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慢调农庄
自懂事以来,长辈就会说什么什么节气了,该干什么了,闭上眼睛静静地想当时的场景,虽然物质贫乏,可是祖辈们很隆重很有仪式感的认真准备,父辈们恭顺的听从并学习配合,孙辈们则欢喜地接受新事物并等待时令好吃的和应景的好玩的,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而发达的现代生活正在减省祖辈的传承,是有些伤感。
诞下女儿童童后,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陪伴、培养和引导她走进自然,接收优良的传统中国文化,每天都很多的“为什么?”和“妈妈给我讲讲好不?”很小时就教她背诵节气歌,但是她熟背却不懂,直到8岁语文课预习时,才真正讲解了对应的24节气。童放学归来兴奋地说:全班只有她知道,老师表扬了负责任的妈妈和记忆力好的她。点滴做起,传承文化,就是民族亮点。
2018年2月4日,感谢夏夏的邀请,我们一家三口来农庄过这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于童是第一次正式过立春的,一整天都兴奋不已,忙碌不已,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奇,对人友好,对事积极行动,被夏夏阿姨点名“小助手”。上图小小饲养员的照片也是夏夏阿姨百忙中拍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所见所闻,装进小脑袋,有大用途哦!
和伙伴一起喂兔兔,一边喂一边讲故事,说笑话,带喜感且笑点低的童,碰上幽默小旋风,笑声不断,传遍整个饲养林带。要不是草料没了,兔子今天一定被撑死。自然乐园才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可以毫无保留的发挥想象力。
今天有缘遇见煮茶高手,随喜喝茶,但是个茶盲,上好的普洱经过茶师的烹煮满室生香,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虽杯具简陋,但茶汤上品,端杯在手,茗烟入鼻,茶汤入喉吻润,一解春寒料峭。感恩遇见,感恩夏夏的邀请。
野炊一直是人们放松的环节,更是孩子们的最爱,乐此不疲的奔走找柴,吹火,翻转红薯和土豆,急不可耐的等待开吃,虽然成品不多,分时却很开心,吃时更珍惜,体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书本和言教教不来的,只有自己去参与、去体验。掰开来土豆是沙沙的肉,红薯是糯糯的肉,新出炉的烫,只能用牙齿叼一点,吧咂吧咂,接着第二口,第三口……当然我们的孩子也没有忘了长辈,分送到跟前,一起品尝,爱就要分享哦!
中午的火锅是农庄的田庄主免费提供,先道一声“谢谢!”。到场人员积极参与后厨准备工作和饭后善后工作,全体共生同乐,无地位,无标签,甩开烦冗,做最自然的真我。尤其田庄主和一位女士一直操心照顾每个人。椒盐春饼是亮点,咬春饼是仪式,臊子面是风俗,如此过立春,不负好时光。
第一次见人玩香,雅致专注,安静无忧,我也附庸风雅一下,很是喜欢,感恩遇见。
以上图片来自晓晓随拍,自认为不论走到那里,带着美的眼睛去发现自然之美,带着爱去感受自然之爱,足矣!
隆重介绍重要活动是陈老师讲疗愈,富有经验的陈老师给大家传道自然和认知,动物和人,人得自愈能力,传授“妖怪鼓掌法”,大家学的兴致勃勃,虽然大多数人不得要领,但还是不断尝试,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多加练习,受益匪浅用在这里最合适哦!
农庄总结:此间乐,不思归。独乐乐不如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