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中日历史,从这段故事开始
2010年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从此彻底改变了我对日本的认识和理解。同很多中国人一样,因为曾经的侵华战争,对日本从小就没有特别的好感。但亲身的感受,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国家的原有印象,高度的发达、文明、有序深深震撼了我,同处东亚,同为黄种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为什么日本可以发展如此之迅速,二战后迅速跻身世界强国?又改如何正视日本社会以及日本人成为了我日后时常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赴日旅游,大家对日本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多,喜欢日本动漫、日影日剧、各种潮流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另一种声音,由于近年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国内各种反日情绪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也日趋明显。
如何才能正确看待日本,首先我觉得必须了解中日建交史,才能正确认识和区分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人民,才能感受到中日建交的来之不易,和各界人士付出的巨大努力,才能珍惜中日友谊。所以今天我们不应简单成为亲日人士或反日人士,而是应该成为中日友好的捍卫人士。
中日交流,自古有之,但侵华战争后,中日恢复交流直至邦交正常化经历了很多曲折。这种曲折和不易,可以从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中得以反映和浓缩。那就是溥杰和妻子嵯峨浩的爱情故事和人生。

我也是从一部日剧《流转的王妃 最后的皇弟》开始了解这段历史。这部日剧是日本朝日电视台为了纪念建台45周年拍摄的,根据溥杰的自传改编而成。溥杰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仪因没有子嗣,日本军国主义想安排一个日本贵族女子嫁给溥杰,使他们的子女能够继承皇位,成为傀儡政权的代言人,成为“日满亲善”的象征。整部电视剧讲述了两人如何在这个阴谋下,相知、相恋,经历战乱、分别、再相聚,为中日建交牵线搭桥的人生故事。一个日本关东军的阴谋、一场被刻意安排的政治联姻,却阴差阳错地使两个异国青年一见钟情,他们用真心、真诚在乱世中坚守着他们的爱情和信仰。从伪满洲国到新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到中日建交,他们坚持作中日友好的使者,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他们不仅圆满地在中国携手走完了人生,更为中日外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5年中日正式建交,伟大领袖毛主席智慧地用“要区别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人民”的指导思想破解了中日建交的重重顾虑和困难。前人的努力不容轻易破坏,所以今天无论中日关系遇到多大困难和阻力,我们都应正视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大力推进中日友好交流、增进互信。
自二战战败后,日本社会在政治制度上就完全西化,走美国的民主宪政道理。推崇言论自由和多元发展,所以日本国内也长期存在着左翼势力和右翼势力的较量。最著名的“赤报队”案件就是这种较量的典型,也是至今尚未侦破的悬案。1987年5月3日,一个蒙面恐怖份子,袭击朝日新闻社大阪分社,用散弹抢当场打死了2名记者。事后恐怖份子声称自己是右翼团体“赤报队”成员,此举是为了惩罚左翼新闻媒体朝日新闻。此后30年此案一直未破,成为一桩已过诉讼时效的悬案。2018年1月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纪律片《赤报队事件》,介绍了这一悬案。

所以只有中日友好、增进互信才能推动日本社会的理性发展和对中友好政策。只有理性对待中日历史,才能共同走向美好未来。今天的日本已经不是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虽然仍是弹丸之地,却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长处。 附:扩展影片与书籍推荐 电影:《末代皇帝》、《赤月》 NHK纪录片:《中日邦交正常化》、《满洲国军“五族协和”》、《中国残留孤儿归国记》、《辛亥革命100年系列》、《支持孙文的日本人——梅屋庄吉与辛亥革命》、《赤报队事件》 Discovery纪录片:《中日战争孤雏》 书籍:《溥杰和嵯峨浩的跨国婚姻》、《溥杰自传》、《流浪的王妃》、《溥仪自传》、《紫禁城的黄昏》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01篇内容 · 18.7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新1.0万+篇内容 · 2071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298.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4篇内容 · 20.5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42篇内容 · 139.6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新25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96篇内容 · 27.5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18篇内容 · 2.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