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胶片暗房新手上车全攻略
很多朋友个我发豆邮问我有关黑白暗房的一些事情,再此我写一篇日志,简要描述黑白胶片暗房的设备,使用,耗材还有选购指南以及实战应用,供新人参考,同时也感谢在我刚起步的时候,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上车请打卡,滴滴滴!开车了~~
关于黑白胶片摄影后期,基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底片冲洗,第二部分是照片输出。底片冲洗就是把底片冲出来,也就是常说的冲胶卷,黑白胶片一般是负片(也有一部分翻转底,或者负片正冲的,再此处跳过),冲出来一个黑白颠倒的负相。照片输出就是用传统的工艺,在没有电脑、扫描仪、微喷、打印机的电子化输出工具下,用最传统的光学设备和感光材料,把负相正过来,在纸上呈现出来。照片输出这个环节就有很多了,因为摄影术发明了也近200年了,再次主要简要介绍一下黑白负片的暗房银盐放大,也是20世纪最流行的传统制作方式(银盐放大在20世纪的地位,可以和黑胶唱片在音乐传媒的地位相提并论,都是横跨和主导了将近60-70年),其他的还包括蓝晒、梵戴克、铁银印相、铂金印相等等吧,我也不会,就不介绍了,O(∩_∩)O哈哈~下面正式开始~let撇s go!
说明:由于是设备,使用,耗材还有选购指南以及实战应用大合集,所以文章比较长,没兴趣的同学请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红x。
PART ONE:底片冲洗
*******设备安利********
当你拍完一卷胶卷,或者是一张散叶片,需要一些设备完成冲洗:1、暗袋 2、显影罐或者显影盘 3、药水 以及一些不是必须,但是有的话,会让你很顺手的小配件。下面开始依次讲一下:
把胶卷装进显影罐,在这之前要引进一个小配件——135胶卷取片器。很多拍过的135胶卷,片头都是卷回到暗盒里了,需要把片头从暗盒里抽出来。当然你可以在暗袋里暴力开启暗盒。
取片器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抽的,还有一种是直接翘起来开盖的。还是比较推荐用抽的,开盖这个,感觉有点没什么用,老虎钳子基本可以代替暴力完成。
个人经验分享:这个东西方正,不是必须,有的话用的顺手很多。
推荐购买指数❤❤
1、下面进入第一个关键设备——暗袋
当然,如果有暗房的话呢,可以不用这个了,关灯直接装就好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还是备用一个暗袋好,因为很多朋友会来我暗房聊天,如果想冲卷的话,关灯有点不合适,有一个暗袋比较方便。
暗袋基本分三种——布袋式,帐篷式,随机万能式
一般135/120玩家推荐用布袋式,大画幅玩家推荐帐篷式,懒得买暗袋的话,可以随机万能式——被窝、把腰带扎住的裤子等等
个人经验分享:一般拍摄4x5以下的,以135/120为主的玩家,推荐大号的布袋式暗袋,我也是用的这种,几十块钱的国产袋子,挺好;装45的话呢,一次装个3-4个片夹没问题,还算宽裕,可能我比较瘦。一般装散叶片我都是拉灯直接装了。
大号布袋式暗袋 推荐购买指数❤❤❤❤❤
2、显影罐
这个是最重头的一个设备或者说工具,基本是分为两大类——不锈钢罐子和塑料罐子
先来说说各自的优缺点,由于材质问题,两个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相互的。不锈钢的导热快,散热也快;工程塑料的罐子导热慢,气密性好,散热慢,保温好。举一个例子——比如在冬天,室内问题为10度,但是需要20度显影,把20度的药业倒进不锈钢罐子,如果没有外周水浴加热,很快温度就下来了。塑料罐子相对好很多了。但是不锈钢罐子有个问题,就是不能上机器,必须手摇,除非DIY一个配套设备,市面上没有卖现成的不锈钢罐子的滚机,。
个人经验分享:NO.1不锈钢罐子导热快,而且十分均匀,所以适合全浸润式的手摇水浴加热显影(如果室温高或者底的话)。NO.2工程塑料罐子方便上机半浸入式滚动冲洗。NO.3大画幅的和超大画幅底片,适合塑料罐子和绿灯盘显或者全盲盘显。
至于塑料显影罐,目前市面上多见的,就是三个牌子的——AP,百得信还有嘉宝
AP的最便宜,百得信的和嘉宝的相对贵一些,嘉宝的罐子比较全,1系列,2系列都可以。只玩135/120的话,比较推荐百得信和嘉宝1系列罐子,如果上机器的话呢,就是选嘉宝1系列或者2系列,2系列可以冲洗45了,也可以兼容120/135。而且嘉宝的质量很棒,上机半侵入滚冲,十分节省药水,基本是百得信的1/3--1/2的药液。一次冲洗两卷的话,百得信那个罐子,如果药液倒少了,很
容易显影不均。所以总结起来,买嘉宝的。
楼主推荐——嘉宝1520显影罐,带双片芯
推荐购买指数❤❤❤❤❤
3、各种药水
一提药水,这学问就深了——自己配的还是买官方的?买分装的还是买整瓶的?买粉末的还是买浓缩的?买国产的还是买进口的?买柯达的还是买伊尔福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显影液的选择——在此直接进入本人经验分享环节,因为本人就会一种药,也是最普通的柯达D-76(偶尔我也用X-TOL,咳咳,玩了这么长时间胶片了,没有用过第三种了)。D-76这个药方很早就有了,我记得看资料说是得有100多年了,但是首先被柯达注册了专利,编号D-76号。这个是个几乎万能的显影液,而且特性无论是影调还是颗粒比较中性,而且宽容度和容错率都相当的高,而且而且而且——新人们最关心的价格——也是相当便宜和实惠。因为这个配方很成熟,所以自己配置也很方便,这样价格就更便宜了。至于其他的药嘛,各有各的好反正,我也不懂,略过了。
捎带脚提一下停显液和定影液——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这俩个,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胶卷每次都买相对好一些的,比如伊尔福delta啦,柯达TX啦,最好停一下,不要拿水代替,急停显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停显液可以保护定影,让定影液的效力维持更久一些。定影液的选择就是柯达F-5和伊尔福的快速,F-5呢比较大众了,但是如果用delta,富士neopan这种卷,F-5定不住,很难定透,如果定时间长了,虽然胶卷是透了,但是会减薄,所以用这些卷,还是用伊尔福那个快速或者柯达快速,F-5定HP5啦,FP4啦,这种传统卤的比较好。
楼主推荐——柯达D76显影剂 伊尔福急停显 伊尔福快速定影液
推荐购买指数❤❤❤❤❤
实战演练
器材和设备基本都安利完了,下面进入冲卷的实际操作环节介绍:
基本情况描述:冲洗的是我前几天拍摄的一卷120的富士neopan Acros100胶卷。拍摄时间是大中午,今年冬天天津雪下的那么深,爱的那么认真。。。。决定出去拍拍冻冰的海河,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那大西北风。。。你懂得。拍摄用的相机是禄来3.5T,天塞镜头,带2号中黄镜,在海河边上测光表测环境光,显示16EV,于是乎——晴天16阴天8就直接搞起了。全部固定光圈F11,速度60,然后稀里糊涂拍了一梭子,回到暗房进行冲洗。。。。(注明一下:测曝光——测光和曝光是两回事,比如口诀晴天16阴天8,也就是说F16,速度125是测光的意思,配合一档2号中黄镜,拍摄过爆一档,确保暗部,所以定下的曝光数值是F11,速度60)
