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日志(黏痰)(已采纳)



2017年初感冒后,自觉咽喉有痰,干咳无痰出。曾在当地中医院予健脾化痰法治疗,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无效,后针灸时好时差。每日需清嗓数次。喉镜检查未见异常,服蒲地蓝、甘桔冰梅片无效。 舌像分析:舌小而软,舌质红,舌中两侧竖状隆起,中焦不畅。舌边齿痕,肝血有瘀。舌下络脉静脉粗张,舌系带白膜而细。 痰结太阴,从脾太阴到肺太阴对应舌中两侧竖状隆起,咳痰不出为黏痰,为热结,对应舌红,用润化法。健脾化痰无效,蒲地黄和甘桔冰梅片效不显,是半夏厚朴易燥,润化不足,中成药药效不显。 建议用方: 贝母瓜蒌散:浙贝母12,瓜蒌仁6,茯苓9,花粉9,橘红3,玄参6,麦冬6,丹参9,焦三仙9,甘草6 方解:君贝母润肺化痰,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又能润肺;臣天花粉润燥,橘红,理气化痰,茯苓渗湿利水,有助于化痰;佐桔梗宣肺止咳化痰。贝母瓜蒌联合,共同有化痰和润肺作用。全方润肺清热,功用十分清楚。组成上、配伍上还很精当。加减玄参麦冬增强润肺功效,焦三仙运化中焦,甘草调和诸药,手足太阴同治。 《医学心悟》上的贝母瓜蒌散,这个方一般认为主要用于燥痰咳嗽。燥痰,这里所说燥,主要还是外邪,气候燥热,燥热伤肺,煎灼肺中津液为痰,造成一种燥痰。燥痰的特点,既是痰阻滞在肺,引起肺气上逆就要咳嗽,但是燥痰咳痰不爽,艰涩、难以咳出,而且伴随有咽喉干燥,甚至于干燥哽痛,干燥疼痛。舌苔白而干,就是燥像十分严重。当然这个伴随症状也可以有口干,甚至于燥热影响也可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所以燥像一般可以存在,但从燥痰引起的咳痰不爽,涩而难吐,咽喉干燥,甚至于咽痛,都是燥热之邪伤及肺中津液,炼液为痰。既伤津液,又炼液为痰,造成燥痰。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