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杂谈——《中国历代家训》之二
三、春秋·曾子杀猪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着也要跟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她从集市上回来时,看见曾子真的要捉猪去杀,她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可曾子却认为,如果母亲欺骗孩子,那么孩子将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于是还是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钝而好学、以孝著称,得孔子真传,著述《大学》、《孝经》等书,被后世尊为『宗圣』。

四、战国·孟母断织
“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之。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患也。”

孟母仉氏以教子有方被推崇为千古贤母的典范,孟子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一日放学回家,母亲问学习进展如何?孟子回答还是老样子,并流露出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情。孟母断然操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纺了一半的布匹,孟子惧而问其故,母亲便说了上面的一番话,孟子深受触动,自此“旦夕勤学不息,祖师子思,遂成天下之明儒。”后世尊其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今天的两则家训都是关于教导年幼的孩子的,这个时候是奠定他一生根基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品德、人格的塑造,都将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虽褪不去这一身凡人皮囊,可我们终将保有情怀。愿将您带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开启福慧双修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