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第五
第二次因为脚冷从睡梦中醒来,第一次是早上七点三十五分,这次是早上九点零五分,突然联想到前两日下班时几个同事聊到晚上睡觉冷的话题,L姑娘说H先生也怕冷,她加班通宵的那晚上都一宿没睡好,本来这句话也觉得没什么,今天再次想到,突然觉得自己又可怜又可气,于是写下这篇,时间是二零一八年二月四日,周日。
重新坐上着返深的火车,回想起父亲送别的身影,竟也无尽的感伤,这外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似乎没有尽头,无数次想过背井离乡的意义,最终只在无可奈何与更好的未来间徘徊。父母老了,年前在外婆家,大姨说她牙齿现在连瓜子都不能吃了,我们这些小辈们只是笑,说是年轻的时候想吃什么就赶紧吃,以后老了想吃也吃不动了,外婆只说她牙齿快掉完了,没有再说些什么。当常挂嘴边的话由长大变成老了的时候,有很多事情似乎已经变了,有时候也想,会有哪些人会一起陪着慢慢变老呢?等到人老八十,再翻到这些日记,兴许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吧。
要说这人啊,写个日记,也总想着记下那些大事,可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回头看去,又似乎每一件事都那么平淡无奇,于是便有了整理一七年所有记下琐碎的想法,换个思路转念想想,又有谁不是这样呢,你看那么多人喜欢活在屏幕上的英雄,轻松过万评论的明星点滴,不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不平凡吗?所以啊,又有什么好感叹的呢。时间是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已经记不得多少次午夜梦回,回到学校,回到课堂,有时是初中,有时是高中,有时是读书,有时又是考试,无数次无数次,有时也问自己说,你后悔吗?我总会说不后悔,因为后悔没用,因为世间没有后悔药,只会徒增烦恼,让当下变的越来越糟,只是,谁来解释一下这梦,或许,也是有后悔的吧。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是说摧毁一个学生有多容易?其实呢,只要告诉他读书无用就可以了。这些年回头看,在那个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急需营养的时间段,却因为贫瘠得不到满足,图书馆借不到书就去看小说,饭不好吃就去吃方便面,无非是成绩差一点,瘦一点,矮一点,知识匮乏一点,总会长大的,对吧。你看最终也还是长成了一个三观还算正常的小伙子,所以呢,对于生活,仍然是心存感激,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健康成长。时间是二零一八年三月五日夜。
又是这样的一个深夜,又是沉迷在游戏的世界,Z小姐微信发来两条消息,「之前你都会和我说话,但是现在你忙着游戏,忙着不知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只有想起来才会和我聊天」「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点生气,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好」,我回了句「还没睡呢」,她没有再答复,我想,这肯定不是因为睡了。也突然心中思绪万千,没来由的想起昨晚看的电影《头号玩家》,既然已经晚睡了,那就更晚一点吧,时间是二零一八年四月八日凌晨一点二十分。
游戏,又是游戏,还记得同样是在清明,第一次接触到《王者荣耀》这个游戏,算来已经整整一年了,在此之前,上一次沉迷游戏是在大学,一转眼,已是五六年的时间,我曾以为我不会再沉迷于游戏,就像《诛仙》过后,我就真的不再沉迷小说了,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这样算不算沉迷,我想,应该算是了吧。我从来不拒绝游戏,给自己设定的底线是不影响生活,而现在呢,它真的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吗?虽然不认可游戏是电子鸦片的说法,但游戏的确在慢慢的改造自己,就像一切容易让人沉迷的东西一样,游戏世界带来的快感太过于容易,就像一个吃惯了辣椒的人,任何清淡的美味,都容易变得索然无味,因为他的味觉早就习惯了辣味带来的刺激,而游戏,就是生活中的辣椒,慢慢的提高了快乐的阈值,而生活本身呢,就像一道家常菜,不仅味道平常,甚至于还有点苦涩。
所谓的沉迷,不过是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执着与偏执本身,都是因为得到的反馈是正向的,同时,也恰恰说明其他的反馈不足,归根结底,大脑总是喜欢令它感到愉悦的事物,它们提供各种即时反馈和刺激内容,让人的脑海多次产生多巴胺,形成依赖,并渴望下一个刺激到来,陷入死循环。
