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适合但不心动的人你选不选
有个适合但不心动的人你选不选?
我本以为她们都会说不选。然而,四个中的两个竟然说,自己的男朋友就是合适但不心动的。
当他罗列出那些我们很合适的原因时,比如,我们两个都是不会沉溺于二人世界,有自己事业追求的人,可以互相支持而不是拖累;比如:我们都不黏腻,都可以接受异地恋,婚后互不约束,自由发展;比如,我爸妈很喜欢他,而他爸妈完全听他的;比如我以后想干做公益会还是做人类学研究都完全由我,比如,我们都反感现在的婚姻制度,觉得应付一下父母就行,我觉得完全正确、无力反驳,却本能地把手从他手从抽回来。
虽然我确实完完全全跟他想的一样,而我们从没有谈过这些问题,可算是不谋而合了。但当一个人这么客观理性地去分析、去论证我们的可能和未来的时候,我却感觉有些不适。难道我向往的还是罗曼蒂克的梦幻,认为感情不应该建立在如此理性的剖析之上?听他的分析时,我脑海里回闪过的是,《我可能不会爱你》里李大仁妹妹的那句敲醒他的话“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我‘还不错’,还是‘我喜欢’而跟我在一起,我一定会揍扁他”。
我想来想去,拒绝不是因为他喝了酒表白,也不是因为在黑暗的电影院里抓手表白(当然这俩点都很踩雷),大概是因为“不心动”。然而,“心动”确是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跟前前任友好往来了快两年,而心动确实在某个夏天的傍晚坐在地上一起吃清凉的西瓜时觉得幸福极了,而我至今都没明白这种幸福感跟他本人有多大关系;而对前任心动则更荒谬,就是因为他看我的眼神快要把我烧伤;去年对L动心,是因为他从车里出来时像一道光在昆明的夜里,把周围几个我喜欢的男性朋友们都照的黯然失色。
他现场问我,为什么不愿意。我却像做错事情的孩子,支支吾吾给不出答案。我说我不想结婚,我想谈恋爱,不想有男朋友,却担心没过多久要打脸;我说我大学以后经历了太多,也变了太多,对自己、对未来都糊里糊涂的,却知道我跟决定跟前任在一起的时候比现在糊涂多了。
他问我难道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在一次,哪怕是梦到我们在一起,在有什么想分享的时候,在难过的时候,在想找人说说话的时候?我很偶尔地想过我们在一起,但是我笑而不答。他说自己在过去一年半里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每次想说说心理话第一个想想到我,家里每次一催促第一个也想到我。但我并不是这样的。我在高新一中读书时,他每周写一封信给我,都说一些有的没的杂事,结尾一定会写想我,但是从来不说喜欢我;他大学四年每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不多不少不早不晚,比大姨妈还靠谱,也从不谈感情,以至于我以为他喜欢我是我自作多情。
如今这一大招让我猝不及防,毕竟我们在过去两年里,几乎不联系,让我不敢相信他的举动是真的出于“喜欢”。他说他这是任性最后一次(这也叫任性?),如果我不答应,他就安安分分地放弃找心灵伴侣,听安排相亲。我听着像道德绑架,但也相信他是真心的,心里闷想,学考古的人比程序猿还闷骚,准确地说,是只闷不骚——怎么能憋这么久。
随着阅历的增长、知识的增进, 我已经变得越来越靠感觉而不是脑子做判断了。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感情冲动的结果:报北大、去凉山、跟老潘、跟前任谈恋爱,理性分析已经不能说服我这个悲观厌世冷漠的心了。
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春天还没来,荷尔蒙还在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