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
(只选取感兴趣的部分)
目录:
1、禅意与土木的碰撞
2、指尖上的日本
3、迷信手工制作的日本工艺
4、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5、画笔上的日本
6、偶像转型忙
7、热血棒球
8、相扑为什么成了国技?
9、四两拨千斤之术
10、藏在日本的另一个民族
一、禅意与土木的碰撞
日本建筑不讲究对称性,日本人喜欢保持木头建筑中木头的本色。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夏天又热又潮又漫长,传统住着会高出地面,保持良好通风。日式房间有两个特点,垂直空间不太高,以及非常灵活。
金阁寺由林承贤宇1950年放火烧成灰烬。金阁寺的正式名称是鹿苑寺,是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隐退后兴建的。金阁寺为佛寺,属于佛教建筑。
日本有两类宗教建筑:佛教建筑和神社。日本的本土宗教是神道。比较有名的神社是伊势神宫。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不同,属于静态画,比如抽象的日式庭院--枯山水。枯山水与“无池无水不成园”背道而驰,所用到的所有材料都是沙砾、岩石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把岩石当作山峰,带花纹的沙砾当作海洋。当武士当权后,社会的文化阶层从贵族变成了僧侣,这些僧侣作为造园大师,把枯山水风格融入寺院,这种风格就渐渐流行起来。枯山水受到中国风格影响。中国的山水画里,经常用大块的留白表示河流、大海、天空,并且只用黑白两种颜色,枯山水在这一点上与其非常的相似。例如,在庭院里铺满白沙,把白沙耙成一道道曲线,象征惊涛拍岸。佛教里有“世界微尘里”的说法,枯山水也有类似的意境。
二、指尖上的日本
职人,又称匠人,是世世代代从事某种传统工艺制作的人。职人气质,指非常认真专注,无论什么工作都会尽力而为,不断追求手艺的精进,追求产品的极致完美。例如日本人将从中国传入的团扇变成折扇。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起,匠人可以算得上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并未因身份低而被鄙视,反而受到了相当的尊重。这种现象被叫做“重职主义”。
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之后,日本人开始对整齐划一的工业制品感到厌倦,认为冷冰冰的技术时代的产物,始终缺少传统手工制品的温暖和情趣。一些先锋作家和评论家开始重新把目光投向日式工艺,想从流传千年的工艺中,寻找那份独一无二的沉淀和温馨。
人间国宝,是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通俗说法。此举,成功保护了传承千年的传统艺术,也掀起了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铸剑师--高桥贞次。
三、迷信手工制作的日本工艺
日本工匠认为,带有繁复美艳图案的器具带有距离感,无法实现人、产品功能以及素材的紧密结合。他们认为工艺应该深入实际生活,首先满足实用目的,追求一种内省、暗示性的朴素之美。
与机器相比,手工制作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但工艺品中所蕴含的只会和美感同样是时间的结晶,不可能来自市场化大生产。机器虽然便利,但对于那些工匠来说,工艺制作的乐趣在于生产过程中手与心相连的兴奋感、追求这种兴奋感的智慧,以及刻在脑海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工匠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了销售而生产,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对个人技艺的磨练,这种记忆一代一代传下去,变成了一笔无价财富,同时多样的生活形态也丰富了工艺创作。
日本第一的和果子老店--虎屋。点心富有诗意的名字,比如远樱、夜之梅、空之旅、岚山、水之宿、新春河畔、着棉、藤之棚等。和果子的包装也是一件精美工艺品。虎屋的店铺设计也很厉害。
四、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在日本,八意味着很多。神灵八百万。惠比寿神、大黑天和辩财天是七福神中最受欢迎的三位。招财猫。
11月15日是传统的日本儿童节--七五三节。
五、画笔上的日本
在日本,漫画和动画是分开讨论的,因为这个巨大的产业链还包括游戏、影视、广告、展览、餐饮等许多行业,他们把整个主题分为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娱乐产业。
日本漫画很有草根性,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漫画,漫画的主题也很贴近生活,漫画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日本漫画还十分重视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存在动漫俱乐部,粉丝们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做评价,甚至会做社会调查,分析作品的社会影响,再把意见反馈给作者。
