先有动物后有植物,据我所知 动物+光合细菌+共生=植物。
繁殖繁殖繁殖,生物的繁殖技巧,繁殖方式,繁殖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权衡取舍也在不断改良(与过去相比),很无奈的是似乎这个东西至今没有定论,你看自然界里有五花八门的基因复制传播方式,混得其实还都有声有色风生水起……有性的,无性的;雌雄同体的雌雄异体的;XY的,ZW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温度决定性别的(如鳄鱼),环境决定性别的(某种海里的动物我忘了囧),性别带转化的;雌雄结合的,孤雌繁殖的(雄峰蚜虫),甚至有种蛇只有雌性但她可以跨越禁忌让生殖隔离的相近物种给它受精当然精卵无法结合但精子提供的是刺激但是过程中还发生了基因交换交流……但必须承认从进化地位看哺乳动物有性生殖是比较主流的。 要不先说说性别的产生?书里提到过“同配生殖”,相同的物是种各自提供一半的营养物质和一半的遗传物质,它的意义在于首创了基因交流,最早的基因重组。日积月累,有的个体就想钻空子耍赖,少准备营养物质,有的老好人只好多多提供遗传物质做出牺牲。最终胜出的就是骗子和老好人,骗子复制的成本低,量大,传播广泛,老好人虽然吃亏但后代是收益的,而且可以握有成本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精子卵细胞的雏形了,很久以后,精子的携带者是雄性,卵细胞的携带者是雌雄。个体的繁殖行为与当年配子的繁殖行为如出一辙,你看,雄性,男性多花心,沾花惹草,因为精子成本很低,基本没有付出,反观女性生下来就带着一定数量的卵细胞(只有四百个?反正男性射精一次有上千万个精子),而且受精后面临孕育后代的艰巨任务,在自然界非常危险的时期。分娩后面临哺乳后代的任务,付出巨大。当然,慢慢地雌性学会了仔细挑选忠诚的配偶,择偶比男性矜持小心,受精后被抛弃风险是非常大的。雄性也同样费力表示忠诚,取悦说服雌性,这就是求偶总是雄追雌的原因。 貌似还没扯到正题上……
有一个公认的现象,就是男生,男性大多喜欢胸大、身材匀称(腿长腰细等)、脸蛋漂亮的女性。有人说废话,谁不喜欢漂亮的腿细的。我想说这类现象的确是可以论证的。我不是果壳网的常驻用户,(因为果壳更新非常慢)但是也不时去逛逛,我加了性情专题站的关注,在那里你会读到男人女人的种种性行为性现象的研究成果,对我有不少启发。
胸大的好处分为两点:一点胸大的雌性可以提供充足的乳汁哺乳后代,让后代赢在起跑线上,少说也不能因为饥饿而夭折,也同时意味着可以哺乳更多后代。从而保证基因的传播。后代的正常发育是很关键的,不然前面两方的投资都付诸东流。雌性肯定会尽力而为,但是她自己说了不算的,所以雄性在挑选配偶时就会率先做出挑选。第二点好处,胸大意味着她有胸大的基因,如果后代是雌雄的话很有可能遗传到母亲的优良基因,这会给后代在同龄人中配偶的竞争带来巨大优势。 身材匀称有什么好处?这可能代表难产风险的降低,原始时代难产是很常见的,幼子死亡自然不好,母亲死亡就没人照看幼子了这也很不好,自然的雄性开始欣赏身材好的。还有,跟上面一样,身材好意味着携带优秀的基因。 反观雌性,拿人类来讲,女性多喜欢强壮,高大的男性。很自然的,原始时代强壮代表获得资源的能力,也就是食物,远古祖先们世代仅仅为食物而战。喜欢高个子呢,身高的本质就是体长,就是体格的大小,体格威武很可能更强壮。(当然了现代人类世界这一点发生了变化,我以后应该会专门写)除此,强壮可以更好的保护雌雄,免受许多灾害攻击,“有个肩膀可以依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另外还携带有优秀基因后代可以大大获益。
这就是最简单的优胜劣汰,体格弱小的,平胸的,越发没人要,而优秀的基因与优秀的基因互相选择再结合,越来越优秀,一直一直到现在。这个过程没有停止现在依然在进行,以后也会继续下去,听起来很残酷吧,不过缺乏胡思乱想的兴趣和契机,基本没有人意识到,那也不要紧,以后我会专门阐述一下我的哲学观念构成,那就是堕落的“享乐主义”,这是后话……现在我把最浅显的东西写出来了,然后再深入。
