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中的两性关系
查看话题 >回避型人格女友与原生家庭:自述
当我打算离开一个人的时候,竟然感到轻松。
失去的人被推上神坛。得不到的永远是完美的。
北京一年一度的暴雨,被蚊子不断叮咬的屋檐下,一想到那就是最后一次见面,我就绝望万分。一个人就像是一个容器,当情绪多到装不下的时候,它就会满溢出来。于是我在那个雨夜里痛哭。
我该怎么办呢。在思维和回忆的混乱海洋里试图捉住一根丝线,然后拖拽出整个沉没的城市。太难了。我知道没有人可以帮我,因为太深了,太混乱了,太隐微了。从多年以前就缓缓制定下的游戏规则,一点点习得,然后沿着这条路一去不返,事到如今想要折返,想要易道而行,该是多么难。但我很清楚我必须这样,我的人生才进行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剩余的时间,我不想让它被童年的糟粕左右,不想让它被别人有意无意的意志左右,我想让我是我自己仅此而已。
我再一次强调我真的很讨厌无病呻吟,讨厌对号入座,讨厌沾沾自喜。在人生这条路上,谁不是负重而行呢。
回避型人格。给它一个名字吧,既然想要击倒一个敌人。
思绪太乱了,经过一整天的无所事事我才终于迫使自己开始写。我想先从所谓的症状入手,然后梳理原生家庭的观念,以及对我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我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包括短期和长期。
没有人知道我曾经病得有多重。高一那年,我曾一个学期不曾笑过,一个人来去,永远沉默,拒绝眼神接触,声音小得听不见,看到镜子就会躲避。在我想不起来的遥远童年里,他们告诉我,我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大声做自我介绍,喜欢在人前表演节目,喜欢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我敏感又骄傲。我出生于高知家庭,我的父母对我非常严格,非常严格,他们一直以此为傲。
我的思路开始混乱了。
虽然经过一些不如意的时光,但我本质上还是那个我,敏感又骄傲,想要被所有人注视,得到所有人的赞美和肯定。问题大概出在,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学到应该如何面对失败,面对失望。如果考试、比赛、竞选失利,如果得不到注视、赞美、肯定,那我该怎么办。我非常害怕,非常恐惧,非常羞耻,非常痛苦。我知道我的父母会生气,会失望。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幼年的我害怕独自一人醒来的早上。无论我如何乞求,如何在入睡时紧紧拽住父母的衣袖或手指,醒来的时候,永远是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床上,空荡荡的房间里。
得不到的东西,我就否定它。它不好,我不喜欢它。降低自己对一切的期望,提前想好最坏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出乎意料,大失所望,悲痛万分,而是可以潇洒地说一句:“没关系,最差不过如此,一切都在我意料之中。”
我回避一切我害怕的事情。
事情开始于前些日子,他对我说:“你喜欢我吗?”,我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轻松地回答:“当然喜欢呀,怎么了?”,他只说:“我觉得你一点也不喜欢我”。
“因为和你在一起感觉不到温暖,我失落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遇到挫折坎坷的时候,在你这里得不到安慰,甚至察觉到你想要逃跑的冲动。”
我跟母亲聊了这件事,我并没有期待她做出什么改变,但我还是想要她的道歉,但她永远也不会道歉,她为自己的教育沾沾自喜,非常满意。
我听到他的抱怨,几乎是立刻,瞬间察觉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并且想到了原因所在。因为我想起前任最后跟我说的话:“我觉得你不走心”。这句话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对他的喜欢强烈到几乎我自己都未曾意识到。当时我认真反思了和他在一起的过程,我未曾有过感情的表达,也没有过夸奖,甚至连第一次亲热之后连续几日不曾联系过他。我以为我改了,在这次恋爱中,我经常表达对他的喜爱和需要,经常夸赞他的可爱和多才多艺。然而还是被人批评没有温度。
我母亲听到“不走心”的评论时非常开心,她认为前任的条件很差,配不上我,她几乎是急切地发表了评论:“他条件不好,你自己也不够喜欢他,所以他觉得你不走心,这很正常,而且如果太走心,现在分手你就会伤得更深。”
不要爱上不够好的男人,她对我显得不深爱的样子非常满意,她对此的态度是,因为我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遇到那个人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进入深爱的状态,一切迎刃而解,现在这样非常好,我可以自己从那些不够优秀的恋情中自己解脱出来,永远保持清醒,永远保持理智,永远不受伤害。然后可以微笑着对自己说:“这一任不行,下一个。”