动画的制作实行委员会制度,原作企划方、动画制作方和投资方分别派出人员,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控制作品的成本和版权,最后的利润再按照投资比例分成,降低了风险。
相关利益包括与动画相关的周边产品带来的利益和版权带来的利益。与动画相关的周边产品,动画反而成了这些产品的广告。版权不仅包括周边产品的版权,还包括改编成游戏、电影、电视剧以及在国外电视台播放的版权等。
日本有六家实力雄厚的电视台:NHK、富士、TBS、朝日、东京和日本电视台。
Cosplay: consume play
ACG:animation comic and game
六、偶像转型忙
偶像制作者:杰尼斯:喜多川,AKB:秋元康
吸引粉丝的方式不只是歌曲,还有参加短剧、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拍摄等
AKB 最大卖点是可以见面的偶像。观众更满足见证一个青涩少女成长为新星的过程。在秋叶原建立据点,又在名古屋、大阪、福冈为据点设立剧场,并将这种模式扩展到海外。无论是剧场声援、握手会交流还是总选举投票,都给粉丝一种自己可以参与到偶像生活中去的感觉。
七、热血棒球
头号全民运动:棒球
三振出局、接杀、封杀、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全垒打
王贞治
甲子园。夏季甲子园发展至今,已彻底融入日本风俗。甲子园指的是位于大阪的阪神甲子园球场,是日本最大的棒球场,几乎所有顶级的棒球赛事都在这里举行。
原因,可能与大和民族的性格相关。
第一,大和民族特别注重集体团结和团队协作,这种多人参加的运动正好切合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尤其善于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发挥写作的力量,反映在体育运动上,就是棒球、足球这种需要多人参加的、有着复杂的运作系统和规则的集体运动。
第二,日本长期“一路向西”的结果。从明治开始一百多年间,日本基本上都是在走“脱亚入欧”的路线,全面向西方学习,也建立了与西方类似的完整的社会制度,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应该去追捧和效仿,在明治维新的初期,这种思维尤其明显,所以对传过来的棒球,出现全民追捧的热潮也就不足为奇了。棒球也就因此拥有了庞大的人数基础。
八、相扑为什么成了国技?
日本的体育走的是大众路线,基本可以算得上全民体育。在中国要想走专业运动路都是要上体校的,体校老师先到各个学校去选人,找出天赋和基础好的苗子,赵进体校进行专业的训练,之后再体校里脸的好的学生再被选入市队,然后进入省队甚至国家队,这一路基本上都是国家出钱,负责培训和比赛。
在日本,从小学开始就有专业水准的教练,提供免费的专业训练。从小学开始,天赋出众的孩子就能接受专业训练,一边上学一边发展,一直经历初中、高中到大学,即便不走专业运动员这条路,基本上也能达到半专业水准。日本没有体校,也没有市队和省队,国家队直接从各个大学的校队选人组队。
日本没有体校,但有俱乐部,作用大致相同。俱乐部都是企业经营,有大财团背后支持。俱乐部实行商业运作,企业给俱乐部提供资金支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俱乐部则通过在比赛中打出名头提赞助商打广告。
在职业体育这个领域,在国家层面的作为很少,基本都是依靠民间和市场力量。结果,一方面向大众普及了各种体育活动,一方面在奥运会、亚运会上成绩也很不错。
职业相扑又称大相扑。大相扑的裁判被叫做行司,拿的扇子叫军配。相扑的等级森严,共分为十级,最高级为横纲,也是终身荣誉。
多次相扑比赛的冠军为外国人。
相扑的排名表,是从中间分开成东西两个阵营。如果只有一个横纲,就安排在右边的东阵营,如果有两个横纲,就根据他们的对战成绩,把胜场多的安排在东边。这样看来,其实相扑争得并不仅仅是个人成绩,而是作为东西两个阵营的总体较量。
这种排名本身就很日本,可以映射出日本的方方面面。性格上,日本人自古就强调“和”,追求稳定。政治上,日本曾经流行但目前也没有本质改变的,就是迷失政治现象。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遇到大的时间需要做决断时,并不是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全体投票,而是由几个政治大佬通过幕后协商就做了决定。日本的最好行政官员总理大臣也从来没有一人独大,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无不是经过党内几个强力派系大佬协商的结果。所以日本从来没有绝对的强人,只有相对强大的派系。任你个人再出类拔萃、再能力超群,没有财团在背后支持,想要出人头地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日本政坛的规则就是如此。
日本的企业界也是如此。公司内部会有不同的派系。社长是个摆设,几个实力派就决定公司政策的情况非常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利益体,这不仅是个人升迁,而是集团的整体变动。
