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講
雜書 · 亂筆(六)
——红楼小讲
小讲如何比大编,
为君一助亦欣然。
红楼非梦偏云梦,
梦笔生花字字妍。
这样的好天气,却窝在书房看这书,一气呵成,从早上到现在,早餐、午餐都是敷衍了事的。只是看这书,一捏手就放不下了。
先看序,让我对周汝昌先生就敬佩不已。不居己功,言意甚切:“我盼望老师们若真的选取了此书以便于讲课,则务请随时给以评正,并说明这不过是“一家言”,可供参考阅读,庶几不致贻误于莘莘学子,不胜幸甚。”
文章分四十四讲,原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每周千字文。因为小,因为连载,所以作者的点选的都比较小,而且上下都会有所重复也有呼应。作者从版本讲起,讲《红楼梦》和《石头记》的不同;讲两大主角;讲象征手法和文章章法;讲里面的关键人物……
文章篇幅虽短,但内容物颇多。总把这个点的核心问题阐述地很清晰,同时还根据自己考证、探佚得来的信息再做补充,让我们对《红楼梦》中的细枝末节都作了一定的厘清。
最难能可贵的是,周先生以事实说话,用证据说明,一再强调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和后四十回续写的天壤之别。
一本红楼看一生啊。或许我也会这样了。
最近一直在重听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然后对照着一回一回重看书本。听与没听蒋勋老师的差别,就是以前我们会忽略了许多,现在我们阅读时会不放过每一个字。其中的心领神会或许就我们自己能感受到。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