进入暗房的第一件事情是——打开我的电暖气20分钟,室内温度14度,湿度45,可以干活了——终于可以把手套帽子都脱了。然后披上我的工作服——从单位退下来的白大衣==。。。基本上和早点摊炸果子的那种颜色差不多了,额。。。
STEP 1
先把显影液,停显液,还有定影液泡在恒温加热锅里,设定温度是20度。有的时候我用这个加热锅,有的时候用养鱼的加热棒。比较推荐养鱼的加热棒热药水,那个速度快,而且恒温时间长,比较准确。恒温水浴锅的话,时间比较慢,但是有点就是可以一起把显影罐放进去。
STEP 2
把药温好,这段时间可以把拍好的胶卷在暗袋里缠到偏芯上,然后装进显影罐。我用的就是推荐的嘉宝1520罐,采取全侵入式手摇显影方式。
STEP 3
开始水浴——其实有些人也不水浴直接显影。主要是冬天室温比较低,罐子里面低于20度,用热好20度的水倒进显影罐,摇晃1分钟,然后放在恒温水浴锅里3分钟,这样罐子里的温度就比较稳定了。然后倒出水。
STEP 4
这个就比较讲究啦,用的药水是D-76,浓度1:1,根据经验,acors100这个卷,我是20度,显影9分钟。第一分钟上下颠倒持续,每秒钟变换一次,从2分钟开始,没分钟颠倒10秒,最后一分钟持续颠倒。到时间后迅速倒掉,倒入急停显,颠倒10秒,静滞30秒。然后倒入定影液。
STEP 5
大量水洗,水洗这个东西是越充分越好,我一般是水洗15分钟,把那个水管子直接插管子里冲,然后闭目养神那种。
STEP 6
水洗过后,用蒸馏水泡一下,大概1-2分钟即可。然后倒入柯达去水渍液,泡一泡。这个很有效的。但是记住一定要用蒸馏水配液,第二就是水洗之后的胶卷,一定要拿蒸馏水过一遍,才有效。
STEP 7
捞出来之后,在屋子里一个比较干净,闲人免进的幽静的位置挂起来晾干。
STEP 8
晾干后,剪开,装在底片袋里,记录好冲洗数据,然后上观片器管片。我的观片器比较豪,是单位放射科看X线,CT片子那种,超大的。去过医院的应该都见过。不要提810底片太大,看不了,我这个,20x24底片都照看不误,还富裕。
这次用的是柯达F-5定acros,所以需要定比较久才可以透,一般我选择10分钟开始。到了十分钟时候拿出来看一下透明了,就停止。这次中途出了点小意外,所以定影了20分钟。F-5如果定久了这种新乳剂的胶卷,比如delta,就会减薄片基,这次片子略薄。
定影一定要定到片基透明,delta和neopan还有柯达tri-x,用F5很难定透,时间过了,透过了还会减薄,所以最好用伊尔福那个快速。浓度够,药力好,定5-7分钟肯定透透的。
第一部分,黑白胶片冲洗,基本就结束了。然后就可以选择喜欢的照片进行银盐放大咯~~
*************************************************分 隔 线*****************************************
PART TWO 银盐放大
*********设备安利************
玩后面这个输出部分,尤其是暗房光学放大,就比较吃设备了,不像第一步买个罐子就能搞定了。还是一步一步说:
首先,首先,首先,也是重中之重——得有个屋子!!!!!!
或者大,或者小,但是必须得有一个小屋,这个是首要前提!!!!没有这个根本没法搞
然后开始根据自己环境,逐级加一下的条件:
必要条件:
要黑!!!!万无一失的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全黑!!!!
如何监测全黑——把灯都关掉,该堵住的地方都OK,然后在里面待着10分钟,然后闭眼带5分钟,当你再次睁眼的时候,和闭眼时候一样。。。。就对了。。。额。。。没有一丝光,你们懂得。。
这个是必要条件!!!!!
剩下的,额,都是充要条件:
第一:有水,上下水,没有的话不是不可以,就是麻烦一点
第二:有窗户,可以通通风,夏天呢,不是很闷,药味可以开窗户散出去,或者安装一个排风扇
第三:尽量宽敞一些,方便操作,然后屋子里的墙插尽量多一些
这三个都是充要的,有最好,没有也不是不能玩的。第一个全黑是必须的。。额。。这好像是废话。不好意思,有些业余。额。。。尴尬了。
所以在安利器材之前,先要安利一个房间,综上所述,家里玩最合适的位置是——厕所!!!!!
环境推荐——厕所!!!推荐指数❤❤❤❤❤
这里讲一些建议给有意自己建立一个相对正式和长期暗房的朋友:
####你的放大机能做多大片?能放多大?——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其实,问的基本都没自己建立过暗房。因为放多大片,不取决于你的放大机,当然也有关系啦,但是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你的配套设施——多大的水池?可以放下多大尺寸的显影盘,对吧,起码要放下4个盘子,能放下最大盘子的尺寸,就是你制作最大尺幅了。所以水池一定要尽量大一点。######(没有能力搞水池的,就可以略过这段了)
好了,书归正传,正式安利器材。。。
传统黑白光放的核心设备有3个,这5个是基本上必备的(档次可高可底,但是必须有)——放大机,安全灯,显影盘,有药水和相纸,一个一个说,先从最简单的药水开始
NO.1:药水
药水通常用D-72做显影剂,停显和定影,和胶卷的一样,定影液的比例和胶卷的稍有差别,相对浓度稀释一些。D72的话呢,可以自己配,也可以买现成的,总之很便宜。也可以用伊尔福啊,adox啊,foma啊,都可以。D72相对比较经典,和D76的地位差不多——嘿,蛋炒饭,最简单最困难!你懂得。
楼主推荐——柯达D72显影剂
推荐购买指数❤❤❤❤❤
NO.2:相纸
相纸按照材料分类可以分两种——涂塑相纸和纸基相纸。涂塑的英文是RC,那个买的时候纸盒上都标记,注意看好。这种纸的特点就是:1、方便,平整,干了就很平整,很板 2、显定影速度快 3、价格便宜。对应的纸基相纸,也就是FB相纸,以上图塑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咦????那为啥还要有纸基纸???纸基纸的优点就是——1、黑色的下潜比图塑的好 ,亮部的高光比较柔和,灰阶比较丰富 ,因为没有那层塑了嘛 2、保存时间长(理论上)3、手感比较好 4、逼格比较高 5、什么博物馆和高级别展览只接受FB纸这种狗屁话就不提了。。。跟咱没啥关系。。额。。。6、价格贵一些
****但是也不是说图塑就不好,其实涂塑纸也很好的****
按照反差分级可以分两种——定号纸和可变反差纸。相纸是有反差的,一般分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当然也有半号啦。就数字越小,反差也低。比如底片的反差高了,就要用相对低号数的相纸放大,底片反差低了,就选高号数纸。所以一般底片冲的好的话,是可以用2号相纸或者2号半相纸完美放大的,所以2号半或者2号,又叫做标准反差。所以用这种相纸,就需要同时买很多盒,从1号到5号,买5盒。很不划算。。。。所以到了60年代,出现了可变号数的反差相纸,就是应用5-6种滤色片,让一张相纸可以呈现不同级别的反差。所以推荐购买可变反差相纸。
国产和进口,过期和非过期——额,看来我是很蛋疼。。。当然选进口非过期了,因为国产的大多都是定号+过期。额。
个人经验分享:放大相纸推荐——新手上路建议3款相纸,依次升级使用
*****乐凯2号或者3号定号放大相纸:优点是价格便宜,适合新司机上路,毕竟操作不熟练,不小心走了光,卧槽,你懂得,全部报废。
推荐购买指数❤❤❤