一七年看过一部电视剧,算是音乐剧,陈奕迅的《短暂的婚姻》,很短,却很喜欢,我感触于其中那句,「My very short marriage lasts for only 60 years」,结合当时的场景,无比的震撼。有时候有种错觉,觉得自己很像剧中的Galen,无论是电视剧里面的内心独白还是剧中对于生活的处理方式,有一点我和他是一样的,都不敢开始一段感情,他是因为忘不了亡妻,而我,是恐婚,对婚姻的恐惧就像一道枷锁,牢牢的禁锢着我,但就像剧中说的,「当你决定要离开一个地方,就不应该在跟那里的人建立新关系。但是关系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决定,没人可以阻止我离开,正如我亦未必可以阻止别人进入我的生活。」他是被Malena吸引,因为她与亡妻太像了,而我,可能只是根植于男性深处对女性的冲动。这些年,前前后后和很多异性聊过天,但都没有什么结果,当然,这里的结果指的是确定关系,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在这些关系中,自己是极其自私的,我可以做到所有朋友关系中的一切,闲聊,送礼物,谈心,却唯独不敢迈出那一步。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Z小姐发来消息,「我以前是喜欢过你的,但也只是以前」「我每天都在猜你和我说的话几句真几句假」「真真假假这么长时间,特别累」,我回复说,「这样挺好」「有一点你不用怀疑,那就是我说话的真假,有些话如果你觉得是假的,那大概是连我自己也都骗了」。我从来都是一个不会说谎的人,至少在很多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不会,有时候也会掩饰,会因为一些抑制不住的虚荣,夸大一些本不属实的东西,但这样的次数不多,这算是好事。
相比于知道她曾喜欢过自己,我更加诧异于她对自己的看法,或许是因为年龄,或许是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导致我所见到的与她所看到的大不相同。因为年龄,我从来都是把她当做妹妹,也许在某一个阶段,也是有想过男女之情的,但很快就被否定,因为她眼中那些家庭琐事的是非,我怕,我怕自己以后得生活被这些包围,我也知道这可能是所有人的通病,但还是怕,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动过男女之情的念想。她也说过我后来不可爱,变得一本正经了,我说,我从来就不可爱,在感觉到她可能陷入漩涡的时候,我就已经变了,这大概是人心最可怕的地方。
新年之后,要说有比较大变化的,莫过于公司的分家,X先生的离开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这一次,我没有选择跟着他一起走,哪怕他明里暗里说了很多次,在我无比纠结的那段日子里,他告诉我说,这类事情,迟早要经历,越往后涉及的东西越多,就越是难以选择,尤其是涉及到感情,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还记得以前他和我聊到过说他现在四十不惑,我说,那过几年是不是就知天命了,他说是的。相比于他,我的人生充满了困惑,眼看一年近半,婚姻仍然没有着落,我想,大概也有些着急了吧,它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一边是对于婚姻的恐惧,一边是未婚带来的压力,我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对孤独终老的恐惧战胜对婚姻的恐惧,然后,被恐惧支配的自己草草选择了一场婚姻,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婚的代价,难以承受。
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庆贺,转职终于成功了,虽然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但起码是已经跨出了最难的那一步,如今回过头来看,从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到现在,不觉已有七年,本想一条技术路走到黑的自己也开始了转岗,想想当初偏爱技术的原因很是简单,不想生活中掺杂太多的工作,最后几年下来,发现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才有所释然,既然无法分割,那就拥抱它好了,说不定还能多赚些钱,生活呢,未知的同时,也包含有惊喜,运气这事,谁又能说的上呢。
写在最后:每到岁末年初,按照惯例,是要写些文字的,尽管今年已经过去小半,仍然不能例外,说起来一七年零零散散也记过很多事,等到整理的时候又大都删了,不得不说,对于我这种未婚青年,情总是占很大的篇幅。
记于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七日夜 张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