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行星的成长模式
前言: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时按阶段依次进行的,如果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那么可划分为八个阶段,就像我们的身体器官是按照一个预定的遗传时间表发展的一样,我们同样也遗传了一个心理时间表来发展我们的人格。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这里所说的危机并非是灾难性的事件,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也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行星成长状况相符合,他所提到的“危机”也可以看作是行星之间的相位联系。
“重要的转折点”如若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转换,必将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埋下重复性的地雷,私以为,地球人的通关游戏即是如此。好在时间很宽容,当你没有得到适当的转换之时,生命总是再次给予机会重新“答题”,也从不在这张卷子上因无法成功通关而定下分数。
也许,教育的意义就是在重新答卷的时候,能够提高相应的辨识能力和通关技能,从行星入手也许可以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埃里克森的8阶人格发展:
第一阶段:0~1.5岁(婴儿时期即月亮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信任感
婴儿脱离母体的时候,和世界的链接便是母亲,母亲是探索世界的第一座桥梁,并且只认为自己就是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有效反馈,那么信任感就容易产生,反之,婴儿则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月亮在占星中也代表着母亲、照料、情绪,而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反馈而产生的危机,则是与相位有关系。
如:月亮处女2宫,与土星产生硬相位。该命主在该发展阶段,母亲的奶水供养不足,被迫转为奶粉的攻击,在日后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与情感非常的少,母亲也是一个话较少的人,命主的情绪也非常难以表达,以致于命主的情绪也牵动着胃肠的变化(月亮)
第二阶段:2~3岁(儿童早期即火星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自主感
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爬行和走路的阶段,开始学会用肢体去感知周围的世界。该阶段的儿童有一个很可爱的特征,就比如自己要动手穿衣服鞋子,不让人喂饭,自己的行动似乎都可以独立完成,精力也好像永远都用不完。如果这个阶段,父母对其行为予以过多的关注或者是干预,对火星的发展并不好,孩子也可能会产生一种,我这么做错了的怀疑,并产生一种羞愧的感觉。在早教活动中,也通常是训练儿童的肢体能力为主。
第三阶段:4~5岁(学前期即太阳和金星的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主动感
该阶段恰巧对应了幼儿园时期,这时候儿童的活动区域开始往外延伸,不局限于家庭当中。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尤为重要,能够恰当的给予这个阶段的儿童一些认可和订正,主动感也会得到强化。若是家长和老师给予的回应不妥当,那么儿童会产生内疚感。
如:太阳金星合相落7宫,父亲的言行举止对于儿童来说有参照性,父亲就是该命主的榜样,而与月亮形成困难相位,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时期父母的关系不好,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关于谁对谁错,开始左右摇摆,母亲通常以把父亲的不是挂在嘴边。这在日后伴侣关系、合作关系中也有所显现。所谓的重要转折就是解决该议题吧,不然就应了“人生如若初见”这句话了。
第四阶段:6~11岁(学龄期即水星和土星的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勤奋感
该阶段的儿童开始上小学了,智力也开始开发,土星所代表的自律和规则也在被强调。上小学了,课堂上有纪律,学校中有校规,要如何能够控制住一颗娱乐的心十分的关键。到了高年级的阶段,土星会发展处可逆的思维,以及归纳的能力。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的数学课程是怎么上的,大概就明白了。
如:水星双鱼6宫且水星逆行,并合土星。该命主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写作文的水平不高,流水账报的多。但是,他在理科方面的思考会让人看起来乐观一点。在外界看起来,他话不多,可实际上,他却有在做认真的细节思考。大人的不当言论也很容易让他给自己贴上标签并且产生自卑的心理。
Ps:这个阶段,父母好像会很担心孩子因为看电视、玩游戏荒废学业,然后加强管控的手段。我觉得,做好自己,你娃怎么会那么爱看电视玩游戏。
我从小到大都不爱吃糖和巧克力,是因为我爸妈都不爱吃,家里的糖和巧克力很多,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糖果里面有什么色素吃了会怎么样,我自己就是不会吃。但,我爸爸妈妈很爱管我看电视,所以,我看个没完没了,他们管,我还是要看,我还要偷偷地看,我长大了也要没日没夜的看电视。