******英国凯瑞可变反差图塑相纸(VCRC):这个相纸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变化反差,而且价格便宜,当你已经用完一些乐凯相纸,换上一张这个,放出来片子,然后惊呼——卧槽?!原来这特码才叫黑白暗房。仔细观察一些这个纸的包装盒,产地那一栏——额,跟伊尔福的厂子挨着好近,你们懂得。
推荐购买指数❤❤❤❤❤
*******英国伊尔福暖调可变反差纸基相纸(VCMTFB):基本上是很顶级的相纸了。没话说,直接5星好评。。额。。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出色的相纸,尽量在操作熟悉之后,选择非过期的进口可变反差相纸。
NO.3 安全灯
这个很讲究咯,自己说能说三篇,化繁为简——预算多,买钠灯,预算少,直接AP小橘灯。什么可变用啥颜色啦,定号用啥颜色啦,什么暗房环境光用啥灯啦,显影盘照明用啥灯啦,,,,巴拉巴拉就不扯了。拿我自己的暗房举例子,大概13平米,用欧司朗的duka10那个钠灯,就很亮很够用了,看报纸是问题不大了。如果是在厕所的话呢,AP小橘灯,肯定够用了。
还有就是实验——买到相纸和安全灯后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相纸,裁剪下来一小块,然后用硬币盖住,然后把灯放在你经常用的位置,打开,照射3-5分钟,然后去显影相纸,如果你的纸上面没有露出来小圆圆的硬币印记,还是全白,那就OK了,如果周围有灰雾,那么恭喜你!!!要嘛换纸,要嘛换灯,要不就把灯离远点,要不就把灯搞暗点再次试验一下。拿我的暗房来讲,把duka10这个灯,放在显影盆上面1米多远处,相纸丢进去,照10分钟,定影,完全没有问题。所以额,多花点钱,还是有好处的。
AP小橘灯,推荐购买指数❤❤❤❤❤
欧司朗duka10/50钠灯 推荐购买指数❤❤❤❤❤
NO.4 显影盘
这个就没啥讲的了,洗多大片就买多大盘就O了~~~最好买塑料的,不锈钢的用久了,就很恶心,你懂得。。。
NO.5 放大机
这是最核心的设备了,也是花费最多的一个,放在最后推荐,总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1、国产的机器,有些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买太久的,额,就是品相太烂的
2、有能力的话,尽量买大的。比如平时放66底片,有能力就买一台69的,相对升一档最好。当然了,平时搞4x5,就没必要5x7了,一个是体积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一般45的机器都是质量相对好的,基本做的都很标准了。
3、彩色机和黑白机选择:根据个人工作方式吧,我是个懒人,所以我爱用彩色机。但是彩色机有个小问题,就是滤色片在长时间开机下掉色,褪色,导致反差加不上去。比如现在我用的这个狄威亚就有这个毛病,那个滤片位置设计的不老合理的,灯泡总是直接烧烤状态,相比杜思特的1200设计就很合理了(要嘛那个贵呢!!!)同样问题也出现在黑白机上,所以建议用镜前滤色片。当然了,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上一种叫冷光源的玩意。
4、基本型号放大机推荐——给入门上路的同志们推荐3款机器,都是经典款,买了肯定不会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海鸥斜桥放大机:此款为国货经典,最大支持6x9格式,价格便宜,入门性价比也非常高。但是需要自己改造和加工一下,处理一下瑕疵和漏洞,国产机器用料差一些,锁紧,固定,都要保养。机头底头问题,灯室漏光问题,都需要自己DIY一下,如果处理得当,使用和操作也是完全可以的。
推荐购买指数❤❤❤
******徕卡IC放大机:这个放大机是只可以操作135底片放大,也是徕卡比较后期的一台放大机,可以说这个是最好的135黑白放大机(还有一台叫1C colour,比1C带一个抽屉,可以放滤色片)。这个机器除了拥有很完美的聚光镜组以外,还有2-12倍的全程自动跟焦,也就是说放大3倍的时候已经对焦过了,直接放大10倍时候,不用再次对焦,很方便。前提是得用徕卡镜头,别的头换上,不灵,徕卡的风格,你们懂得。。。
推荐购买指数❤❤❤
*****杜思特6系列放大机:杜思特就不用说了,暗房中的王牌,王牌中的王牌。6系列是120系列。605,607是后面比较高级的型号,功能全面,带移轴功能,做工扎实。杜思特的6系列放大机,都很推荐选购。
推荐购买指数❤❤❤❤❤
总结一句话——预算够的话呢,能买杜思特、欧米伽、狄威亚、贝萨乐这四个牌子的机器,就不要买日本机器,能买日本机器的话,就不要买国产机器。
实战演练
器材安利完了,开始进入实操环节~~
首先要说一下,就是照片制作呢,就在工艺上面呢,也是分很多档次的,基本可以理解为——新手上车级——向老司机转变级——暗房痴迷爱好者级——法师展览级——博物馆收藏级
又低向高逐步发展,在这里并不是说的器材,也不是照片拍摄内容,而是工艺制作水准。比如博物馆级制作,就需要最后全部无酸化管理,就单纯的水洗要求都十分严苛,必须用专门测定定影液残留的试条实验冲洗用水,检测合格才可以手工。一般的话,就拿我自己玩来举例,基本停留在暗房爱好者级上面了,还是用水洗举例子——放在水洗器里冲20分钟,捞出来,然后用除水渍液泡一泡,然后晾干,基本保证出来片子晾干没有水印,不会再短时间内就发黄(尤其是纸基相纸,定影液没有冲干净,照片就会在1周之内迅速变黄,有的可能转天就黄了,额。。。。)至于残留多少酸,额。。。真心无所谓了。。那水费爆表了,尴尬。
开始搞起~~
STEP 1:选择底片
就从刚才冲洗那一卷中选择了一张两个小孩吃糖葫芦的底片——第二行,右边第一张照片
STEP 2:装进放大机,开始确定反差
把底片装进去,然后开始对焦,然后确定反差。确定反差还是很关键的,就如同刚才说的,如果底片冲的完美,可以用2号半的相纸完美放大出反差适中的照片,如果不是特殊艺术创作,额,基本是选择反差适中比较好。这个底片基本还算可以,所以放大机用80的品(对应柯达滤色片,这个机器的80品和柯达2号半滤色片颜色基本一致)。放大相纸应用百合的可变反差中间调纸基相纸。
反差这个东西主要看眼神——装逼点说靠经验,说实在的就是用相纸堆起来的。开始从蒙着来走起,然后自己总结规律。当然,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就黑白的理解也有变化,所以反差这个东西主要还是靠经验。也许我看着正好,很多老师傅就觉得高了或者低了。黑白王左爷曾说:放的相纸和你自己膝盖一边高了,就基本会看一点了,所以著作等身——你们懂得,玩这个东西,路很长,坚持最关键。
STEP 3:打试验条,开始确定曝光量
经验分享:我一般是这个样子,比如这个底片,需要局部加减和大面积加减光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我采用更优秀的光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曝光,光圈最优,画质更有提升,曝光时间短,机器的震动就少,虽然我用的是300多斤的落地机,但是震动这东西,无处不在,风扇震动之类的。如果要是小机器,再长曝光,比如超过1分钟,那额,片子放大了,真心不好说了。基本把握在基础曝光30秒上下为好,个人习惯来说,有些底片相对完美的片,我喜欢速战速决。