相扑成为日本国技,原因可能在于,相扑的排名表并不是真正的实力排名,到底谁是绝对的第一没人说得清。分出东西阵营,详细规定十个等级,都是为了既保持竞争性有能一团和气。重视对传统的遵循和保护,同时也在现在的世界中尽力生存,
日本人对秩序和竞争的理解,日本这个从古代走到今天的社会,其特点在相扑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九、四两拨千斤之术
柔道之父:嘉纳 治五郎
段级位制,分为五级十段,以腰带的颜色来表示等级。初学者首先按照五四三二一的顺序过级,在顺利通过一级以后才可以有段位。和过级相反,段位的晋升是从小到大的,一段是最低的段位,十段最高。五级到一级的腰带颜色分别是黄色绿色橘色蓝色和咖啡色。进入段位后,初段到五段腰带为黑色,六段到八段为红白相间腰带,九段到十段为红色腰带。剑道和弓道也效仿这种制度。黑带柔道选手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一本在柔道比赛中是一锤定音的存在,是柔道选手的终极追求。
柔道流行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项崇尚以柔克刚的运动。对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没有拳击、散打的高。柔道更注重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第二,本身包含了很多哲学理念,各个细节都很有文化内涵。这种“以礼开始,以礼结束”的特点,其实体现的就是东方人对礼仪和秩序的尊重。
第三,包容性很强,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参加。
九、藏在日本的另一个民族
在日朝鲜人早已在日本落地生根,却并没有完全融入日本社会。
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原因,大和民族是一个内和外分的很清楚的民族,一直把朝鲜人当作外人,对他们的歧视根深蒂固。日本的上下级观念到处都有体现,在日本和上级说话一定要用敬语,但如果和公司外的人说起上级时,就不再用敬语了。这是因为公司是一个整体,公司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在大的内外关系面前自动退居二线。这时候,客户为上,公司为下。日本人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明确区分内外的环境里进行的。
二是主观原因,在融入日本方面,在日朝鲜人自身也有些问题,朝鲜族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民族,很重视内部团结,也很重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以上内容摘自于《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禅意与土木的碰撞
2、指尖上的日本
3、迷信手工制作的日本工艺
4、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5、画笔上的日本
6、偶像转型忙
7、热血棒球
8、相扑为什么成了国技?
9、四两拨千斤之术
10、藏在日本的另一个民族
一、禅意与土木的碰撞
日本建筑不讲究对称性,日本人喜欢保持木头建筑中木头的本色。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夏天又热又潮又漫长,传统住着会高出地面,保持良好通风。日式房间有两个特点,垂直空间不太高,以及非常灵活。
金阁寺由林承贤宇1950年放火烧成灰烬。金阁寺的正式名称是鹿苑寺,是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隐退后兴建的。金阁寺为佛寺,属于佛教建筑。
![]() |
日本有两类宗教建筑:佛教建筑和神社。日本的本土宗教是神道。比较有名的神社是伊势神宫。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不同,属于静态画,比如抽象的日式庭院--枯山水。枯山水与“无池无水不成园”背道而驰,所用到的所有材料都是沙砾、岩石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把岩石当作山峰,带花纹的沙砾当作海洋。当武士当权后,社会的文化阶层从贵族变成了僧侣,这些僧侣作为造园大师,把枯山水风格融入寺院,这种风格就渐渐流行起来。枯山水受到中国风格影响。中国的山水画里,经常用大块的留白表示河流、大海、天空,并且只用黑白两种颜色,枯山水在这一点上与其非常的相似。例如,在庭院里铺满白沙,把白沙耙成一道道曲线,象征惊涛拍岸。佛教里有“世界微尘里”的说法,枯山水也有类似的意境。
![]() |
二、指尖上的日本
职人,又称匠人,是世世代代从事某种传统工艺制作的人。职人气质,指非常认真专注,无论什么工作都会尽力而为,不断追求手艺的精进,追求产品的极致完美。例如日本人将从中国传入的团扇变成折扇。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起,匠人可以算得上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并未因身份低而被鄙视,反而受到了相当的尊重。这种现象被叫做“重职主义”。