然而这是假的,因为我不仅受伤了,还受到了很深的伤。一个人不可以受到太多感情的伤害,因为这些东西会对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我在感情里迅速地成长起来,正是因为我真心去爱,并且也得到了真心的爱,并且真正地受了伤,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试着去改正。我很明白,不是我的条件不够好运气不够好,而是我比别人病得重,需要更久的时间痊愈。
我想要完美的东西,我害怕失去,害怕不完美,害怕别人的批评和不认可,所以我总是贬低自己也贬低男友,总是寻找缺点,总是言辞尖刻,总是试着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就好像“我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还说他不好,那就是真的很不会做人了”。我总是东张西望,永远觊觎着完美。我无法在阳光下亲吻拥抱,无法告诉所有人他就是我爱的人,无法表达真诚的爱意。
我怕失败。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爱一个人就是在头顶悬一把剑,摇摇晃晃的,时刻担心着。当它真的落下的时候,虽然很痛很痛,几乎死去,但反而轻松了。
这样我就可以说:“你看,最坏不过如此,一切都在我预料之中。”
表达感情是不被允许的。痛苦是不被允许的,哭泣是不被允许的,恐惧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我在看那个傻乎乎的头脑特工队的时候痛哭流涕,双眼泪流到无法继续,必须屡次按下暂停键擦拭。当你痛苦的时候,眼泪是有毒的,它必须流出来。这个道理,我花了很久很久才懂得。
“你不要总给我讲这些负能量,你知道吗如果你总跟别人讲这些负能量,无法给别人带来快乐,都是痛苦,你就再也不会有朋友了,再也不会有人愿意搭理你了”,母亲曾经跟我这样讲过很多很多次。当我初二的时候,痛苦真的太强烈了,每天都绝望万分,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度过,我只能求助于他们,告诉他们我生病了,请他们带我去精神病医院。他们说:“不要在网上看那些自我诊断的帖子,不要自己做那些测试,不要对号入座,不要无病呻吟”。我从此不再跟朋友讲自己的痛苦,因为我害怕失去他们,因此我始终无法和别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结,我无法与人坦诚相对,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黑洞,它太黑了,太深了,会吞噬所有投来视线的人,一旦打开自己,我会失去所有我爱的人。
那个傻乎乎的电影,头脑特工队,男朋友跟我推荐过很多次,声称我必须要看,但乏味的海报和译名让我毫无寻找资源的冲动。他因此跟我生气,我出于弥补的心态去搜了看,看完之后真的哭了很久,因为它想讲的道理太简单太简单了,但我在最需要它的年纪,却从未有人告诉过我。悲伤和脆弱不是有罪的,需要被消灭的,而是正常的,有益的,因为生活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痛苦是伤害或者失败的出口,眼泪也可以解决问题,让你舒适,让你得到温柔对待。
父母恐惧我失去控制,希望我永远理性,永远清醒,永远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永远不会飞蛾扑火。所以真爱是有害的,因为真爱会让人丧失理智,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上产生了真爱,就是不对的。
“又何必非他不嫁呢,每个人都在审视选择,你真心爱别人,别人还不一定诚心爱你呢。”
我真的非常生气,但我无法反驳,因为他们把与我观点相反的东西极端化,从而夸大弊端。一种归谬法的虚伪用途。因为我并没有想要那样,我只想像别人那样真诚地爱别人,在恋爱中计划两个人的未来,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爱的人,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时间精力感情。我都做不到,从一开始就知道要结束,不告诉任何人,不考虑未来,不付出,也不索取。父母对此非常满意,甚至笑出声来,哈哈哈你这样很好呀,非常理性,非常清醒,非常真诚,不像那些人,做着对未来的许愿,日后背弃诺言。
“如何以后我们有幸在一起生活,我们买一架钢琴吧”,他说,我回答说:“好呀,买”。但我眼前甚至都没有浮现出那个场景过,我们在一个温暖的小家里,那里有一台新买的钢琴,闪闪发光。
“分手了?没关系,反正你也不怎么喜欢他,不是么”,母亲说。她上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气到哭了一整晚。
我爱他,这是真的,谁也没有资格多嘴,谁也没有资格否定。所以有些东西是假的,父母就只能就做父母,什么闺蜜朋友亦师亦友都是假的,不可能的。
我可能真的要失去他了,我又要失恋了。世界上怎么会存在不需要磨合迁就的恋情呢?每次只挑错,只观望,不付出,也不索取,等到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引爆它,然后说一句:“我们不合适,我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我还不想就这样被他们毁掉。我还想自救,我还想真诚地爱别人,真诚地被爱。因此,我给自己找了一些解决办法:
1. 以后只和朋友聊这些东西,以后少听父母谈论感情。
2. 每次恋爱都当作最后一次恋爱。
失去的人被推上神坛。得不到的永远是完美的。
北京一年一度的暴雨,被蚊子不断叮咬的屋檐下,一想到那就是最后一次见面,我就绝望万分。一个人就像是一个容器,当情绪多到装不下的时候,它就会满溢出来。于是我在那个雨夜里痛哭。
我该怎么办呢。在思维和回忆的混乱海洋里试图捉住一根丝线,然后拖拽出整个沉没的城市。太难了。我知道没有人可以帮我,因为太深了,太混乱了,太隐微了。从多年以前就缓缓制定下的游戏规则,一点点习得,然后沿着这条路一去不返,事到如今想要折返,想要易道而行,该是多么难。但我很清楚我必须这样,我的人生才进行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剩余的时间,我不想让它被童年的糟粕左右,不想让它被别人有意无意的意志左右,我想让我是我自己仅此而已。
我再一次强调我真的很讨厌无病呻吟,讨厌对号入座,讨厌沾沾自喜。在人生这条路上,谁不是负重而行呢。
回避型人格。给它一个名字吧,既然想要击倒一个敌人。
思绪太乱了,经过一整天的无所事事我才终于迫使自己开始写。我想先从所谓的症状入手,然后梳理原生家庭的观念,以及对我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我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包括短期和长期。
没有人知道我曾经病得有多重。高一那年,我曾一个学期不曾笑过,一个人来去,永远沉默,拒绝眼神接触,声音小得听不见,看到镜子就会躲避。在我想不起来的遥远童年里,他们告诉我,我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大声做自我介绍,喜欢在人前表演节目,喜欢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我敏感又骄傲。我出生于高知家庭,我的父母对我非常严格,非常严格,他们一直以此为傲。
我的思路开始混乱了。
虽然经过一些不如意的时光,但我本质上还是那个我,敏感又骄傲,想要被所有人注视,得到所有人的赞美和肯定。问题大概出在,在很小的时候,没有学到应该如何面对失败,面对失望。如果考试、比赛、竞选失利,如果得不到注视、赞美、肯定,那我该怎么办。我非常害怕,非常恐惧,非常羞耻,非常痛苦。我知道我的父母会生气,会失望。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幼年的我害怕独自一人醒来的早上。无论我如何乞求,如何在入睡时紧紧拽住父母的衣袖或手指,醒来的时候,永远是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床上,空荡荡的房间里。
得不到的东西,我就否定它。它不好,我不喜欢它。降低自己对一切的期望,提前想好最坏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出乎意料,大失所望,悲痛万分,而是可以潇洒地说一句:“没关系,最差不过如此,一切都在我意料之中。”
我回避一切我害怕的事情。
事情开始于前些日子,他对我说:“你喜欢我吗?”,我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轻松地回答:“当然喜欢呀,怎么了?”,他只说:“我觉得你一点也不喜欢我”。
“因为和你在一起感觉不到温暖,我失落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遇到挫折坎坷的时候,在你这里得不到安慰,甚至察觉到你想要逃跑的冲动。”
我跟母亲聊了这件事,我并没有期待她做出什么改变,但我还是想要她的道歉,但她永远也不会道歉,她为自己的教育沾沾自喜,非常满意。
我听到他的抱怨,几乎是立刻,瞬间察觉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并且想到了原因所在。因为我想起前任最后跟我说的话:“我觉得你不走心”。这句话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对他的喜欢强烈到几乎我自己都未曾意识到。当时我认真反思了和他在一起的过程,我未曾有过感情的表达,也没有过夸奖,甚至连第一次亲热之后连续几日不曾联系过他。我以为我改了,在这次恋爱中,我经常表达对他的喜爱和需要,经常夸赞他的可爱和多才多艺。然而还是被人批评没有温度。
我母亲听到“不走心”的评论时非常开心,她认为前任的条件很差,配不上我,她几乎是急切地发表了评论:“他条件不好,你自己也不够喜欢他,所以他觉得你不走心,这很正常,而且如果太走心,现在分手你就会伤得更深。”
不要爱上不够好的男人,她对我显得不深爱的样子非常满意,她对此的态度是,因为我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遇到那个人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进入深爱的状态,一切迎刃而解,现在这样非常好,我可以自己从那些不够优秀的恋情中自己解脱出来,永远保持清醒,永远保持理智,永远不受伤害。然后可以微笑着对自己说:“这一任不行,下一个。”
然而这是假的,因为我不仅受伤了,还受到了很深的伤。一个人不可以受到太多感情的伤害,因为这些东西会对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我在感情里迅速地成长起来,正是因为我真心去爱,并且也得到了真心的爱,并且真正地受了伤,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试着去改正。我很明白,不是我的条件不够好运气不够好,而是我比别人病得重,需要更久的时间痊愈。