结合实战:通常放大120底片,我用的是150/5.6的尼康EL放大镜头,这个镜头最佳倍率是6-8倍,目前符合,最优光圈在最大光圈缩小2档,于是用F11。虽然是F11,也许用日本机器或者国产机器的朋友觉得光圈够小了,曝光时间应该很长了,但是双灯360W功率的504还是力道很大,基本上我的经验都是曝光6-7秒基本结束。如果片子需要很多处理,我会牺牲掉最优光圈,收小之后,增加曝光时间,以获得舒适的加光减光的操作空间。比如基础曝光控制在30秒,然后再适当加减。如果像这种,基础曝光6-7秒就完事了,基本来不及也做不好遮挡和加光操作。反正。。。这玩意,一个人一个习惯。
每3秒一个间隔,打一张试验条,然后显影,定影,观察。显影液用D72,里面兑了一些FOMA的棕调显影液,由于我稀释比例比较高,所以会成轻微棕黄调,稍微有点点棕色,感觉复古一点。额。。。但是也有时候也很难看。
关于打试条,我是比较喜欢第一种,一个大条,整体看一下,也有人喜欢第二种,主体打,怎么都可以的,自己习惯就好了。
每隔3秒一个间隔,这个条打的,真特么悠然。。。。擦。。后面全黑了。错误的估计了底片的厚度。果然F-5这个定影时间长了片基就薄了,在加上灯功率大,光圈大,这就蛋疼了。在这中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没1秒间隔一次曝光,再打一张。而勇敢的我,靠经(ren)验(品)定胜负了,直接选择曝光4.5秒。
STEP 4 确定反差,曝光时间后正式放印
曝光记录如下:ACROS100胶卷,6x6画幅,片基偏薄,放大8x8英寸,机头80的品,F11,曝光4.5秒,百合中间调纸基相纸,无任何加光遮挡,D72+Foma棕色显影液(1+4)显影3分钟,F-5定影
STEP 5 水洗
我擦,我这经(ren)验(pin)还是可以的,觉得还行,大问题基本过得去,可以出锅了。水洗器有两种,一种是百得信这种快速的大盘子,我用的比较多,把那个水管子拔下直接对着照片冲一冲,然后再插回去,流水冲20分钟,基本就OK了。(我的暗房,房子太老,没有一户一表,水费不花钱,你们懂得。。。所以什么快速定影清除之类的药,我基本不用,就靠纯冲。。。)
STEP 6 去水渍和晾干,之后压平
用去水渍液泡一泡,然后晾干。讲究的话,最后一段时间的水洗用软水,这样就不会有水渍残留了,不过一般冲的干净,也不会有。晾干我一般都是贴在门上的玻璃上。基本干了之后,用压平机把照片压平。
STEP 7 基本完活
压平完了,基本就完工了,然后用我的感动常在的Canon9000Fii扫描一下相纸。(本来这个是买来扫底片的,但是吧,扫底片效果真心不行,后来发现扫文件真是一级棒)
把相纸扫描一下,然后标记好拍摄数据,暗房曝光记录和胶片冲洗记录记录在小本子里,然后收工大吉。
**************************************关 于 小 技 巧************************************
暗房放大机技巧有很多,比如漫闪啦,移轴啦,加云去人,水面加倒影,镜面翻转啊,什么的,但是最近常用的技巧就是两个——加光和遮挡,所谓十放九档,就是这意思,基本好看的照片都是需要局部搞一搞事情才能做出来,尤其是在拍摄相对随意的情况下进行。试举两例,新人准备,开车啦,滴滴滴!!!!
**********关于加光:
最长用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大面积加光——一般在大晴天里拍摄,主题在阴凉处,远处的天空基本都是过渡曝光的,但是胶片的宽容比较高,再加上如果要是降感拍摄,然后缩短时间冲洗的话呢,能够保存更多细节在胶片上面。但是在同样的曝光下,也许还是不行,需要另外单独加光。
示例NO.1
主题试条一张,可以选择相对满意的主体曝光了,但是对比底片发现,如果按照适当人物的时间曝光相纸,天空就会溢出,变成惨白。定下主体曝光时间——机头60品,F22,曝光15秒
于是乎,在横着打一条,基础曝光就是人脸的最佳曝光,然后依次叠加——先曝光15秒,然后从左到右每一档多加3秒。
于是乎选择如此组合——基础曝光15秒,然后对天空加光20秒,然后常规显定影,得到如此照片
*****看到没?我在显影盘里放进了一个养鱼的恒温加热棒,设定温度21度,这样就可以在室内温度低于显影温度时候应用啦!!如果要是夏天的话,这还用说,开会空调就OK啦!!*****
通过简单的加光,就可以获得相对较前满意的照片了。
同样,水洗充分,压平,然后就可以挂起来来~~~~哇咔咔~~~
加光技巧应用十分广范,尤其是对于黑白负片。这也就是为什么拍摄时候最高过曝光一档,甚至2档。就是因为负片对于高光的控制力叫暗部强很多,如果这片子欠爆了,那基本就完蛋了,如果过爆了,不是特别过分,只需要在放大机上加光就可以了。因为这些信息都会记录在底片上,比如lford的HP5,号称宽容度上7档下4档,也就是说过爆7档的内容,都可以记录在底片上,可以通过高光部位的加光,再相纸上再次呈现。
***过爆了之后,底扫为什么还是白的?
答:因为扫描仪不能局部加减,只能整体扫描,你懂了没?但是信息都留在了底片上。就像raw文件和jpg一样。底片就是raw,保存了所有信息,在放大过程中,你可以选择性呈现,加减都可以。但是扫描仪不行,一次性扫过,有啥是啥了。所以好的扫描仪扫出来的黑白底片,都是偏灰的,就是尽可能的保留所有信息,让你方便后期PS调整。所以啊,哎,很多人选易麦康,都不知道为啥易麦康好。还说扫描仪不行,蛋疼。有钱反正就是任性,你们懂得。
压暗一部分天空之后,原来空白的天空,显得多了一些神秘气氛。
*********关于遮挡:
遮挡就是加光的反向,局部遮挡,大面积遮挡,只有是手法操作的好,怎么都可以挡住。
操作步骤:
1、正取取得中间小男孩的面部曝光以及反差
2、然后对于左边2人以及房子,进行遮挡减光
3、对于中间小男孩的白色T恤衫进行局部加光,以及头顶胡同之间的天空进行适当加光处理,不要露出惨白即可
4、标准显定影,每次试条以及最终定案,显影时均显透相纸,未做急停显以及局部额外显影。
熟悉加光和遮挡这两种基本手法,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底片的操作,当然,主要是拍的好的话,后期很简单,底片冲的好,放大更简单——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拍的时候认真些,后期出片更轻松!
************************************************分割线**************************************************
黑白暗房新手上车全攻略基本结束,文章中宝贝图片均来自某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额。。。我就是随便从网页里面找的器材和耗材的图片)
希望新司机们玩的愉快!!!祝各位影友早年愉快!!!!
哏都青年 2018-2-6
![]() |
哏都青年在哏都暗房 拍摄人:李掌柜 后期制作:哏都青年 |
关于黑白胶片摄影后期,基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底片冲洗,第二部分是照片输出。底片冲洗就是把底片冲出来,也就是常说的冲胶卷,黑白胶片一般是负片(也有一部分翻转底,或者负片正冲的,再此处跳过),冲出来一个黑白颠倒的负相。照片输出就是用传统的工艺,在没有电脑、扫描仪、微喷、打印机的电子化输出工具下,用最传统的光学设备和感光材料,把负相正过来,在纸上呈现出来。照片输出这个环节就有很多了,因为摄影术发明了也近200年了,再次主要简要介绍一下黑白负片的暗房银盐放大,也是20世纪最流行的传统制作方式(银盐放大在20世纪的地位,可以和黑胶唱片在音乐传媒的地位相提并论,都是横跨和主导了将近60-70年),其他的还包括蓝晒、梵戴克、铁银印相、铂金印相等等吧,我也不会,就不介绍了,O(∩_∩)O哈哈~下面正式开始~let撇s go!