聊聊审美吧。我提出的审美是广义审美,细微之处的比如有的人喜欢清纯淑女啦,还有人喜欢开放熟女,有的人喜欢阴柔的美少年,有的人喜欢硬汉爷们儿……我们暂时不加以区分,其实按照基因的解释我也能解释通这些差异,这跟性别杂糅有关,我会在一篇《gay起源讨论》中阐述我的观点。有没有人想过这些问题,或者说谁能帮我解答下述问题: 1.吮吸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的承载者是什么 2.密集物恐惧症,蜘蛛恐惧症,恐高症,幽闭空间恐惧症,晕血症的承载者是什么 3.性取向的承载者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就是遗传导致的,一代一代遗传累积下来的生存能力。拿密集物恐惧症来说,我从果壳网看到过它的成因解释,但有的地方没说到点子上。他说祖先在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里,少不了接触密集的虫卵,蜂窝,或者天花等皮肤病的同伴,这些威胁生命的东西都有密集的共同特点,然后他们就怕这类事物了……漏洞很大,他们怕怎么导致的几万年的你和我天生就害怕?真的是被吓出来的?!呵呵,记得有次我跟朋友讲到此处时他打断我的话,说死掉的伙伴就死了,活下来的那些祖先记住了死去同伴的可怕教训所以害怕了类似物体远离此类物体。那个作者和我的好友都犯了个低级错误——获得性遗传。高中学理科的同学知道这是经典古典的错误学说。那到底怎么回事,只能这样解释,有的人天生害怕密集物,有的人天生免疫密集物,有的人天生喜爱密集物…………这些凌乱的相对性状是突变的结果,然而小范围的自然选择导致了什么?天生害怕密集物的人见到它就远远避开了,避开了危险死亡,胆小鬼活了下来并把这个基因遗传下来,很不幸那些不怕的人大胆地接触类似有可能有危险东西结果死了。事实上胆小基因最终作为有利基因被选择了出来。我们的祖先在与得恶劣自然环境斗争中渐渐收获了这种能力。我说有这种反应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呼吸也是种简单反射,然而子代与亲代祖先与世人的唯一联系纽带就是配子,里面的DNA,DNA不是控制蛋白质形成的么,那么问题变成了蛋白质如何控制那些精神、心理上的性状。应该没有人知道吧,我也不知道,但是通过无法一一展示的思辨我基本上可以推测这种模式的存在合理性,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生物学会发展到这个层面上来?
整个第二弹终于 迎来终结了,扒拉一下不知不觉断断续续写了这么多么…… So,原始生物,思维是混沌的,毫无智慧可言,他们的择偶时遵循的是灵魂深处固定下来的审美观念,无法改变,无从反抗,只能遵循。世界上原本有以胸大为美的人,也有以胸小为美的人,随机产生的一对(或一坨)等位基因。自然选择之后的结论是“以-胸-大-为-美”这个基因是胜出的,所以他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会渐渐降低淘汰,一直到基本消失在种群间,所以如今是个男人老爷们基本都以女性的胸大为不自觉的吸引力诱惑力,当然除非他不是直男……有的gay是对女性身体有反感的。其他广义审美也可以同样解释很清楚。 实际上哪有两情相悦一见钟情这种东西啊,口口声声说“我喜欢的是他的人!”女生在球场不自觉暗恋上打篮球的男孩子一句对话都会让心跳加速漏拍什么的脸红耳赤语无伦次什么的,男生不自觉被前排长发的女孩的一个眼神迷住,开始欺负挑逗她装作不喜欢的样子那点幼稚的小心思连女生都知道的啊。其实只不过是遵循基因里的天注定的审美,见到合适的异性会触发身体的某些隐秘部位分泌各种激素,让个体知道追求那个ta是很美好的事情,然后两情相悦只不过是两方审美互相接近,爱情不需要理由?当然了触发条件就是我说过的审美,触发条件各不相同。微观看来,就是基因操控着大大的容器寻找优秀基因进行交流。最终的目的在于成功交配,繁衍后代。