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之后,日本人开始对整齐划一的工业制品感到厌倦,认为冷冰冰的技术时代的产物,始终缺少传统手工制品的温暖和情趣。一些先锋作家和评论家开始重新把目光投向日式工艺,想从流传千年的工艺中,寻找那份独一无二的沉淀和温馨。
人间国宝,是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通俗说法。此举,成功保护了传承千年的传统艺术,也掀起了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铸剑师--高桥贞次。
三、迷信手工制作的日本工艺
日本工匠认为,带有繁复美艳图案的器具带有距离感,无法实现人、产品功能以及素材的紧密结合。他们认为工艺应该深入实际生活,首先满足实用目的,追求一种内省、暗示性的朴素之美。
与机器相比,手工制作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但工艺品中所蕴含的只会和美感同样是时间的结晶,不可能来自市场化大生产。机器虽然便利,但对于那些工匠来说,工艺制作的乐趣在于生产过程中手与心相连的兴奋感、追求这种兴奋感的智慧,以及刻在脑海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工匠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了销售而生产,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对个人技艺的磨练,这种记忆一代一代传下去,变成了一笔无价财富,同时多样的生活形态也丰富了工艺创作。
日本第一的和果子老店--虎屋。点心富有诗意的名字,比如远樱、夜之梅、空之旅、岚山、水之宿、新春河畔、着棉、藤之棚等。和果子的包装也是一件精美工艺品。虎屋的店铺设计也很厉害。
![]() |
四、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在日本,八意味着很多。神灵八百万。惠比寿神、大黑天和辩财天是七福神中最受欢迎的三位。招财猫。
11月15日是传统的日本儿童节--七五三节。
五、画笔上的日本
在日本,漫画和动画是分开讨论的,因为这个巨大的产业链还包括游戏、影视、广告、展览、餐饮等许多行业,他们把整个主题分为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娱乐产业。
日本漫画很有草根性,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漫画,漫画的主题也很贴近生活,漫画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日本漫画还十分重视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存在动漫俱乐部,粉丝们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做评价,甚至会做社会调查,分析作品的社会影响,再把意见反馈给作者。
动画的制作实行委员会制度,原作企划方、动画制作方和投资方分别派出人员,组成一个委员会,负责控制作品的成本和版权,最后的利润再按照投资比例分成,降低了风险。
相关利益包括与动画相关的周边产品带来的利益和版权带来的利益。与动画相关的周边产品,动画反而成了这些产品的广告。版权不仅包括周边产品的版权,还包括改编成游戏、电影、电视剧以及在国外电视台播放的版权等。
日本有六家实力雄厚的电视台:NHK、富士、TBS、朝日、东京和日本电视台。
Cosplay: consume play
ACG:animation comic and game
六、偶像转型忙
偶像制作者:杰尼斯:喜多川,AKB:秋元康
吸引粉丝的方式不只是歌曲,还有参加短剧、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拍摄等
AKB 最大卖点是可以见面的偶像。观众更满足见证一个青涩少女成长为新星的过程。在秋叶原建立据点,又在名古屋、大阪、福冈为据点设立剧场,并将这种模式扩展到海外。无论是剧场声援、握手会交流还是总选举投票,都给粉丝一种自己可以参与到偶像生活中去的感觉。
七、热血棒球
头号全民运动:棒球
![]() |
三振出局、接杀、封杀、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全垒打
王贞治
![]() |
甲子园。夏季甲子园发展至今,已彻底融入日本风俗。甲子园指的是位于大阪的阪神甲子园球场,是日本最大的棒球场,几乎所有顶级的棒球赛事都在这里举行。
原因,可能与大和民族的性格相关。
第一,大和民族特别注重集体团结和团队协作,这种多人参加的运动正好切合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尤其善于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发挥写作的力量,反映在体育运动上,就是棒球、足球这种需要多人参加的、有着复杂的运作系统和规则的集体运动。
第二,日本长期“一路向西”的结果。从明治开始一百多年间,日本基本上都是在走“脱亚入欧”的路线,全面向西方学习,也建立了与西方类似的完整的社会制度,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应该去追捧和效仿,在明治维新的初期,这种思维尤其明显,所以对传过来的棒球,出现全民追捧的热潮也就不足为奇了。棒球也就因此拥有了庞大的人数基础。
八、相扑为什么成了国技?
