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很喜欢为阿里找各种假象敌,为什么说这样做很有必要?
![]() |
科学创业派 |
文化不易被感知,但在面对困境和难关时,却最能发挥作用。如果你的团队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创,如何在短短三个月内让他们重振旗鼓,更胜过往?
01 临危受命
2010年3月份,阿里巴巴深圳大区龙岗区域22名员工帮助客户集体造假港澳通行证,以骗得第三方认证公司审核通过,事经查实,22名员工被集体开除。剩下还有60名员工,7个主管。当时龙岗区域人心惶惶,欧德张同学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三个月的时间让龙岗脱胎换骨!
有可能吗?要怎么做?
一是唤醒赢的本能,用思想的团建。弗洛伊德说人与生俱来有两个本能,一是性,为了繁衍生育,二是攻击,为了抵御野兽,赢就是在攻击维度里面。所以我们不是植入,是唤醒。
二是创造赢的状态,用生活团建。
三是实现赢的目标,用目标团建。
02 假象敌
同时,要为团队构建一个假想敌。因为CEO、高管之间,很多时候是数字层面的分解和沟通。但对整个组织而言,数字对普通员工是没有太多感觉的。完成一千万和完成一个亿对他而言没什么区别。
所以要学会把数字目标视觉化,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比如龙岗大区可以把阿里宝安大区、广州大区作为竞争对手。
马云就是一个为企业创建假象敌的高手,易趣易贝、四大银行、沃尔玛、顺丰都曾是或正是阿里的假象敌。
![]() |
顺丰 |
我很遗憾大众点评没有假象敌,明眼人都知道在整个团购市场上它的对手就是美团,但他们说自己没有敌人,因为心中无敌才能无敌于天下。听上去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就提醒大众点评:美团就是你们的敌人啊,但他们说看不起美团。我很喜欢大众点评的工程师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但它们就是怎么都干不掉美团。
我再去美团做培训的时候,我问他们竞争对手是谁,他们说竞争对手是市场上所有的团购公司,要让它们在这个领域里寸草不生!哪个决心更强?
很多成功人士是先做了很多加法再做减法,你听成功人士的一句话是成就不了公司整个运营体系的。所以之前有人告诉我,有人跟他说文化就是大家一起玩,这句话对不对?对,但是不能帮你构建公司的整个文化体系。
他是经历了很多加法之后浓缩成一句话,这是他的道,但“道”是做了加法之后的减法。马云也说心中无敌才能无敌于天下,但阿里没敌人吗?当然不是!它就是在不断打掉假象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假象敌的设置真得很有必要。
有一个对标对象,招人都好找很多。阿里最早把环球资源当成假象敌的时候,打造阿里7000人铁军的人就是从环球资源台湾团队挖过来的。我自己做广东大政委的时候,就执行了一个“釜底抽薪”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为了挖环球资源最精英的管理层进来,让它们无人可用。
我们最终挖了十二个人,给他们的期权是远高过正常水平的。这个计划对环球资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它整个团队就涣散了。
所以马云还说过竞争对手不是拿来干掉是拿来学习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言下之意是先学习再干掉。
03 用故事表达
唤醒赢的本能有什么办法?第一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如何不讲价值观而传递价值观?如何不讲诗和远方,而传达使命感?
当时我临危受命,我很清楚在这个团队面前,如果开场三分钟没有碰到他们的心,往后就比较难往下沟通了。他们会有一些敌意,不是针对我,而是因为他们刚刚受到了巨大重创,我这个时候过去有点儿“钦差大臣”的感觉。所以我第一天报道的时候,行政、HR还有大家都待我比较冷漠。所以第二天我召开了一次大周会,做思想团建。
我思考对这个团队来说,他们这一刻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我正好能给到,就很好。而如果不了解对方,所有的给予都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哪怕你自认为给出了最好的。
我首先把这个区域的口号打出来——我爱龙岗,追求梦想。然后问他们爱不爱龙岗,没有人理我,我就再大声点,问他们爱不爱龙岗,还是不理我,再问,还是不理我……我就一直问一直问一直问,直到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群人开始回应我,从坐着到站着到挥舞着拳头。我大概问了一百多声,等问到一半的时候,有些女孩子开始哭。他们的情绪在那刻最需要的是宣泄和释放,不是信心不是安慰。
最后我们都是哑着嗓子在喊,天花板都在共震,你可以想象到这种场景的强大力量!
![]() |
阿里巴巴 |
我撬动了他们的心门,然后就可以往里面填东西了。
第二件事情,我并没有纠结那22个人的离开。我只是讲了一个故事来诠释——有一对老头老太太,攒了些积蓄,买了栋漂亮的房子,远处就是大海,有花园有大树。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很多小孩子跑过来玩,弄死了很多花,还特别吵闹。
老爷爷想了想,跟小孩子们说,我很欢迎你们来我们家玩,我再给你们一些钱,买东西一边吃一边玩了不好?小孩们当然无比开心。第二天,他们又去问能拿多少钱,这次老爷爷说只能给50块,小孩子们有些失望,但还是拿了钱去买东西再玩。第三天,他们又跑去问有多少钱,老爷爷说不好意思,我拿不出钱了,你们能再来陪我们玩吗?小孩子们说,切,不给钱我们不会过来玩的了。
小孩子的灵魂和天性就是玩耍,但是一不小心也会被数字和物质买了灵魂。
这个故事好像什么都没说,好像又什么都说了。
接下来带领他们看远方。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是格局。每小时计算收益的人是钟点工,每天计算的是卖菜的,每月计算的是打工一族。十年来计算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做教育做培训就是要用一百年来计算。思想家、教育家可能是以千年来计算的比如孔子。所以你们十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天使,但拥有天堂;我不是海豚,但翱翔海洋;我没有翅膀,但俯视阳光;我没有三叶草,但手捧希望”。我就问他们龙岗的希望在哪里?回答在自己手里。这下我就放心了。
然后就是要提出远方的标准是什么,定好之后就不会偏差太远。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隐喻——我曾经去一家韩国料理店吃料理,吃完之后给了我一张意见表,因为味道的确不错,我想也没想就全部选了很好。要走出门时服务员追过来说请留步,因为你没有给我们最高标准,肯定是还有哪里没做好,请给我们提一些意见吧。我接过表一看,原来很好后面还有一个选项——感动。我当下就被感动了。
语言可以千变万化,但目的都是为了带领他们看诗和远方,激励他们的善意和感恩。这就是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和价值。
最后我截取了一部电影《艋舺》的台词:“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偏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问他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我说:这句话就是胡扯!你不是风就是草,这全看自己的选择,你们想和我一起做风还是草,做领导者去影响别人,还是跟随别人?
答案前所未有的一致!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讲对方愿意听的语言,不要总是高举价值观的大旗。
注:此文来自于高维学堂旗下“科学创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