我们可以这样想:世界上原本既有好色之徒也有性冷淡之徒,可是性冷淡基因是不具备传播条件的,所以才有人说“食色性也”,同样,只有乐于繁衍后代的基因才一代代保留下来并渐渐加深,只有“以-恋-爱-为-乐”的基因才是好基因,所以性和爱是分不开的,爱全都是为性的铺垫。还记得多巴胺么,我们看到头文字D的拓海接吻之后白天工作面带傻笑飘飘欲仙,所有人都这样,陷入恋爱的感觉太美妙了,身体鼓励着个体不断让自己陷入恋爱中,追求快乐嘛,我不说你也知道,XXOO的快感更是高于一切的(除了吸毒),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跟他上床,而且喜欢他就是找点乐子,几乎没有啥事能比谈场恋爱更刺激快乐幸福有趣了。
最近从网上看了些东西(我就不说是啥了)不禁像最初那样问爱情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又这种魔力没有人可以抗拒,它让冷静变疯狂,自尊变卑微,让傲娇变痴情……一刹那的恍惚,然后我又很变态地回归了我所谓的理性。翻看了最近的文字,觉得写得太不深刻了,很不满意。我始终还是性情中人,十七岁处于生物学上的初情期发情期,我喜欢过别人也被人喜欢过,呵呵,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原则上我是不相信爱情的,我们分析下恋爱的细节吧,首先是相貌包括脸蛋身高体重肤色头发,不要跟我说你喜欢的是ta的独特个性,或者喜欢ta的歌声和幽默风趣,或者ta人很好ta对你很好……这些都是以对ta相貌的肯定为前提的,长相太差的做出这些事你只会发个好人卡或者跟他打个招呼而已。肯定了相貌之后身体暗处的肾上腺素性激素涌动,让你完成这一次繁殖行为,你无法拒绝只能去完成并乐在其中,然后才出现优点的挖掘,大脑编个理由说服大脑。脑子对幕后主使的手段毫无察觉,即使感情不可避免地降温下来大脑依然思考不到这一步。一见钟情很美好对吧,一瞬间你了解对方的只有相貌,一见钟情的爱也能成正果对吧,是进一步接触后为了完成指令才慢慢欣赏对方的,这东西根本不靠谱。各位能用大脑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性爱吧。为什么?因为那很快乐,很爽。还有吗?没了!“性爱会爽”是犒赏机制中的一类触发条件。为什么想要和ta相恋呢?很快乐啊,幸福啊,快活啊,上床后更爽啊,还有吗?没了!千万年我们(不止我们)就是这样被“操控”的,一代代繁衍生息,循环不绝。 男孩子为什么大多喜欢打游戏?因为他喜欢打,打游戏可以带来快乐,这可能是男性好斗,好战,征服欲,表现欲攻击性的转移,好斗基因对原始男性是重要的,可以展示体魄,吸引异性,击退情敌,捕获猎物,好斗中锻炼了身体,现在是文明时代,于是发生了转移。炎热的夏季艳阳下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男人们为什么喜欢打球呢,浪费体力吗,挥霍精力吗,惹皮肤病吗,但是打球可以带来快乐啊,有成就感啊,所以去打,不是因为喜欢篮球而是喜欢它将会带来的快乐感受。 女人喜欢打扮自己,呵呵,看看化妆品的全球性永恒性的市场需求就能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在单纯地追求把自己打理整洁时,就已经开始在进化意义上做出性吸引的行为了。虽然她并没有故意想吸引异性,然而天生无邪的“到了一定年纪 便开始爱美”的爱美基因就已经开始帮助她做决定了,吸引优秀的雄性,繁殖优秀的后代。对于大脑无法说服个体去做的一些奇怪的事情,都靠基因搞定了,因为打扮漂亮心情会很愉快啊,高兴快乐啊。当然事情开始变得不单纯,女人整容丰胸,男人靠注射睾酮锻炼肌肉(我们都可以理解上述行为),从进化角度看待这就是“基因的伪装”了,个体的基因评分先天并不高,但是可以自己重塑外貌拔高表现分,吸引到分数一致的基因进行融合,个体就赚到了。这是最原始的欺骗伪装,你非要深刻地思考,当然是女性无辜装纯,男性摆阔装腔什么的了,这些伎俩都是几十万年基因演化的结果,当然,伟大地爱情也拜基因所赐。听起来太不美妙了。
不喜轻喷
20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