说明:由于是设备,使用,耗材还有选购指南以及实战应用大合集,所以文章比较长,没兴趣的同学请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红x。
PART ONE:底片冲洗
*******设备安利********
当你拍完一卷胶卷,或者是一张散叶片,需要一些设备完成冲洗:1、暗袋 2、显影罐或者显影盘 3、药水 以及一些不是必须,但是有的话,会让你很顺手的小配件。下面开始依次讲一下:
把胶卷装进显影罐,在这之前要引进一个小配件——135胶卷取片器。很多拍过的135胶卷,片头都是卷回到暗盒里了,需要把片头从暗盒里抽出来。当然你可以在暗袋里暴力开启暗盒。
取片器大概分两种,一种是抽的,还有一种是直接翘起来开盖的。还是比较推荐用抽的,开盖这个,感觉有点没什么用,老虎钳子基本可以代替暴力完成。
![]() |
撬开暗盒用的取片器 |
![]() |
抽片式取片器 |
个人经验分享:这个东西方正,不是必须,有的话用的顺手很多。
推荐购买指数❤❤
1、下面进入第一个关键设备——暗袋
当然,如果有暗房的话呢,可以不用这个了,关灯直接装就好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还是备用一个暗袋好,因为很多朋友会来我暗房聊天,如果想冲卷的话,关灯有点不合适,有一个暗袋比较方便。
暗袋基本分三种——布袋式,帐篷式,随机万能式
一般135/120玩家推荐用布袋式,大画幅玩家推荐帐篷式,懒得买暗袋的话,可以随机万能式——被窝、把腰带扎住的裤子等等
![]() |
楼主推荐——布袋式暗袋 推荐购买指数❤❤❤❤❤ |
![]() |
帐篷式暗袋 |
个人经验分享:一般拍摄4x5以下的,以135/120为主的玩家,推荐大号的布袋式暗袋,我也是用的这种,几十块钱的国产袋子,挺好;装45的话呢,一次装个3-4个片夹没问题,还算宽裕,可能我比较瘦。一般装散叶片我都是拉灯直接装了。
大号布袋式暗袋 推荐购买指数❤❤❤❤❤
2、显影罐
这个是最重头的一个设备或者说工具,基本是分为两大类——不锈钢罐子和塑料罐子
先来说说各自的优缺点,由于材质问题,两个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相互的。不锈钢的导热快,散热也快;工程塑料的罐子导热慢,气密性好,散热慢,保温好。举一个例子——比如在冬天,室内问题为10度,但是需要20度显影,把20度的药业倒进不锈钢罐子,如果没有外周水浴加热,很快温度就下来了。塑料罐子相对好很多了。但是不锈钢罐子有个问题,就是不能上机器,必须手摇,除非DIY一个配套设备,市面上没有卖现成的不锈钢罐子的滚机,。
个人经验分享:NO.1不锈钢罐子导热快,而且十分均匀,所以适合全浸润式的手摇水浴加热显影(如果室温高或者底的话)。NO.2工程塑料罐子方便上机半浸入式滚动冲洗。NO.3大画幅的和超大画幅底片,适合塑料罐子和绿灯盘显或者全盲盘显。
至于塑料显影罐,目前市面上多见的,就是三个牌子的——AP,百得信还有嘉宝
AP的最便宜,百得信的和嘉宝的相对贵一些,嘉宝的罐子比较全,1系列,2系列都可以。只玩135/120的话,比较推荐百得信和嘉宝1系列罐子,如果上机器的话呢,就是选嘉宝1系列或者2系列,2系列可以冲洗45了,也可以兼容120/135。而且嘉宝的质量很棒,上机半侵入滚冲,十分节省药水,基本是百得信的1/3--1/2的药液。一次冲洗两卷的话,百得信那个罐子,如果药液倒少了,很
容易显影不均。所以总结起来,买嘉宝的。
楼主推荐——嘉宝1520显影罐,带双片芯
推荐购买指数❤❤❤❤❤
![]() |
楼主推荐——嘉宝1520显影罐 推荐购买指数❤❤❤❤❤ |
3、各种药水
一提药水,这学问就深了——自己配的还是买官方的?买分装的还是买整瓶的?买粉末的还是买浓缩的?买国产的还是买进口的?买柯达的还是买伊尔福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显影液的选择——在此直接进入本人经验分享环节,因为本人就会一种药,也是最普通的柯达D-76(偶尔我也用X-TOL,咳咳,玩了这么长时间胶片了,没有用过第三种了)。D-76这个药方很早就有了,我记得看资料说是得有100多年了,但是首先被柯达注册了专利,编号D-76号。这个是个几乎万能的显影液,而且特性无论是影调还是颗粒比较中性,而且宽容度和容错率都相当的高,而且而且而且——新人们最关心的价格——也是相当便宜和实惠。因为这个配方很成熟,所以自己配置也很方便,这样价格就更便宜了。至于其他的药嘛,各有各的好反正,我也不懂,略过了。
捎带脚提一下停显液和定影液——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视这俩个,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胶卷每次都买相对好一些的,比如伊尔福delta啦,柯达TX啦,最好停一下,不要拿水代替,急停显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停显液可以保护定影,让定影液的效力维持更久一些。定影液的选择就是柯达F-5和伊尔福的快速,F-5呢比较大众了,但是如果用delta,富士neopan这种卷,F-5定不住,很难定透,如果定时间长了,虽然胶卷是透了,但是会减薄,所以用这些卷,还是用伊尔福那个快速或者柯达快速,F-5定HP5啦,FP4啦,这种传统卤的比较好。
![]() |
推荐购买指数❤❤❤❤❤ |
![]() |
推荐购买指数❤❤❤❤❤ |
![]() |
推荐购买指数❤❤❤❤❤ |
楼主推荐——柯达D76显影剂 伊尔福急停显 伊尔福快速定影液
推荐购买指数❤❤❤❤❤
实战演练
器材和设备基本都安利完了,下面进入冲卷的实际操作环节介绍:
基本情况描述:冲洗的是我前几天拍摄的一卷120的富士neopan Acros100胶卷。拍摄时间是大中午,今年冬天天津雪下的那么深,爱的那么认真。。。。决定出去拍拍冻冰的海河,天气晴好,万里无云,那大西北风。。。你懂得。拍摄用的相机是禄来3.5T,天塞镜头,带2号中黄镜,在海河边上测光表测环境光,显示16EV,于是乎——晴天16阴天8就直接搞起了。全部固定光圈F11,速度60,然后稀里糊涂拍了一梭子,回到暗房进行冲洗。。。。(注明一下:测曝光——测光和曝光是两回事,比如口诀晴天16阴天8,也就是说F16,速度125是测光的意思,配合一档2号中黄镜,拍摄过爆一档,确保暗部,所以定下的曝光数值是F11,速度60)
进入暗房的第一件事情是——打开我的电暖气20分钟,室内温度14度,湿度45,可以干活了——终于可以把手套帽子都脱了。然后披上我的工作服——从单位退下来的白大衣==。。。基本上和早点摊炸果子的那种颜色差不多了,额。。。
STEP 1
先把显影液,停显液,还有定影液泡在恒温加热锅里,设定温度是20度。有的时候我用这个加热锅,有的时候用养鱼的加热棒。比较推荐养鱼的加热棒热药水,那个速度快,而且恒温时间长,比较准确。恒温水浴锅的话,时间比较慢,但是有点就是可以一起把显影罐放进去。
![]() |
恒温加热药业到20摄氏度 |
STEP 2
把药温好,这段时间可以把拍好的胶卷在暗袋里缠到偏芯上,然后装进显影罐。我用的就是推荐的嘉宝1520罐,采取全侵入式手摇显影方式。
![]() |
已经装好胶卷的显影罐 |
STEP 3
开始水浴——其实有些人也不水浴直接显影。主要是冬天室温比较低,罐子里面低于20度,用热好20度的水倒进显影罐,摇晃1分钟,然后放在恒温水浴锅里3分钟,这样罐子里的温度就比较稳定了。然后倒出水。
