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女王
她的一生,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女性本身),一方面是为了氏族。她在情欲方面尽可能享受,而不被束缚。但她也为了大义而活。
她不是一个牺牲品。因为她始终参与到公共事务、家族事务,狩猎中,并成为领袖。
在她死时,她对最小的儿子托付了氏族,她要他亦守护她溅血守卫之地,以及这里的人们。即使知道氏族之间亦有利益纠葛,有背后冷箭,她也要他做到“尽力而为”。他也做到了。
干脆臣服于英女王岂不较轻松。只顾自己较为轻松。但氏族,包含的就是无数生命,即使不带血缘,也有某种纽带联系到一起。
她的婚姻就是为了氏族利益而订立的。但她从未屈服于这一命运。她一直主动地参与战争,在夫家继续狩猎,并屡有斩获,逼得恶毒的婆婆假装看不到她有奸情。
离婚的时候,她的财产被掠夺一空,但她也没有沮丧,她带着她的忠诚水手们,仍可以东山再起。
她跟男人们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与虎谋皮。她的氏族在英女王的威压下,亦是与虎谋皮。
她就象豹子一样,能潜伏也能优雅出击,能勇猛战斗,亦能处理好亲情、友情、爱情。永远能从感情中汲取养分,决不轻视感情,亦不放过情欲。豁达大度。也能与人分享亲情、爱情。
她没有把所有孩子都占为己有,而是顺其自然,无声地保护他们、展望他们的未来。
若能将你的人生与大的事物融合到一起,你就有源源不绝的力量。
她父亲是她崇拜的人物。她最终也活成了那副枭雄的样子。或者说她做得更好。没有人教她应该怎么办。一切是自己摸索、试错、创建的。
她的生命没有一天是虚度的。
她永远跟氏族、情人、事业联系在一起。活得很充实。也可以说她生命中充满了挫折,即使有小胜,转眼就面对惨败。胳膊拧不过大腿。想保护弱者就要成为最强者。想作为一族之长活下来,得到这个荣誉和信任,就要付出自己全部心力和鲜血。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惨败,只因为他们没有想去挑战强权。而且他们也没有被殷殷期待过,不知道成为英雄的瞬间觉悟是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自己应该爱什么,也没有被爱你的人牢牢抓紧过,就以为爱是不存在的,是谎话,是欺骗。
英雄、氏族这些概念也一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有可能存在的。至少在她一生中,这是根本不需要怀疑的。她主动承担一切,亦得到一切,直到殒命战场。
这当然不值得羡慕了。因为我们只想过舒适生活并死在软床上,儿孙绕膝。
她的幼子从小接受英国教育,亦作为人质久居英国,所以他觉得服从女王还比较轻松,周围的氏族只会觊觎自己的地盘,对自己的人民造成伤害。
即使如此,她也没有阻止他日益英化,只是跟他作守护氏族的约定。打仗时,她从不让他上阵,宁可以年老之身苦战。她只是相信他,将未来托付给他。
英女王的私生女故事亦从侧面证明了权力的残酷。女王好险守住了自己的宝座,埋葬了秘密,过骄奢的生活,可是被埋葬的秘密又活过来了,而且发出了复仇的诅咒。
这能让人联想到二战中某个间谍。他在被审判时说,某国的炮弹击中一条船,船上有他所有家人,他因此发誓要用一生血债血偿。
《双城记》中也有许多血债血偿的故事。
狄更斯很惊慌,顾不上如何展现其中的情理,不是他在追人性,而是在被人性追着跑,就好象身后的不再是人,而是报复机器一样。
从前这金字塔有多盛大,当它崩溃时,也会很盛大。
没有人应该作为猎物被猎。也没有哪个国家应该成为殖民地。
如果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某个国家所占有,所有人都想成为那个国家的国民,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即使你想,而且得到了,这也是无法长久的。
否则罗马怎么会衰亡。
剥落佛像上的金箔后,你会看到什么?那些无法追究的罪恶,总有一天会被追究。伟大的人,总会有阴影。
现存的永远不是最好的。人的可贵在于不愿妥协于伪神。人类的未来不会只有一个答案,不是非此即彼。即使我们穷尽一生未能建立更好的国家模型,但下一代下下代,或许就有答案了。
只有睁大眼睛,努力判断,不盲从,勤于思考并附上行动,才能做良好示范。这是一个接力赛。至少要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