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忆苦思甜
几名亲戚下午又来了,虽然他们说的话,我大都已经听过十多遍了,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又开始争论起来了。
今天争论的主题是:谁小时候干的活最多。
话题不知道是被谁挑起来的,我躲在房里,只听到小姑在客厅高谈阔论,先怀念起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然后说起她小时候干的活,上山捡柴,下厨做饭不一而足,然后总结成一句话“小时候我最累,干的活最多。”
听到这些话,大伯就不高兴了。大伯是长子,上面还有个姐姐,是真正经历过苦日子的人。小姑话还没说完,他就开始反驳,把自己小时候干的活逐一列出比较。小姑捡过柴火,大伯就搬过木头;小姑干过家务,大伯就承担过一家人的口粮;小姑从大姑手里接过照顾小弟的活,大伯就协助过爷爷做生意,总之,大伯就是比小姑辛苦。
这样的争论一旦开了头,就很难停歇,而且会充分发挥,扩展话题边界。小姑败退后,大伯又开始评价起过去的林林总总,不仅是小时候,连最近几年的生活,也被拎出来评价,从自己的兄弟姐妹评论到邻里左右,恨不得把印象中的所有熟人,都比下去。
这样的争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原本以为小姑回家了,话题就结束了。但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大人们对于忆苦有谜一样的执着,每每谈起来,都得咬牙切齿,好像少年生活只留下了苦难,思不了甜。最后还是奶奶出面,平息了争论。
这样的话题不时被挑起,好在今天二伯不在,不然争论必定升级成大战,劝都劝不住。
这样的争论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即使前一刻大家还吵得不可开交不欢而散,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坐在一起聊天,然后争论新的话题,好像变成了娱乐节目,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剂,必不可少。
我无法评论这样的状态,不过从忆苦当中,还是会看到父辈们的少年生活,也许生活很艰难,但一定会有欢脱的时候,也许是一颗糖,也许是爬一棵树,和辛苦的劳作一起,构成了他们的时代。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