第五阶段:12~18岁(青春期即木星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
最后一个行星发展的阶段,儿童也尝试着把所有的方面统合起来。“我是谁”和“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成了该阶段的主题,青春期的叛逆,是靠着外界给予的各种反应产生的碰撞来得到主题的答案。木星代表着精神、娱乐、人生的信条,如果在前几个阶段能够较为成功的得到发展就能够在此以顺畅的能量发展处木星。18岁成年的概念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完成了所有的行星的成长。
如:木星11宫,该命主在这个阶段也许经历了很多关于人际的事情,但,也要命主做一个能够拥有集体意识的人,以及如何处理好“我”与“人”的关系。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和前几个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至此,行星的发展已经结束了,但人格八段论还没有结束,接下去还有,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晚期,这三个阶段与其说和行星相关,不如说和宫位的关系更大。行星发展结束,接下去的人生旅程也只不过是根据未发展好的行星以及“危机”(重要转折点即相位)而展开的。
结语: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说,0~18岁的一个成长过程,也是星体成熟的时间,如果某个阶段的议题没有完成,那么下一个“0~18岁”还会出现。有些人问运势,其实,把年龄减去18,得出来的数字,再去回想当年刺痛你的事,再具体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分析一下,大概就知道议题是啥,要解决的问题是啥了。
如:2018年25岁,减去18等于3岁。回想3岁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人觉得至今都很触动。如果想不起来,那就算了。
这是地球通关游戏的规则,星体代表好和坏不尽然,向内寻才是最好的,只有,把“危机”解除,星体的能量才能够得以发挥出来。仁慈的时间已经给予了足够多的机会了,慢慢来都是会好的,大人都不停的在通关了,何况小朋友了,足够多的耐心和足够多的爱,也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小朋友很糟糕,那也请向内,向内观察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语言的传递力度非常小,行为虽然有点大,但是内心真实的想法真的十分难掩盖住,假装在孩子面前不吃糖,但却藏不住对糖果的喜爱,既然是这样大大方方一起吃糖不是很好嘛?自己爱吃糖,也怨不得孩子爱吃。虽然不是绝对,但,也希望每一个大人都大大方方的接纳孩子,接纳那些“危机”,而不是去加以强制改造,你看见了,孩子也会看见,多一份面对的勇气和坚持比什么都好。
Ps:学习方法和行星在星盘中的排列顺序有关,正在拿自己做实验当中,很期待下一次能够分享学习方法与行星的排列。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时按阶段依次进行的,如果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那么可划分为八个阶段,就像我们的身体器官是按照一个预定的遗传时间表发展的一样,我们同样也遗传了一个心理时间表来发展我们的人格。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这里所说的危机并非是灾难性的事件,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也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行星成长状况相符合,他所提到的“危机”也可以看作是行星之间的相位联系。
“重要的转折点”如若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转换,必将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埋下重复性的地雷,私以为,地球人的通关游戏即是如此。好在时间很宽容,当你没有得到适当的转换之时,生命总是再次给予机会重新“答题”,也从不在这张卷子上因无法成功通关而定下分数。
也许,教育的意义就是在重新答卷的时候,能够提高相应的辨识能力和通关技能,从行星入手也许可以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埃里克森的8阶人格发展:
第一阶段:0~1.5岁(婴儿时期即月亮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信任感
婴儿脱离母体的时候,和世界的链接便是母亲,母亲是探索世界的第一座桥梁,并且只认为自己就是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有效反馈,那么信任感就容易产生,反之,婴儿则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月亮在占星中也代表着母亲、照料、情绪,而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反馈而产生的危机,则是与相位有关系。
如:月亮处女2宫,与土星产生硬相位。该命主在该发展阶段,母亲的奶水供养不足,被迫转为奶粉的攻击,在日后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与情感非常的少,母亲也是一个话较少的人,命主的情绪也非常难以表达,以致于命主的情绪也牵动着胃肠的变化(月亮)
第二阶段:2~3岁(儿童早期即火星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自主感