日本的体育走的是大众路线,基本可以算得上全民体育。在中国要想走专业运动路都是要上体校的,体校老师先到各个学校去选人,找出天赋和基础好的苗子,赵进体校进行专业的训练,之后再体校里脸的好的学生再被选入市队,然后进入省队甚至国家队,这一路基本上都是国家出钱,负责培训和比赛。
在日本,从小学开始就有专业水准的教练,提供免费的专业训练。从小学开始,天赋出众的孩子就能接受专业训练,一边上学一边发展,一直经历初中、高中到大学,即便不走专业运动员这条路,基本上也能达到半专业水准。日本没有体校,也没有市队和省队,国家队直接从各个大学的校队选人组队。
日本没有体校,但有俱乐部,作用大致相同。俱乐部都是企业经营,有大财团背后支持。俱乐部实行商业运作,企业给俱乐部提供资金支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俱乐部则通过在比赛中打出名头提赞助商打广告。
在职业体育这个领域,在国家层面的作为很少,基本都是依靠民间和市场力量。结果,一方面向大众普及了各种体育活动,一方面在奥运会、亚运会上成绩也很不错。
职业相扑又称大相扑。大相扑的裁判被叫做行司,拿的扇子叫军配。相扑的等级森严,共分为十级,最高级为横纲,也是终身荣誉。
多次相扑比赛的冠军为外国人。
![]() |
相扑的排名表,是从中间分开成东西两个阵营。如果只有一个横纲,就安排在右边的东阵营,如果有两个横纲,就根据他们的对战成绩,把胜场多的安排在东边。这样看来,其实相扑争得并不仅仅是个人成绩,而是作为东西两个阵营的总体较量。
这种排名本身就很日本,可以映射出日本的方方面面。性格上,日本人自古就强调“和”,追求稳定。政治上,日本曾经流行但目前也没有本质改变的,就是迷失政治现象。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遇到大的时间需要做决断时,并不是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全体投票,而是由几个政治大佬通过幕后协商就做了决定。日本的最好行政官员总理大臣也从来没有一人独大,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无不是经过党内几个强力派系大佬协商的结果。所以日本从来没有绝对的强人,只有相对强大的派系。任你个人再出类拔萃、再能力超群,没有财团在背后支持,想要出人头地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日本政坛的规则就是如此。
日本的企业界也是如此。公司内部会有不同的派系。社长是个摆设,几个实力派就决定公司政策的情况非常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利益体,这不仅是个人升迁,而是集团的整体变动。
相扑成为日本国技,原因可能在于,相扑的排名表并不是真正的实力排名,到底谁是绝对的第一没人说得清。分出东西阵营,详细规定十个等级,都是为了既保持竞争性有能一团和气。重视对传统的遵循和保护,同时也在现在的世界中尽力生存,
日本人对秩序和竞争的理解,日本这个从古代走到今天的社会,其特点在相扑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九、四两拨千斤之术
柔道之父:嘉纳 治五郎
段级位制,分为五级十段,以腰带的颜色来表示等级。初学者首先按照五四三二一的顺序过级,在顺利通过一级以后才可以有段位。和过级相反,段位的晋升是从小到大的,一段是最低的段位,十段最高。五级到一级的腰带颜色分别是黄色绿色橘色蓝色和咖啡色。进入段位后,初段到五段腰带为黑色,六段到八段为红白相间腰带,九段到十段为红色腰带。剑道和弓道也效仿这种制度。黑带柔道选手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一本在柔道比赛中是一锤定音的存在,是柔道选手的终极追求。
柔道流行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项崇尚以柔克刚的运动。对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没有拳击、散打的高。柔道更注重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第二,本身包含了很多哲学理念,各个细节都很有文化内涵。这种“以礼开始,以礼结束”的特点,其实体现的就是东方人对礼仪和秩序的尊重。
第三,包容性很强,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参加。
九、藏在日本的另一个民族
在日朝鲜人早已在日本落地生根,却并没有完全融入日本社会。
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原因,大和民族是一个内和外分的很清楚的民族,一直把朝鲜人当作外人,对他们的歧视根深蒂固。日本的上下级观念到处都有体现,在日本和上级说话一定要用敬语,但如果和公司外的人说起上级时,就不再用敬语了。这是因为公司是一个整体,公司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在大的内外关系面前自动退居二线。这时候,客户为上,公司为下。日本人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明确区分内外的环境里进行的。
二是主观原因,在融入日本方面,在日朝鲜人自身也有些问题,朝鲜族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民族,很重视内部团结,也很重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以上内容摘自于《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3》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