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罪与罚
![]() |
罪与罚的问题在常人的理解中应该是针对一个人的罪进行惩罚,惩罚加身才能让犯了罪的人确实有悔改之心。东野圭吾不这样认为,或者说是日本社会不这样认为,他们将犯罪分子的家属列入了需要谨慎处理的一类群体,用一种小心而谨慎的态度面对他们,结果则是明明是无罪的家属却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异样眼光,甚至连同自己犯罪的亲属一样不被接受。恕我没有到过日本,并不知道东野圭吾笔下的这一现象与现实生活中是有着什么不同,只能简单地代入猜测之后感觉应该如此,或者在一定程度下确有此事,毕竟正常人的生活圈中并不会那么多的犯罪,面对犯罪分子无论再坚强的人也是难以没有忐忑的。
贫穷是一道多少人穷其一生之努力也无法渡过的难关,武岛刚志与武岛直贵的母亲辛苦一生也难以通过努力改变家庭现状,她的唯一愿望就是盼着两兄弟可以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老大刚志在这样一种现实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下放弃了学业,妈妈也因为过度劳累而早逝。在父母亲相继去世之后两兄弟相依为命,刚志违背了母命没能好好读书,便将考取大学的使命交托给了直贵,自己转而承担家庭的日常开销还有最重要的任务——为弟弟凑学费(作为一个没有出过国的大学生我一直不能很好理解外国的大学学费是有多贵,鉴于现在年过三旬,可能也没机会见识见识外国的大学了...)。直贵不辱重托,认真学习,尤其在工科方面成绩不错,考取大学指日可待,唯一的问题就是学费。
刚志重复着妈妈的悲剧,搬家劳累到伤到了腰却依然没有什么存款。在这样一个关头,心生邪念也是可以理解的。刚志入室盗窃发生了搞笑的一幕,在钱财到手之后复又因为印象中弟弟喜欢吃板栗而回到客厅(记忆最骗人,最喜欢吃板栗的其实是已经过世了的妈妈),下面一个镜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意,刚志是因为躺着看电视节目才会被老人发现,继而犯下杀人的罪行。我是一个毕竟关注于一些细节的人,刚志先是反身取板栗,紧接着躺着看电视,在我看来他是多么渴望过上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以在供完弟弟上大学之后好好歇息一下,只是这种心情来得太早,将刚志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个本就颠簸摇摆的家庭彻底地因此而崩溃,弟弟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念头,想要打工也一次次被拒,在好心班主任的帮助下也因为同学的酒后失言而失去了工作,最后流落到在一家废品回收的公司打工,也因此而遇到了白石由实子。我想白石由实子可能一开始就感觉到直贵和自己是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所以才会倾心于直贵,我想将之理解为白石由实子觉得自己这类人是应该被爱的,是可以被爱的,所以在她爱着直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内心底的这一想法。
直贵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一插曲而有了变化,他依然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却因为一次酒后打架而获得了考取函授大学的消息还有辅导材料。很讽刺的是过去哥哥全心全意去努力都无法解决的学费难题,却在弟弟半工半读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学业。每次读到这里很想不通,为什么一个人付出全部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化解,是过去刚志努力的不够还是要求的太高了,冠之于爱为名的故事总是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悲哀。
弟弟开始了大学生活却依然摆脱不了哥哥的阴影,哥哥的信就像是一个噩梦,总是将弟弟的美好现实打碎,即使没有哥哥的信,弟弟也会因为哥哥的罪而被迫放弃唱歌的事业。细数哥哥带给弟弟的灾难数不胜数,相反回顾哥哥给予弟弟的爱却少得可怜。这一现场好像在别的关系中也会得到体现,子女总是容易忘记了父母给予的养育之恩,却忘不掉父亲因为一次食言而少了一件玩具,责备父母没能给予更好的生活条件,其实他们已经努力了。刚志好像也是如此,带给弟弟的只有推脱不掉的噩梦,一次一次对平静生活的不断地打扰。
其实我觉得即使没有哥哥,直贵也是不可能和富家千金步入婚姻的殿堂的,一个人不能简单的将改变命运的机会全部压在另一个人身上,这种愿望下的情感架构是很难有结果的,即使有了结果也是问题不断。俩人的爱情更像是不同世界两个灵魂的一次擦肩而过,直贵也因此而变得可以接受由实子了,人总是需要一些外界刺激才能看得到身边的美丽的。
社长的那一番话让我有了醍醐灌顶之感,东野借着社长的嘴说出了外界对于犯罪家庭的看法,但是他也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想着远离麻烦,也是由此而会对犯罪家庭有了躲避的心理。愚蠢的哥哥犯的罪却惩罚在了无辜的弟弟身上,甚至影响到了直贵的家庭,压迫着弟弟、弟妹们忍受着外界流言蜚语与冷漠嘲笑,当这份苦难复又加之于自己的孩子时,弟弟提出了与哥哥断绝关系的决定。其实我觉得直贵一直没能从心理对哥哥进行谅解,毕竟没有谁更能深刻体会哥哥加之在弟弟身上的苦,这种苦是一种无声的痛,让人一次次放弃最在意的事情,最在意的感情,我想哥哥从来都不会理解弟弟的想法,他只是关在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日本也一样啊...),根本无法想象得到弟弟在社会上经历了什么,刚志在监狱里有着狱友,有着可以做的事情,有床可以休息,有食物可以吃。但是弟弟呢,他只能将自己之前工作的辛苦增加一些加在弟弟身上,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当事人的艰辛。
我情愿弟弟对哥哥是有着恨的,这种恨可以让他时刻记得曾经有一个人为了筹到自己的学费而铤而走险,走上了不归路,将自己的一生都压在了自己的幸福上。可是来自于社会的不友善让弟弟的恨一次次开始变了方向,到后来他只想忘掉这个恨,彻底从阴霾中走出来。献给哥哥的歌声还未出,泪却止不住,我想那一刻是一种释然,是一种抛弃至亲人的羞愧,是一种想要拒绝过去的不忠,是一种无可奈何。
关于罪与罚作者有着自己的思考,却好像还没有答案。任何人犯的罪会无情地惩罚着那些与他相联系的人,联系的建立与分离根本不是那么简单,所以这份惩罚才会愈加疼痛。很多种情感是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挣脱得掉的,比如亲情。很多种情感是无论多么努力都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比如爱情。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有时候小小的一个错误会演化成巨大的灾难。做好自己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那些与你有关的人负责。
刚志也许只有在收到弟弟决绝书之后才能明白自以为是的关心其实是在一次次地揭开弟弟的伤疤,很多事情真的是只有让时间来带走一切,忘记过去不是不忠,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直贵是爱刚志的,是恨着自己不争气的哥哥的,我想直贵一定在幻想着为何不能当初让我和你一起经受生活的重担,有了我的帮助我们不会那样苦了,你也不会犯下这种罪。因为爱让人不得不去忘掉一些情感,抛弃一些重要的人,毕竟爱是自私的。
生活没有如果,所以每一步要愈加小心,在困难面前多服一服软,和家人、和朋友讨论讨论,大家一起努努力也就过去了,不要强迫自己承受过多的压力,这种方式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甚至于有时候会害了自己身边的人,不能支撑就别逞强,在困难面前其实适度的放弃才是化解危机的方法,这个方法虽然少了一些英雄气,但是也少了一些让生活破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