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的税务逃亡
伯顿在56年时已经成为英国的纳税大户,最大的个人纳税人,英国财政部一直对他课以94%的最高个人所得税。从48年到56年的八年间,他一共赚了200万美元,缴税188万。
56年秋天时,他清点了自己的所有资产,一共只剩下12万美元。他不禁问,“我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亨弗莱鲍嘉总是希望他能搬去洛杉矶,这样他只需要缴50%的个税。54年时,伯顿的资产是5.5万美元,这在鲍嘉看来等于破产了,因为鲍嘉这时候已经有650万美元的资产了。
他的律师告诉他,他必须从英国搬走了。 他问,奥利弗和吉尔古德为什么不搬走? 律师回答,他在过去的两年里所赚的钱是这两人的收入总合的五倍,他们是相对贫穷者。
伯顿想了很久,最终说道,“我不像拉里,他在伦敦只拥有一套住房和一块面包,我不能将就。”
当他决定从英国搬去瑞士避税时,告诉记者说,英国的税收太高,严重影响了经济复苏。哪怕个税是50%或者60%他也会选择留下来,可惜他一直在缴94%。
他又表示,他希望更多的演员和艺术家们搬走,包括奥利弗,这样好给财政大臣一个警告。
至于他搬去瑞士,就只需要按照7%的税率纳税了。伯顿认为,英国的生活方式不值得94%的纳税数目。 希比尔非常希望搬走,因为这意味着伯顿从此就必须和他在伦敦的那些情妇从此说再见。
这个时候伯顿的情妇固定的有两个,一个是他公开的,可以说是官方情妇的布鲁姆,两人甚至在媒体面前公然拥吻。希比尔巴不得伯顿能够和她分手。
另一个希比尔就不知道了,则是他保持了两年地下情的女学生金斯兰。
这是一枚定时炸弹。在老维克剧院对面的酒吧初遇时,她长相成熟并且化了妆,欺骗伯顿说她已经17岁了。伯顿信以为真,就和她上了床,然而实际上她当时只有十四岁。所以借着迁居国外的机会和她和平分手,也是一个消除隐患的机会。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推测,甚至可能是恶意揣测,伯顿是否有这个动机不得而知。
因为这段地下情从始至终都是金斯兰一人的叙述,并且是在伯顿死后多年,她才通过回忆录说的,真实性并不是百分百的。她也是始终爱着伯顿的,并不认为伯顿是故意借机摆脱她。 当然,最大的坏处是一旦成为税务流亡者,将意味着伯顿不得不离开他最心爱的老维克,离开英国的所有剧院。
他从此以后每年只能在英国居留90天,而随便一出戏的巡演,也要超过120天,这代表着伯顿从此再也不能登上英国的戏剧舞台,这里其实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至于去好莱坞发展,则是前途叵测的。此时他已经连续拍摄了四部烂片,以后能不能再有工作机会,或者再继续拿每部电影20或25万美金的巨额片酬,就难说了。
因此菲利普极力反对,甚至写信给伯顿分析利害。他不希望伯顿为了单纯地追逐金钱,放弃他更喜欢的舞台表演和艺术追求。这一步一旦踏出,就一辈子不会再有反悔的机会了。 但伯顿也有他自己的苦处,那就是高强度的舞台表演已经在损害他的健康了,他只有30岁,却因为劳累而频繁生病。
比起敷衍了事地拍电影,每天登台演戏剧他都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
演《奥赛罗》期间,他和约翰内维尔轮流饰演奥赛罗和伊阿古,掀起了双方粉丝的空前热情和激烈鼓噪,剧评家和戏剧名宿们也盯得非常紧。
尽管伯顿的表演是精彩至极的,但这种演技大比拼让他消耗了极大的心力,以至于每次回到化妆间后就彻底瘫软在椅子上,连说句话或者动一下都做不到。
伯顿需要在不损害健康的情况下赚很多钱,来维持他那个五个人的工作团队。他在54年底回到伦敦时,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都没有任何电影可以接,只能在老维克领45英镑的周薪。而他光给手下雇员发工资,就要200英镑一周。 当然,即便在相对困难的时期,他也始终是慷慨的。
某一天他的搭档约翰内维尔开着一辆很破的奥斯汀汽车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对内维尔说,“你应该拥有一辆适合你的车。”并且问内维尔最喜欢什么车型。
内维尔说,他想要一辆敞篷的莫里斯跑车,这是最时髦的车型,非常昂贵,价值680英镑,这笔钱可以在伦敦的高尚社区购买一套不错的小房子了。
伯顿带着内维尔来到他在汉普斯特德的家,上了楼。
“走进他的卧室,他从床下拖出一只装满钞票的手提箱,就像在一部黑帮电影里。他数到680,交给我,然后说,‘我今天过得很愉快’。”伯顿以这个理由把这一大笔钱主动借给了内维尔。
内维尔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最终凑够数目,归还了这笔钱。
伯顿非常惊讶,他嘴巴上说是借,实际上是不需要他们还的。一直以来他都以这种方式主动资助他的亲友,尤其是在狄兰托马斯死后,由于严重的负疚心理,他变得更加慷慨和主动。
伯顿对内维尔说,“你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还我钱的人。”
由此可见,伯顿需要赚大量的钱主要是为了供养和资助他的亲友。他身上的担子特别重,这让他必须舍弃理想和爱好,选择金钱。
最终,伯顿在57年搬去了瑞士的塞利尼。之后的27年时间里,英国财政至少从他身上损失了高达8000万美元的税收,相当于现在的45亿人民币。
不得不说,这种重量级的税务流亡者,得不到英女王的封爵是对的。
配图为57年在瑞士塞利尼的新家,理查德伯顿与他的凯迪拉克汽车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