STEP 4
这个就比较讲究啦,用的药水是D-76,浓度1:1,根据经验,acors100这个卷,我是20度,显影9分钟。第一分钟上下颠倒持续,每秒钟变换一次,从2分钟开始,没分钟颠倒10秒,最后一分钟持续颠倒。到时间后迅速倒掉,倒入急停显,颠倒10秒,静滞30秒。然后倒入定影液。
STEP 5
大量水洗,水洗这个东西是越充分越好,我一般是水洗15分钟,把那个水管子直接插管子里冲,然后闭目养神那种。
![]() |
水洗中ing,闭目养神ing |
STEP 6
水洗过后,用蒸馏水泡一下,大概1-2分钟即可。然后倒入柯达去水渍液,泡一泡。这个很有效的。但是记住一定要用蒸馏水配液,第二就是水洗之后的胶卷,一定要拿蒸馏水过一遍,才有效。
STEP 7
捞出来之后,在屋子里一个比较干净,闲人免进的幽静的位置挂起来晾干。
![]() |
晾干中的胶卷,继续闭目养神 |
STEP 8
晾干后,剪开,装在底片袋里,记录好冲洗数据,然后上观片器管片。我的观片器比较豪,是单位放射科看X线,CT片子那种,超大的。去过医院的应该都见过。不要提810底片太大,看不了,我这个,20x24底片都照看不误,还富裕。
![]() |
观片中的底片——略薄一些了 |
这次用的是柯达F-5定acros,所以需要定比较久才可以透,一般我选择10分钟开始。到了十分钟时候拿出来看一下透明了,就停止。这次中途出了点小意外,所以定影了20分钟。F-5如果定久了这种新乳剂的胶卷,比如delta,就会减薄片基,这次片子略薄。
定影一定要定到片基透明,delta和neopan还有柯达tri-x,用F5很难定透,时间过了,透过了还会减薄,所以最好用伊尔福那个快速。浓度够,药力好,定5-7分钟肯定透透的。
![]() |
没有定透的错误示范图 |
第一部分,黑白胶片冲洗,基本就结束了。然后就可以选择喜欢的照片进行银盐放大咯~~
*************************************************分 隔 线*****************************************
PART TWO 银盐放大
*********设备安利************
玩后面这个输出部分,尤其是暗房光学放大,就比较吃设备了,不像第一步买个罐子就能搞定了。还是一步一步说:
首先,首先,首先,也是重中之重——得有个屋子!!!!!!
或者大,或者小,但是必须得有一个小屋,这个是首要前提!!!!没有这个根本没法搞
然后开始根据自己环境,逐级加一下的条件:
必要条件:
要黑!!!!万无一失的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全黑!!!!
如何监测全黑——把灯都关掉,该堵住的地方都OK,然后在里面待着10分钟,然后闭眼带5分钟,当你再次睁眼的时候,和闭眼时候一样。。。。就对了。。。额。。。没有一丝光,你们懂得。。
这个是必要条件!!!!!
剩下的,额,都是充要条件:
第一:有水,上下水,没有的话不是不可以,就是麻烦一点
第二:有窗户,可以通通风,夏天呢,不是很闷,药味可以开窗户散出去,或者安装一个排风扇
第三:尽量宽敞一些,方便操作,然后屋子里的墙插尽量多一些
这三个都是充要的,有最好,没有也不是不能玩的。第一个全黑是必须的。。额。。这好像是废话。不好意思,有些业余。额。。。尴尬了。
所以在安利器材之前,先要安利一个房间,综上所述,家里玩最合适的位置是——厕所!!!!!
环境推荐——厕所!!!推荐指数❤❤❤❤❤
这里讲一些建议给有意自己建立一个相对正式和长期暗房的朋友:
####你的放大机能做多大片?能放多大?——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问,其实,问的基本都没自己建立过暗房。因为放多大片,不取决于你的放大机,当然也有关系啦,但是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你的配套设施——多大的水池?可以放下多大尺寸的显影盘,对吧,起码要放下4个盘子,能放下最大盘子的尺寸,就是你制作最大尺幅了。所以水池一定要尽量大一点。######(没有能力搞水池的,就可以略过这段了)
好了,书归正传,正式安利器材。。。
传统黑白光放的核心设备有3个,这5个是基本上必备的(档次可高可底,但是必须有)——放大机,安全灯,显影盘,有药水和相纸,一个一个说,先从最简单的药水开始
NO.1:药水
药水通常用D-72做显影剂,停显和定影,和胶卷的一样,定影液的比例和胶卷的稍有差别,相对浓度稀释一些。D72的话呢,可以自己配,也可以买现成的,总之很便宜。也可以用伊尔福啊,adox啊,foma啊,都可以。D72相对比较经典,和D76的地位差不多——嘿,蛋炒饭,最简单最困难!你懂得。
楼主推荐——柯达D72显影剂
推荐购买指数❤❤❤❤❤
NO.2:相纸
相纸按照材料分类可以分两种——涂塑相纸和纸基相纸。涂塑的英文是RC,那个买的时候纸盒上都标记,注意看好。这种纸的特点就是:1、方便,平整,干了就很平整,很板 2、显定影速度快 3、价格便宜。对应的纸基相纸,也就是FB相纸,以上图塑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咦????那为啥还要有纸基纸???纸基纸的优点就是——1、黑色的下潜比图塑的好 ,亮部的高光比较柔和,灰阶比较丰富 ,因为没有那层塑了嘛 2、保存时间长(理论上)3、手感比较好 4、逼格比较高 5、什么博物馆和高级别展览只接受FB纸这种狗屁话就不提了。。。跟咱没啥关系。。额。。。6、价格贵一些
****但是也不是说图塑就不好,其实涂塑纸也很好的****
按照反差分级可以分两种——定号纸和可变反差纸。相纸是有反差的,一般分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当然也有半号啦。就数字越小,反差也低。比如底片的反差高了,就要用相对低号数的相纸放大,底片反差低了,就选高号数纸。所以一般底片冲的好的话,是可以用2号相纸或者2号半相纸完美放大的,所以2号半或者2号,又叫做标准反差。所以用这种相纸,就需要同时买很多盒,从1号到5号,买5盒。很不划算。。。。所以到了60年代,出现了可变号数的反差相纸,就是应用5-6种滤色片,让一张相纸可以呈现不同级别的反差。所以推荐购买可变反差相纸。
国产和进口,过期和非过期——额,看来我是很蛋疼。。。当然选进口非过期了,因为国产的大多都是定号+过期。额。
个人经验分享:放大相纸推荐——新手上路建议3款相纸,依次升级使用
*****乐凯2号或者3号定号放大相纸:优点是价格便宜,适合新司机上路,毕竟操作不熟练,不小心走了光,卧槽,你懂得,全部报废。
推荐购买指数❤❤❤
![]() |
国产乐凯相纸,推荐购买指数❤❤❤ |
******英国凯瑞可变反差图塑相纸(VCRC):这个相纸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变化反差,而且价格便宜,当你已经用完一些乐凯相纸,换上一张这个,放出来片子,然后惊呼——卧槽?!原来这特码才叫黑白暗房。仔细观察一些这个纸的包装盒,产地那一栏——额,跟伊尔福的厂子挨着好近,你们懂得。
推荐购买指数❤❤❤❤❤
![]() |
英国凯瑞相纸,推荐购买指数❤❤❤❤❤ |
*******英国伊尔福暖调可变反差纸基相纸(VCMTFB):基本上是很顶级的相纸了。没话说,直接5星好评。。额。。
![]() |
