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都有一个孩子的灵魂
无意间在书店里看到《梵高手稿》,心里就惦记上了,很喜欢这种体裁的书,别人写的传记,再客观,也是旁观者的感受,除非有口述,但口述也往往是事后的追忆,记忆总会有点误差,如果为了某些目的又对事实或者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一些美化,那就更失真了。而手稿,是当时当下最真切的想法、感受和抱怨,足以展示一个真实的人物。
我对梵高的粗浅了解,来源于他的几幅极负盛名的画作,比如《向日葵》和《星空》,与其说了解,其实也就止步于“知道”,知道他割了自己一只耳朵,知道他是自杀,知道他死后比生前有名,无知如我!
这本书阅读起来很容易,因为都是梵高与他人的书信往来,语言简单,中间又穿插大量的画作,看起来是一本大部头,其实2天就可以读完。我如痴如醉的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他只是个孩子啊。孩子往往是最善良、最单纯的,梵高就是这样,他对于绘画的热爱,就像孩子对他心爱的玩具那样,简单又热烈。至于他画画的目的,一方面是热爱,如果非要功利一些,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让大家开心。
他又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我一直有个误区,总觉得艺术家,非有一些天赋不能成为大家,而其实,梵高并不见得是一个天赋过人的天才,也不是一个下笔有如天助的奇才,从最初的画作可以看出一些笨拙的样子,他的模特也大多是一些看起来傻里傻气的人,有着矮矮的额头,厚厚的嘴唇,粗糙的轮廓,但是,梵高喜欢他们。也许是因为他可以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亲切。在梵高的信件中,频频看到他对于自己绘画的不满,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些计划,比如一个月内要完成30幅画作,他甚至去参考兽医的书籍,就是为了掌握动物的身体结构。
当然,从他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世界敏锐的感知,如果说天赋,这也许是他异于常人之处。常常看到他描写自己绘画的环境及对象,他对于色彩和光线的捕捉,让人看到了梵高眼中的世界。
准备摘录一些书里的内容,今天先说到这……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65.4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88篇内容 · 28.6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41篇内容 · 25.5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55篇内容 · 889.8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46篇内容 · 42.0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37.4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5篇内容 · 229.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9篇内容 · 149.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