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丰田
从今年一月起,丰田就开始陷入各种负面消息之中,踏板门,脚垫门,刹车门,坐席门接踵而至。据统计此次丰田召回的汽车数目将达到800万辆超过丰田2009年的全年销量。丰田公司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从瑞士达沃斯论坛就开始一路道歉,泪洒美国国会山,到中国做九十度的鞠躬,一个月的时间里,点头哈腰的道歉轨迹几乎是环绕地球一周,在丰田公司品牌形象受损的同时,市场老大地位也受到了考验。
丰田汽车这个凝聚着几代人心血的汽车品牌,几年来一直在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就是与美国通用公司竞争老大,抢市场,打的是不可开交。终于在2008年丰田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全球第一把交椅,而美国通用却在2008年这个百年华诞之际失败了,戏剧性的是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大公司陆续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时丰田却从天堂掉入了地狱,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丰田亏损77亿美元这与2007年的188亿美元的盈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丰田社长渡边捷昭宣布辞职,丰田家族第四代传人丰田章男接替了他的位置。当时的日本媒体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次接替“大政奉还”,大政奉还说的是日本历史上一次最有名的政权交接,说的是明治天皇将全力收回手中带着日本走向了富国强兵之路。由此可见丰田章男被寄予了厚望。丰田章男现在53岁是丰田第一代掌门人丰田喜一郎的长孙。被成为“丰田王子”。就在丰田刚刚登顶世界汽车行业顶峰的时候,在从美国通用手中抢过世界第一的宝座,丰田章男就看出了端倪,在高层会议上说:“我在按着汽车喇叭告诉大家,车子已经开到了悬崖边缘上。”因为当你在别人的地盘上当了老大,就该更加小心谨慎,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你的竞争对手当做匕首,对你大开杀戒。
其实2005年丰田汽车就开始出现问题,直到2009年美国一起车祸事件,丰田汽车问题引起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丰田汽车出现问题后可让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甚至是美工政府看到了利益,而丰田对这次紧急事件的反应迟钝,使美国国会获得了此事件的主动权,提出要对丰田的大规模召回展开调查。之后丰田章男才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第一次公开对媒体说了第一句话“对于令消费者不安的事我深感抱歉”。丰田的诚意备受质疑,他甚至表示不对中国消费者进行赔偿,这种恶劣的行为很要命。只是在中国发布会上深深鞠了4个廉价的躬就满足了某些人的面子。在召回门背后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子,这是人所周知的,单车成本高居不下的美国通用最终败在丰田的脚下。而召回门事件则实现了对丰田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动摇的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更有消费者长期以来对日本丰田的信任。
对于丰田我们反省了很多,丰田到底是什么出现了问题。
反思丰田汽车发展历程,沿着丰田汽车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其中相关营销要素的缺失,是导致丰田汽车步入今天尴尬境地的重要因素。过度快速扩张。为了夺取汽车行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丰田汽车扩张速度超过世界上大多数汽车企业,而其在人才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发展速度却无法与扩张速度同步。环节脱节埋下了重大隐患。
过度的低成本战略。降低经营成本是每一家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丰田汽车也不例外,但其过度追求低成本的战略必然会牺牲产品质量。
2005年2月,62岁的渡边捷昭被任命为丰田汽车总裁后,大力推行丰田CCC21计划中的成本竞争战略。虽然该计划在此前10年里,累计在零部件采购方面节约100亿美元成本,但低成本战略造成的近千万辆汽车召回,给企业品牌价值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100亿美元。丰田汽车过度的低成本战略可谓得不偿失。
第二点就是丰田的等级森严,一直采用垂直上报的管理模式,长此以往产生很多不良现象,下级遇到问题能不上报就不报,高级领导层始终是最后才知道问题的出现。时间的拖延使得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丰田的今天给每一个汽车制造商敲响了警钟,因为每一个企业的汽车不可能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中国的汽车业发展迅猛,吉利,比亚迪,奇瑞,江淮。2009年他们都获得了产销量超过50%甚至100%的高增长。而且他们在2010年的目标都不低,我们一定要时刻想到过快的增长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用长远的眼光,用平稳的心态发展自己的企业。永远记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是左膀,服务是右臂。如果为了成本而卸掉左膀右臂,又拿什么去竞争?去创新?去开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