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识字,武能健体
老陈头那年刚过29岁,家中排行老四,邻里乡亲都叫他"两双",这天刚过完七夕,本地人却叫"七霞"。晚上8点,老陈头就一直驻在医院门口,满地的烟头映衬这个青壮年脸上的愁容,画面极其和谐。
说来也是,他能不愁吗。花钱找人做的假结扎够普通一家人一年生计,生完以后,还不知道还要再交出几年口粮的罚款。虽如此,钱,还算年轻能挣,要是再来一个女娃,家里就是"两双"千金。上面还是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可他妈的,从半岁就开始经常发烧,生病的,保不齐就不争气了。家族几位兄长,老大昨天生了个儿子,人还在医院,那威风样,都快用鼻孔跟人讲话了;二哥更厉害,已经生了两个带把的了,逢人就说,要是再生个女儿就好了。"真他妈的,林被怎么运气这么背。"
老陈头,结婚早,18岁就办了喜事。那时的样子,按现在的审美也是养眼,所以家里穷得叮当响,只上了个小学四年级的他居然能娶到一个读完初中的老婆。福祸焉兮啊,娶了有文化的有什么用,结婚第二年就开始生崽,女娃,隔了两年,又生女娃,又过了三年还生的女娃,最后勉强还生了个病秧子,可劲的,老妈都瞧不上这样的儿媳妇,今天人都没到医院来。这孩子虽然是生的都不称心如意,可日子还得过,娃还得养。29岁的老陈头,头发上的丝丝缕缕银发,让人一眼看得出来是经历过的。这倒不假,他呢,生了第二个女娃时,这家里就开始捉襟见肘。东凑西拼的一笔钱,跟人下南海闯事业,没文化,人生地不熟,讲义气,老实着实吃了不少亏。也是天顾愚人,大富大贵这辈子虽没戏,至少还能够有本事生这么多不争气的。
第二包红梅剩最后5支时,终于盼到婴儿哇哇哭声,护士高喊一声,"生了,生了,是个男的。"那把老陈头给激动的,摸了摸口袋里的红包,一股脑冲进了产房。第一眼看了下小东西档下,心终是放下了,而且眼睛大大的,耳朵大,这哇哇声听着也亮,有福气。麻溜地从兜里摸出厚一点的红包塞到接生医生手上。医生收了红包也高兴,"两双,你这总算放心了吧,跟你说这次准生男的吧。名字还准备啦?"
"塞林娘的,这段时间,愁得名字都忘了,对了,那天看到一个字很好,一个文一个武的,能文能武,是念bin吧,就叫陈斌吧。"
医生算个文化人,也收到了厚一茬的红包,听了叫陈斌,就跟老陈头说,"单名叫斌的人太多了,俗,要不叫晓斌吧,知文以进仕,晓武以防身,春晓的晓,不错吧。"
老陈头,啥没听不懂,不过感觉医生有一套,那这名字肯定好。立马又把口袋小一些的红包塞到医生兜里。
那天起,这家里就开始响着各种声调 "xiao斌"。过半年,户口登记的人到家。问道这老幺叫什么名,登记下。老陈头响亮地回复,晓斌,春晓的晓,能文能武的斌。登记户口的人,"嗯"了一声,在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小斌"二字,走了。
若干年,当我看这二字,心中暗道,还是小的好,小而易足,小文足矣识字,小武健体有余。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