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书名:《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版次:2016-6 阅读时间:2018.2.21-2018.3.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生于四川眉州,死于江苏常州。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曾位居高位,也曾谪居流落海外。他是诗人,是画家,是书法家,也是关心百姓的道德家,工程师。他的一生轻松自在,也在压抑中前行。苏轼成于他的名气,败于他的习气。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是众人崇拜的苏东坡啊!
在北宋时期,他的名声尤盛。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众人登门拜访。人们争着收藏他的书法和诗稿,一写出新的诗句就会传遍文人圈。皇上吃饭的时候如果中途停下来那就是因为读到苏东坡的新诗,他的名声在宋朝可见一斑。他是真的有才。黄庭坚是宋朝的大诗人,才气在当时就已经很盛,他写信给苏东坡,自愿拜在他的门下。苏东坡回信说:“你的才气不在我之下。”苏东坡和黄庭坚多次通信之后,黄庭坚拜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首。文人之间总是惺惺相惜,同等的能量才能吸引同等能量的人。上天赋予苏轼的才华太盛。他不仅仅是诗人,更是画家,书法家。他是中国印象派画法的始祖之一,他所绘的墨竹打开了中国绘画史的新天地。一只毛笔,一张宣纸,一砚台,一点墨就可挥洒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中国画。他所追求的绘画境界是灵动,是生机。绘画和书法是一体的,一通百通。书法重在整体的布局,一个字写得好看没有用,一篇字写得相得益彰才是好的书法。一年夏天,总是下雨,一个卖扇子的商人生意惨淡,没办法偿还上年向朝廷借的贷款。苏东坡在扇面上题字之后,扇子一售而空,还有不少人因为没有买到扇子而惋惜。苏东坡多次被贬谪,被贬到苏州的时候,治理西湖,修建苏堤,解决了杭州人们的用水问题。杭州水患,苏东坡上书屯粮,为了解决即将到来的饥荒问题。他关心民众,深得民众的喜爱。
苏东坡生性随意,他不曾因为害怕朝廷的处罚而停止发言,所以多次被贬谪。被贬谪之后,众多的官员站出来为他开脱,才让他不至于死在贬谪的路上。但出于他的名气,他又多次被朝廷任用,位居高位。他喜欢自由。他被贬谪到黄州,他在黄州修建了木屋,开垦的土地。他觉得自己就是陶潜转世,诗名在外,自己过上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居住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候,他会为了农物的收获而满足,为了自制的美酒而开心。他又被贬谪到惠州,他在等待着朝廷又一次的任命。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任命迟迟不来,他决定花光积蓄在惠州修建房屋,重拾黄州的快乐生活。房子刚建好,任命就到来。身在朝廷之中不能躲避朝廷之患,对元祐党人的迫害让他流落海外(海南岛)。他不曾住过新建的房子,就动身前往新的谪居地。
苏东坡是一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人。他的朋友有皇上,达官显贵,也有和尚,道士。皇帝喜欢他的诗,他也当过皇帝的老师。陈糙是他的好友,参寥和尚也是他的好友。这些好友是真正的好友,他盛的时候在他身边,他落的时候也在他身边。他流落海外,参寥和尚还派人给他送去吃食和问候。
我所知道的苏东坡从来都是诗人,《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这些名篇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林语堂说,了解古人比了解当代人容易。古人的事情在很多书籍中都有记载,关于苏东坡的记载尤其众多。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生动又形象的苏东坡。林语堂只身出国,身边只带了苏轼的一些作品。国外那些孤独的日子,只有苏轼陪在他身边。我相信他是真的爱苏东坡,苏东坡在他的书中是一个有爱有情的人。那些我们不得而知的苏东坡通过他的撰述,我才得以窥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