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里里的心理课
查看话题 >美丑与性格 | 因为自卑产生的社交恐惧症
1959年日本口腔医师山崎清在一篇题目为“关于美丑与性格”的论文中,报道了对日本青少年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构,发现容貌差者性格多倾于内向型,认为容貌对性格有很大影响。
牙颌畸形与颜面审美的联系最为密切。作为人的第一印象,错乱的牙列、前突的门牙、异常的颌骨及不协调的口唇关系,不仅影响美观、发音、影响咀嚼,医患龋齿、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

此外,更深一层的危害是影响牙列、颌骨、颅骨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因此,在面部审美中,牙齿整齐与否具有特殊意义。牙颌畸形的形成和发生时期,正值儿童心智发育阶段,因而,这种世俗的对牙齿排列的美丑观,对患儿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交活动的发展,电视宣传的影响,这种口齿“第一印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

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恢复牙列的美观、功能、健康、稳定。在临床门诊中,患者的主诉,尽管大多是要求矫治不整齐的牙齿排列或恢复期正常功能。但更深层次的期望多是出于“爱美”方面的考虑。

从美学的内涵上,既包括牙列、口唇及颜面形态的对称、和谐、协调等视觉上的“舒适和美感”。

人类社会是社交的社会,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需要广泛的交流和互往,需要提高生活的质量。重视牙齿外观及健康,也是社会进步及发达的标志,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平。

爱美是人的本能,而不是人的奢求,这也常常是患者内心深处难以启齿和最敏感的东西。

著名正畸学家Tweed在读过一位因上牙前突,开唇露齿,因而自卑、羞于见人,从而影响其个性成长的儿童来信后写到:“这世界应该是孩子们幸福生活的地方,如果因为牙面畸形阻碍了他们的幸福和未来的婚姻,作为正畸医师,哪怕有一点可能性,我们也应竭尽全力来帮助他们”。

实际上,不仅是孩子,在青年及成年人中,因牙颌或口齿形态畸形影响其心态、性格、求学、求职、处境、婚姻等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2000年我国正畸医师陈嵩在对患有不同程度错颌畸形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重度错颌患者的内向性人格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人格倾向均高于健康人群。

因此,尽管,正畸医师所进行的是局部的口颌畸形的矫正治疗工作,是在重建美观的口齿形态,但从更深一层的责任上,是在重塑一个畸形患者的新的美好人生,这是正畸治疗的最高目的,也是正畸医师崇高的职责。

参考文献:陈扬熙 主编.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737-7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