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顿在50年代被20世纪福克斯变相雪藏的原因
原来伯顿在50年代中期和后期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变相雪藏的起因,是一起惊心动魄的合同纠纷。
52年初,福克斯的老总扎努克用15万美元三部戏的价格从亚历山大柯达公司租借了伯顿。最终伯顿拿到了30万美元。
53年初,《断肠花》,《沙漠之鼠》和《圣袍千秋》全部拍完,扎努克看过这三部电影,认为伯顿潜力巨大,将会成为好莱坞未来最重要的人物。他决定从柯达那里把伯顿买过来。
柯达并不觉得伯顿的这三部电影有多好,因为柯达见识过伯顿在舞台上的光芒万丈。而且他听说伯顿想要回老维克剧院演一年的《哈姆雷特》,这意味着柯达需要继续支付伯顿周薪,伯顿在这一年里不会再为柯达拍任何一部电影,等于吃闲饭的。
所以扎努克用区区税后20万美元的价钱就把伯顿在柯达那里的合同买了下来。
接下来,他准备和伯顿签一份长达10年的合同,10年10部戏,总价100万。当然,哪怕伯顿最后一部戏没拍,也照样可以拿到100万。但他必须听福克斯的一切安排,并且搬来洛杉矶定居。
这对一个来自贫困的威尔士的男孩来说真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对于好莱坞顶级咖来说这只是一笔小钱。
扎努克想利用伯顿的年少天真,还没有被那些好莱坞大佬教坏的机会,用廉价劳动力的价钱买下一位好莱坞未来领军人物的最宝贵十年。
他叫来伯顿在美国的经纪人费尔德曼,和他一起诱骗伯顿签这个卖身契。 他们并不知道,伯顿绝不是一个威尔士乡巴佬。
当时英国对演员的课税高达94%,伯顿拍摄的这三部电影所赚的30万最终只到手1.2万。
他在老维克剧院虽然赚得很少,但因为没有超过每年5万美元这个纳税红线,不用缴纳94%的所得税,所以他的最终收入并不会比他在好莱坞的税后收入少很多。
更何况,伯顿也收到了自己凭借《断肠花》得到奥斯卡提名的消息,他认为自己的未来绝不止这个价格。
当他态度冷漠地拒绝了这份合同时,扎努克震惊了,他不敢相信伯顿的胆子居然这么大。他是好莱坞最有权利的人物,他看中的人没有一个胆敢在他面前说一个“不”字。
伯顿拒绝他的理由是他更希望回伦敦演戏剧,“你一旦感受到了舞台的力量,就不想再做别的事情了。”
伯顿离开他的办公室后,面对扎努克的怒火,伯顿的经纪人费尔德曼再三向他保证,合同继续保留,他会搞定伯顿的。
为了得到5万美元的佣金,费尔德曼瞒着伯顿,和扎努克达成了一个所谓的口头协定,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条消息。
伯顿看到时,因为新闻内容的语焉不详,还以为是指福克斯从柯达那里买下他的合同的那件事,就没有理会。
扎努克见伯顿没什么回应,就当他是默认了。 在得知伯顿即将返回伦敦演《哈姆雷特》时,扎努克勃然大怒,威胁要起诉他,并送来了律师信。
伯顿被他的无耻震惊了,他大怒道,“我没有在合同上签字。比起拍电影我更喜欢演戏,我在伦敦做得很好。至于起诉我,这样的律师信还有30封正在邮递途中呢。”
他孤身一人去了福克斯公司的会议室。扎努克叫他带上自己的律师,但他没有律师,孤立无援的伯顿就这步入了这场决定他未来命运的一场庭审。
长桌的一面是伯顿一人,另一面是扎努克以及福克斯的所有高层以及他们的律师,完全形成一种围剿之势。
扎努克声称伯顿同意了这个合同并和他握了手,费尔德曼替他作伪证,一名律师则对伯顿大喊,“就在这里,你和扎努克先生就这项协议握了手!”
伯顿说出了震动全好莱坞的那句话,“如果扎努克先生真和你这样叙述的,那么毫无疑问,他就是个该死的骗子!(fucking liar)”
当伯顿离开会议室时,扎努克在伯顿背后大吼着威胁,“你要知道,我可以阻止你在好莱坞的一切工作,让你寸步难行!只要我愿意,我会叫你一部电影都拍不成!”
伯顿说,“我知道。但我可以回剧院,我已经收到了伦敦的报价,你不能阻止。” 伯顿当面骂扎努克一事火速在好莱坞传开了,他也成了最桀骜不驯的人,这引起了一名律师的注意,她决定帮助伯顿调解此事,因为伯顿已经被福克斯买下,不签是不行的。合同调整为7年7部戏,150万美元。
扎努克还是报复了伯顿,不给他任何宣传和好资源,让他在好莱坞一连沉沦了7年。 等到60年伯顿通过在百老汇演《卡米洛特》成功自救时,一切都无可逆转了,七年之久的折磨,让他成为一个抑郁症病人,至死也未能痊愈。
53年时的一名好莱坞专栏作家写,“伯顿对公众很不耐烦,也没有一个好莱坞明星精心策划的形象设定,他是一个左翼政治家。他总是穿着绿色的呢子大衣或者绿色的灯芯绒外套,像一头威尔士的斯芬克斯(亚述神话里长着翅膀头戴王冠的公牛),闯入了好莱坞。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开胃菜,喝酒,然后朗诵和歌唱,用威尔士的方式引诱着每一个人。只要稍一粗心,就会成为他的猎物。”
他不知道,一个在好莱坞无依无靠,走一路打一路的威尔士青年,如果不是靠着他的粗糙和强硬,只怕早已被这个吃人的世界吞得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图为结束这场纠纷后离开洛杉矶时的伯顿,他即将在伦敦出演《哈姆雷特》。 他在这张被抓拍的照片里面色沉郁,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接下来在老维克的舞台上他将会怎样地大放异彩,奉献出多么伟大的表演。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