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爬行和走路的阶段,开始学会用肢体去感知周围的世界。该阶段的儿童有一个很可爱的特征,就比如自己要动手穿衣服鞋子,不让人喂饭,自己的行动似乎都可以独立完成,精力也好像永远都用不完。如果这个阶段,父母对其行为予以过多的关注或者是干预,对火星的发展并不好,孩子也可能会产生一种,我这么做错了的怀疑,并产生一种羞愧的感觉。在早教活动中,也通常是训练儿童的肢体能力为主。
第三阶段:4~5岁(学前期即太阳和金星的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主动感
该阶段恰巧对应了幼儿园时期,这时候儿童的活动区域开始往外延伸,不局限于家庭当中。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尤为重要,能够恰当的给予这个阶段的儿童一些认可和订正,主动感也会得到强化。若是家长和老师给予的回应不妥当,那么儿童会产生内疚感。
如:太阳金星合相落7宫,父亲的言行举止对于儿童来说有参照性,父亲就是该命主的榜样,而与月亮形成困难相位,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时期父母的关系不好,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关于谁对谁错,开始左右摇摆,母亲通常以把父亲的不是挂在嘴边。这在日后伴侣关系、合作关系中也有所显现。所谓的重要转折就是解决该议题吧,不然就应了“人生如若初见”这句话了。
第四阶段:6~11岁(学龄期即水星和土星的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勤奋感
该阶段的儿童开始上小学了,智力也开始开发,土星所代表的自律和规则也在被强调。上小学了,课堂上有纪律,学校中有校规,要如何能够控制住一颗娱乐的心十分的关键。到了高年级的阶段,土星会发展处可逆的思维,以及归纳的能力。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的数学课程是怎么上的,大概就明白了。
如:水星双鱼6宫且水星逆行,并合土星。该命主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写作文的水平不高,流水账报的多。但是,他在理科方面的思考会让人看起来乐观一点。在外界看起来,他话不多,可实际上,他却有在做认真的细节思考。大人的不当言论也很容易让他给自己贴上标签并且产生自卑的心理。
Ps:这个阶段,父母好像会很担心孩子因为看电视、玩游戏荒废学业,然后加强管控的手段。我觉得,做好自己,你娃怎么会那么爱看电视玩游戏。
我从小到大都不爱吃糖和巧克力,是因为我爸妈都不爱吃,家里的糖和巧克力很多,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糖果里面有什么色素吃了会怎么样,我自己就是不会吃。但,我爸爸妈妈很爱管我看电视,所以,我看个没完没了,他们管,我还是要看,我还要偷偷地看,我长大了也要没日没夜的看电视。
第五阶段:12~18岁(青春期即木星发展阶段)
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
最后一个行星发展的阶段,儿童也尝试着把所有的方面统合起来。“我是谁”和“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成了该阶段的主题,青春期的叛逆,是靠着外界给予的各种反应产生的碰撞来得到主题的答案。木星代表着精神、娱乐、人生的信条,如果在前几个阶段能够较为成功的得到发展就能够在此以顺畅的能量发展处木星。18岁成年的概念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完成了所有的行星的成长。
如:木星11宫,该命主在这个阶段也许经历了很多关于人际的事情,但,也要命主做一个能够拥有集体意识的人,以及如何处理好“我”与“人”的关系。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和前几个阶段有着密切的联系。至此,行星的发展已经结束了,但人格八段论还没有结束,接下去还有,成人早期、成人中期、成人晚期,这三个阶段与其说和行星相关,不如说和宫位的关系更大。行星发展结束,接下去的人生旅程也只不过是根据未发展好的行星以及“危机”(重要转折点即相位)而展开的。
结语: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说,0~18岁的一个成长过程,也是星体成熟的时间,如果某个阶段的议题没有完成,那么下一个“0~18岁”还会出现。有些人问运势,其实,把年龄减去18,得出来的数字,再去回想当年刺痛你的事,再具体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分析一下,大概就知道议题是啥,要解决的问题是啥了。
如:2018年25岁,减去18等于3岁。回想3岁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人觉得至今都很触动。如果想不起来,那就算了。
这是地球通关游戏的规则,星体代表好和坏不尽然,向内寻才是最好的,只有,把“危机”解除,星体的能量才能够得以发挥出来。仁慈的时间已经给予了足够多的机会了,慢慢来都是会好的,大人都不停的在通关了,何况小朋友了,足够多的耐心和足够多的爱,也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小朋友很糟糕,那也请向内,向内观察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语言的传递力度非常小,行为虽然有点大,但是内心真实的想法真的十分难掩盖住,假装在孩子面前不吃糖,但却藏不住对糖果的喜爱,既然是这样大大方方一起吃糖不是很好嘛?自己爱吃糖,也怨不得孩子爱吃。虽然不是绝对,但,也希望每一个大人都大大方方的接纳孩子,接纳那些“危机”,而不是去加以强制改造,你看见了,孩子也会看见,多一份面对的勇气和坚持比什么都好。
Ps:学习方法和行星在星盘中的排列顺序有关,正在拿自己做实验当中,很期待下一次能够分享学习方法与行星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