我想要完美的东西,我害怕失去,害怕不完美,害怕别人的批评和不认可,所以我总是贬低自己也贬低男友,总是寻找缺点,总是言辞尖刻,总是试着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就好像“我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还说他不好,那就是真的很不会做人了”。我总是东张西望,永远觊觎着完美。我无法在阳光下亲吻拥抱,无法告诉所有人他就是我爱的人,无法表达真诚的爱意。
我怕失败。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爱一个人就是在头顶悬一把剑,摇摇晃晃的,时刻担心着。当它真的落下的时候,虽然很痛很痛,几乎死去,但反而轻松了。
这样我就可以说:“你看,最坏不过如此,一切都在我预料之中。”
表达感情是不被允许的。痛苦是不被允许的,哭泣是不被允许的,恐惧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我在看那个傻乎乎的头脑特工队的时候痛哭流涕,双眼泪流到无法继续,必须屡次按下暂停键擦拭。当你痛苦的时候,眼泪是有毒的,它必须流出来。这个道理,我花了很久很久才懂得。
“你不要总给我讲这些负能量,你知道吗如果你总跟别人讲这些负能量,无法给别人带来快乐,都是痛苦,你就再也不会有朋友了,再也不会有人愿意搭理你了”,母亲曾经跟我这样讲过很多很多次。当我初二的时候,痛苦真的太强烈了,每天都绝望万分,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度过,我只能求助于他们,告诉他们我生病了,请他们带我去精神病医院。他们说:“不要在网上看那些自我诊断的帖子,不要自己做那些测试,不要对号入座,不要无病呻吟”。我从此不再跟朋友讲自己的痛苦,因为我害怕失去他们,因此我始终无法和别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结,我无法与人坦诚相对,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一个黑洞,它太黑了,太深了,会吞噬所有投来视线的人,一旦打开自己,我会失去所有我爱的人。
那个傻乎乎的电影,头脑特工队,男朋友跟我推荐过很多次,声称我必须要看,但乏味的海报和译名让我毫无寻找资源的冲动。他因此跟我生气,我出于弥补的心态去搜了看,看完之后真的哭了很久,因为它想讲的道理太简单太简单了,但我在最需要它的年纪,却从未有人告诉过我。悲伤和脆弱不是有罪的,需要被消灭的,而是正常的,有益的,因为生活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痛苦是伤害或者失败的出口,眼泪也可以解决问题,让你舒适,让你得到温柔对待。
父母恐惧我失去控制,希望我永远理性,永远清醒,永远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永远不会飞蛾扑火。所以真爱是有害的,因为真爱会让人丧失理智,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上产生了真爱,就是不对的。
“又何必非他不嫁呢,每个人都在审视选择,你真心爱别人,别人还不一定诚心爱你呢。”
我真的非常生气,但我无法反驳,因为他们把与我观点相反的东西极端化,从而夸大弊端。一种归谬法的虚伪用途。因为我并没有想要那样,我只想像别人那样真诚地爱别人,在恋爱中计划两个人的未来,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爱的人,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时间精力感情。我都做不到,从一开始就知道要结束,不告诉任何人,不考虑未来,不付出,也不索取。父母对此非常满意,甚至笑出声来,哈哈哈你这样很好呀,非常理性,非常清醒,非常真诚,不像那些人,做着对未来的许愿,日后背弃诺言。
“如何以后我们有幸在一起生活,我们买一架钢琴吧”,他说,我回答说:“好呀,买”。但我眼前甚至都没有浮现出那个场景过,我们在一个温暖的小家里,那里有一台新买的钢琴,闪闪发光。
“分手了?没关系,反正你也不怎么喜欢他,不是么”,母亲说。她上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气到哭了一整晚。
我爱他,这是真的,谁也没有资格多嘴,谁也没有资格否定。所以有些东西是假的,父母就只能就做父母,什么闺蜜朋友亦师亦友都是假的,不可能的。
我可能真的要失去他了,我又要失恋了。世界上怎么会存在不需要磨合迁就的恋情呢?每次只挑错,只观望,不付出,也不索取,等到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引爆它,然后说一句:“我们不合适,我还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我还不想就这样被他们毁掉。我还想自救,我还想真诚地爱别人,真诚地被爱。因此,我给自己找了一些解决办法:
1. 以后只和朋友聊这些东西,以后少听父母谈论感情。
2. 每次恋爱都当作最后一次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