英国伊尔福暖调相纸,推荐购买指数❤❤❤❤❤ |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出色的相纸,尽量在操作熟悉之后,选择非过期的进口可变反差相纸。
NO.3 安全灯
这个很讲究咯,自己说能说三篇,化繁为简——预算多,买钠灯,预算少,直接AP小橘灯。什么可变用啥颜色啦,定号用啥颜色啦,什么暗房环境光用啥灯啦,显影盘照明用啥灯啦,,,,巴拉巴拉就不扯了。拿我自己的暗房举例子,大概13平米,用欧司朗的duka10那个钠灯,就很亮很够用了,看报纸是问题不大了。如果是在厕所的话呢,AP小橘灯,肯定够用了。
还有就是实验——买到相纸和安全灯后做一个实验:把一个相纸,裁剪下来一小块,然后用硬币盖住,然后把灯放在你经常用的位置,打开,照射3-5分钟,然后去显影相纸,如果你的纸上面没有露出来小圆圆的硬币印记,还是全白,那就OK了,如果周围有灰雾,那么恭喜你!!!要嘛换纸,要嘛换灯,要不就把灯离远点,要不就把灯搞暗点再次试验一下。拿我的暗房来讲,把duka10这个灯,放在显影盆上面1米多远处,相纸丢进去,照10分钟,定影,完全没有问题。所以额,多花点钱,还是有好处的。
![]() |
AP小橘灯,推荐购买指数❤❤❤❤❤ |
![]() |
欧司朗duka10/50钠灯 推荐购买指数❤❤❤❤❤ |
AP小橘灯,推荐购买指数❤❤❤❤❤
欧司朗duka10/50钠灯 推荐购买指数❤❤❤❤❤
NO.4 显影盘
这个就没啥讲的了,洗多大片就买多大盘就O了~~~最好买塑料的,不锈钢的用久了,就很恶心,你懂得。。。
NO.5 放大机
这是最核心的设备了,也是花费最多的一个,放在最后推荐,总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1、国产的机器,有些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买太久的,额,就是品相太烂的
2、有能力的话,尽量买大的。比如平时放66底片,有能力就买一台69的,相对升一档最好。当然了,平时搞4x5,就没必要5x7了,一个是体积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一般45的机器都是质量相对好的,基本做的都很标准了。
3、彩色机和黑白机选择:根据个人工作方式吧,我是个懒人,所以我爱用彩色机。但是彩色机有个小问题,就是滤色片在长时间开机下掉色,褪色,导致反差加不上去。比如现在我用的这个狄威亚就有这个毛病,那个滤片位置设计的不老合理的,灯泡总是直接烧烤状态,相比杜思特的1200设计就很合理了(要嘛那个贵呢!!!)同样问题也出现在黑白机上,所以建议用镜前滤色片。当然了,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上一种叫冷光源的玩意。
4、基本型号放大机推荐——给入门上路的同志们推荐3款机器,都是经典款,买了肯定不会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海鸥斜桥放大机:此款为国货经典,最大支持6x9格式,价格便宜,入门性价比也非常高。但是需要自己改造和加工一下,处理一下瑕疵和漏洞,国产机器用料差一些,锁紧,固定,都要保养。机头底头问题,灯室漏光问题,都需要自己DIY一下,如果处理得当,使用和操作也是完全可以的。
推荐购买指数❤❤❤
******徕卡IC放大机:这个放大机是只可以操作135底片放大,也是徕卡比较后期的一台放大机,可以说这个是最好的135黑白放大机(还有一台叫1C colour,比1C带一个抽屉,可以放滤色片)。这个机器除了拥有很完美的聚光镜组以外,还有2-12倍的全程自动跟焦,也就是说放大3倍的时候已经对焦过了,直接放大10倍时候,不用再次对焦,很方便。前提是得用徕卡镜头,别的头换上,不灵,徕卡的风格,你们懂得。。。
推荐购买指数❤❤❤
*****杜思特6系列放大机:杜思特就不用说了,暗房中的王牌,王牌中的王牌。6系列是120系列。605,607是后面比较高级的型号,功能全面,带移轴功能,做工扎实。杜思特的6系列放大机,都很推荐选购。
推荐购买指数❤❤❤❤❤
总结一句话——预算够的话呢,能买杜思特、欧米伽、狄威亚、贝萨乐这四个牌子的机器,就不要买日本机器,能买日本机器的话,就不要买国产机器。
实战演练
器材安利完了,开始进入实操环节~~
首先要说一下,就是照片制作呢,就在工艺上面呢,也是分很多档次的,基本可以理解为——新手上车级——向老司机转变级——暗房痴迷爱好者级——法师展览级——博物馆收藏级
又低向高逐步发展,在这里并不是说的器材,也不是照片拍摄内容,而是工艺制作水准。比如博物馆级制作,就需要最后全部无酸化管理,就单纯的水洗要求都十分严苛,必须用专门测定定影液残留的试条实验冲洗用水,检测合格才可以手工。一般的话,就拿我自己玩来举例,基本停留在暗房爱好者级上面了,还是用水洗举例子——放在水洗器里冲20分钟,捞出来,然后用除水渍液泡一泡,然后晾干,基本保证出来片子晾干没有水印,不会再短时间内就发黄(尤其是纸基相纸,定影液没有冲干净,照片就会在1周之内迅速变黄,有的可能转天就黄了,额。。。。)至于残留多少酸,额。。。真心无所谓了。。那水费爆表了,尴尬。
开始搞起~~
STEP 1:选择底片
就从刚才冲洗那一卷中选择了一张两个小孩吃糖葫芦的底片——第二行,右边第一张照片
![]() |
第二行,右边第一张照片进行放大操作 |
STEP 2:装进放大机,开始确定反差
![]() |
把底片放进底片夹,装入机器 |
把底片装进去,然后开始对焦,然后确定反差。确定反差还是很关键的,就如同刚才说的,如果底片冲的完美,可以用2号半的相纸完美放大出反差适中的照片,如果不是特殊艺术创作,额,基本是选择反差适中比较好。这个底片基本还算可以,所以放大机用80的品(对应柯达滤色片,这个机器的80品和柯达2号半滤色片颜色基本一致)。放大相纸应用百合的可变反差中间调纸基相纸。
反差这个东西主要看眼神——装逼点说靠经验,说实在的就是用相纸堆起来的。开始从蒙着来走起,然后自己总结规律。当然,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就黑白的理解也有变化,所以反差这个东西主要还是靠经验。也许我看着正好,很多老师傅就觉得高了或者低了。黑白王左爷曾说:放的相纸和你自己膝盖一边高了,就基本会看一点了,所以著作等身——你们懂得,玩这个东西,路很长,坚持最关键。
STEP 3:打试验条,开始确定曝光量
经验分享:我一般是这个样子,比如这个底片,需要局部加减和大面积加减光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我采用更优秀的光圈,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曝光,光圈最优,画质更有提升,曝光时间短,机器的震动就少,虽然我用的是300多斤的落地机,但是震动这东西,无处不在,风扇震动之类的。如果要是小机器,再长曝光,比如超过1分钟,那额,片子放大了,真心不好说了。基本把握在基础曝光30秒上下为好,个人习惯来说,有些底片相对完美的片,我喜欢速战速决。
结合实战:通常放大120底片,我用的是150/5.6的尼康EL放大镜头,这个镜头最佳倍率是6-8倍,目前符合,最优光圈在最大光圈缩小2档,于是用F11。虽然是F11,也许用日本机器或者国产机器的朋友觉得光圈够小了,曝光时间应该很长了,但是双灯360W功率的504还是力道很大,基本上我的经验都是曝光6-7秒基本结束。如果片子需要很多处理,我会牺牲掉最优光圈,收小之后,增加曝光时间,以获得舒适的加光减光的操作空间。比如基础曝光控制在30秒,然后再适当加减。如果像这种,基础曝光6-7秒就完事了,基本来不及也做不好遮挡和加光操作。反正。。。这玩意,一个人一个习惯。
每3秒一个间隔,打一张试验条,然后显影,定影,观察。显影液用D72,里面兑了一些FOMA的棕调显影液,由于我稀释比例比较高,所以会成轻微棕黄调,稍微有点点棕色,感觉复古一点。额。。。但是也有时候也很难看。
![]() |
一张大条 |
![]() |
主题的局部小条 |
关于打试条,我是比较喜欢第一种,一个大条,整体看一下,也有人喜欢第二种,主体打,怎么都可以的,自己习惯就好了。
![]() |
吃糖堆兄弟的试条 |
每隔3秒一个间隔,这个条打的,真特么悠然。。。。擦。。后面全黑了。错误的估计了底片的厚度。果然F-5这个定影时间长了片基就薄了,在加上灯功率大,光圈大,这就蛋疼了。在这中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没1秒间隔一次曝光,再打一张。而勇敢的我,靠经(ren)验(品)定胜负了,直接选择曝光4.5秒。
STEP 4 确定反差,曝光时间后正式放印
曝光记录如下:ACROS100胶卷,6x6画幅,片基偏薄,放大8x8英寸,机头80的品,F11,曝光4.5秒,百合中间调纸基相纸,无任何加光遮挡,D72+Foma棕色显影液(1+4)显影3分钟,F-5定影
![]() |
水洗中的照片 |
STEP 5 水洗
我擦,我这经(ren)验(pin)还是可以的,觉得还行,大问题基本过得去,可以出锅了。水洗器有两种,一种是百得信这种快速的大盘子,我用的比较多,把那个水管子拔下直接对着照片冲一冲,然后再插回去,流水冲20分钟,基本就OK了。(我的暗房,房子太老,没有一户一表,水费不花钱,你们懂得。。。所以什么快速定影清除之类的药,我基本不用,就靠纯冲。。。)
STEP 6 去水渍和晾干,之后压平
用去水渍液泡一泡,然后晾干。讲究的话,最后一段时间的水洗用软水,这样就不会有水渍残留了,不过一般冲的干净,也不会有。晾干我一般都是贴在门上的玻璃上。基本干了之后,用压平机把照片压平。
![]() |
压平照片ing |
STEP 7 基本完活
![]() |
压平完工的照片 |
压平完了,基本就完工了,然后用我的感动常在的Canon9000Fii扫描一下相纸。(本来这个是买来扫底片的,但是吧,扫底片效果真心不行,后来发现扫文件真是一级棒)
![]() |
扫描8x8英寸相纸JPG文件 |
把相纸扫描一下,然后标记好拍摄数据,暗房曝光记录和胶片冲洗记录记录在小本子里,然后收工大吉。
**************************************关 于 小 技 巧************************************
暗房放大机技巧有很多,比如漫闪啦,移轴啦,加云去人,水面加倒影,镜面翻转啊,什么的,但是最近常用的技巧就是两个——加光和遮挡,所谓十放九档,就是这意思,基本好看的照片都是需要局部搞一搞事情才能做出来,尤其是在拍摄相对随意的情况下进行。试举两例,新人准备,开车啦,滴滴滴!!!!
**********关于加光:
最长用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大面积加光——一般在大晴天里拍摄,主题在阴凉处,远处的天空基本都是过渡曝光的,但是胶片的宽容比较高,再加上如果要是降感拍摄,然后缩短时间冲洗的话呢,能够保存更多细节在胶片上面。但是在同样的曝光下,也许还是不行,需要另外单独加光。
示例NO.1
![]() |
主体试条第一张 |
主题试条一张,可以选择相对满意的主体曝光了,但是对比底片发现,如果按照适当人物的时间曝光相纸,天空就会溢出,变成惨白。定下主体曝光时间——机头60品,F22,曝光15秒
于是乎,在横着打一条,基础曝光就是人脸的最佳曝光,然后依次叠加——先曝光15秒,然后从左到右每一档多加3秒。
![]() |
横向对比试条,可以清晰看出加到多少时候,云彩的表现 |
于是乎选择如此组合——基础曝光15秒,然后对天空加光20秒,然后常规显定影,得到如此照片
![]() |
相对满意的照片结果 |
*****看到没?我在显影盘里放进了一个养鱼的恒温加热棒,设定温度21度,这样就可以在室内温度低于显影温度时候应用啦!!如果要是夏天的话,这还用说,开会空调就OK啦!!*****
通过简单的加光,就可以获得相对较前满意的照片了。
![]() |
放在相框里是不是感觉瞬间好看了起来~~~ |
同样,水洗充分,压平,然后就可以挂起来来~~~~哇咔咔~~~
加光技巧应用十分广范,尤其是对于黑白负片。这也就是为什么拍摄时候最高过曝光一档,甚至2档。就是因为负片对于高光的控制力叫暗部强很多,如果这片子欠爆了,那基本就完蛋了,如果过爆了,不是特别过分,只需要在放大机上加光就可以了。因为这些信息都会记录在底片上,比如lford的HP5,号称宽容度上7档下4档,也就是说过爆7档的内容,都可以记录在底片上,可以通过高光部位的加光,再相纸上再次呈现。
***过爆了之后,底扫为什么还是白的?
答:因为扫描仪不能局部加减,只能整体扫描,你懂了没?但是信息都留在了底片上。就像raw文件和jpg一样。底片就是raw,保存了所有信息,在放大过程中,你可以选择性呈现,加减都可以。但是扫描仪不行,一次性扫过,有啥是啥了。所以好的扫描仪扫出来的黑白底片,都是偏灰的,就是尽可能的保留所有信息,让你方便后期PS调整。所以啊,哎,很多人选易麦康,都不知道为啥易麦康好。还说扫描仪不行,蛋疼。有钱反正就是任性,你们懂得。
![]() |
加光前和加光后,以及试条对比图 |
压暗一部分天空之后,原来空白的天空,显得多了一些神秘气氛。
![]() |
平板扫描仪扫描右边的相纸后的JPG文件 |
*********关于遮挡:
遮挡就是加光的反向,局部遮挡,大面积遮挡,只有是手法操作的好,怎么都可以挡住。
![]() |
左边两人拍摄时候因为局部光线变暗,导致底片欠爆,相纸曝光过度 |
![]() |
对左边两人进行局部遮挡,调整相纸曝光,余不变 |
![]() |
平板扫描仪扫描黑白相纸JPG文件 |
操作步骤:
1、正取取得中间小男孩的面部曝光以及反差
2、然后对于左边2人以及房子,进行遮挡减光
3、对于中间小男孩的白色T恤衫进行局部加光,以及头顶胡同之间的天空进行适当加光处理,不要露出惨白即可
4、标准显定影,每次试条以及最终定案,显影时均显透相纸,未做急停显以及局部额外显影。
熟悉加光和遮挡这两种基本手法,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底片的操作,当然,主要是拍的好的话,后期很简单,底片冲的好,放大更简单——所以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拍的时候认真些,后期出片更轻松!
************************************************分割线**************************************************
黑白暗房新手上车全攻略基本结束,文章中宝贝图片均来自某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额。。。我就是随便从网页里面找的器材和耗材的图片)
希望新司机们玩的愉快!!!祝各位影友早年愉快!!!!
哏都青年 2018-2-6
© 本文版权归 connell&blank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