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篇/海南
2018.2
最终还是没有环完整个岛。 跟某人说了一番话后,想了一下自己出来的初衷,不是急切的路程奔波,而是想最贴切真实的感受一个地方,最后240公里,上坡,逆风,风景重复,没有意义的东西就大胆放弃吧。
海口
从火车站出来呼吸海南的第一口空气,觉得:海口这个城市会让人心情变好。可能是因为长途火车跋涉终于接触外界新鲜空气的原因,反正第一感觉就是喜欢。只在海口停留了半天,去了骑楼喝了这边特有的饮品,老盐+水果,微微咸的味道搭着百香果和芒果,适合夏天。因为是傍晚,骑楼更显得古朴附有历史感。
文昌
第一天骑行了80km左右到达文昌,路上一直有前前后后遇见三人组合,后话会说到一起吃了饭。广州客栈遇见的文昌阿蒙说到达一定找他,以为只是随意一句,却是一大早就发消息让一定打电话。记得在广州客栈听见他与别人高谈阔论,印象并没有太好,但是个热心人。到市内后请我们小吃了一餐,专程把我们连人带车送到东郊椰林。想着,如果来海南517客栈做义工,东郊椰林和莺歌海是值得的两个地方,一个自然一个人文。东郊椰林的客栈离海边只有10余米,且后靠大片椰林,环境安静闲适。晚上按着客栈给的美食攻略,骑车到五公里外的小聚集村落吃椰子鸡。早在一天行程的路上就看见路旁散落堆着一片椰子,各自家的鸡不时啄食,大概就是这个的原因,这边的鸡肉入口嚼起来很有嚼劲,不似家乡的鸡肉,吃起来木讷。一只3斤多的鸡一盘爆炒,一盘用椰子汁做汤。鸡汤一定得大口喝,这样椰汁的味道从鸡汤中散发,妈也,超级棒。回程夜已经黑了,星星漫天,照的马路清亮,掌着车把,抬头痴痴地与夜空对视,像要融进这异乡的夜色。
琼海博鳌
早起乘码头的小木船到对岸,吃了十元的供码头工人食用的炒面加骨头汤,好吃实惠。边吃早餐又看见了昨天遇见几次的三人队伍,结合昨晚两人吃饭只能点一个菜还撑到爆的经验,我们决定拉上他们一起一路拼饭,一拍即合。这天下了小雨,衣服湿透都贴着皮肤。五人到达琼海后,吃了嘉积鸭和在文昌没能吃下的文昌鸡,味道一般。下午半程依旧是雨骑,一路还算轻松,一直骑在五人前面。下午四点左右到达青旅,连忙洗了个热水澡后把衣服洗好挂上,青旅位置较偏,原本以为博鳌是个大一点的城市,原来只是个连公交都不见的名声在外的小镇,于是搭了一辆三轮,去寻找攻略上“椰子的味道”。不算昨天文昌的八宝粥类型食物,这是第一次吃清补凉,很像奶茶店的烧仙草。还要了芒果肠粉,一口一大块芒果很是满足。吃完去了海边,天色有些昏暗了,沿海原来开的许多酒吧餐馆大概是为了保护海环境停业许久,各自的装修已经陈旧破败可依旧可以感觉到昔日的盛况。逛了些许手机后回程路上下起了中雨。
万宁兴隆
早上出发原本打算随意吃些东西,又碰上了三人队伍,一起去了一家当地听说不错的粉店。店面门口停了多辆自行车,许多都是见过的面孔,要了一碗淹粉和一杯奶茶,味道尚可,奶茶甜度过余。上午骑了不到二十公里的路程,吴鹏发现前轮辐条断了,和他在小路上推行了一二公里路。有微风,阳光透过椰树斑驳地落在脸上、车上,天很蓝,是浅浅的蓝,感觉自己走在日系摄影博主的片里。找到一个集市,搭着班车到了万宁。趁着修车的空挡,走到了万宁集贸市场,买了两个大大的青芒,只要了十三元,还买了释迦,提着水果在路边的小摊吃着这边特色的麻辣烫。开了一个大青芒,一口咬下去,沿着嘴一圈全是芒果汁,满足。车修好后就出发了,路上遇见一个锅碗瓢盆全副武装的叔叔,浅聊了两句,是从广东茂名骑车过来的。离开万宁的最后两公里是一个大上坡,多亏队友鹏的助力才登了顶,在万宁和陵水交界碑旁拍了照片。一路下坡到陵水吃了糟粕醋,出发十公里后又在另一个小镇上吃了酸粉,酸粉中的汤和粉是一体的,粉裹着浓稠的汤送入嘴里,带着香菜的脆,回味无穷。到了兴隆,老妹儿放假到家,和他们视频。晚上在客栈大厅喝了兴隆特产的咖啡。
海棠湾
到达海棠湾第二天去了蜈支洲岛,坐上游轮,看见船身击打海水扬起的无数白色浪花,心想,哇,海诶。蜈支洲上游客很多,但也是来海南看见的最蓝净的海。坐着游览车通过小岛面向南海的一边,海天一线。岛上和海接触的礁石上有贴着的一个两个跳跳鱼,可惜不能在此停留,是整个小岛最喜欢的地方。小岛其他区域都是商业化的游客景致,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亚
上午只骑行三十公里就来到三亚,路上遇见一个爆胎的叔叔,帮他修理好后,同行了一段路。路旁全是芒果树,不高却结的繁盛,爱吃芒果的自己正想扑上去,躺在这片田地里。到三亚没有去什么景区,跟着微博上的美食攻略去吃了渔村炸鸡,蘸料酸酸的,有些特别。另一个招牌蟹粥很让人惊艳,保留了螃蟹的鲜美,粥煮的软糯润口。吃了椰子冻,只顶上乳白色部分奶香很足,甜蜜蜜的清补凉也远没有椰子的味道口味好。在三亚湾的沙滩上走了一段后便回了客栈。
莺歌海
终于写到了来海南最喜欢的地方。到了乐东镇后八余公里到了立有石碑的莺歌海。沿着小路慢慢骑进这个小渔村,路旁有人在繁忙的包装上架哈密瓜,田地里还丢弃的好些卖相不佳的,不曾想过南国热带也生产哈密瓜,以为是西北新疆的集中专属。和队友打趣“真想下去捡一个。”面前突然就出现了一个被拎着的瓜,原来打趣的话被身后骑着电动三轮的大叔听见,加速和我并行递上车上装的瓜,真可爱,笑着说不用不用。穿过不宽且陈旧带有鱼腥气的街道,来到了客栈,客栈老板热情随和,是一路遇见了喜欢的人之一。房间宽敞干净,布置简单又有木桌玻璃瓶里小野花的欣喜。洗完澡穿着宽松随意的衣服和吴鹏在小镇的街上晃悠,寻找晚上的吃食。一家刚开的餐馆,恭贺开业的对联依旧红火并未褪色。点了两个小菜,小鱼煲和红薯叶,味道尚可。回去的路上在镇上看见的唯一一家奶茶店点了饮品坐下,店里多是十多岁的小孩,想着自己这个岁数时能来这样的奶茶店点上一份薯条奶茶,肯定会沾沾自喜了。小镇晚上海风很大,在漆黑的街上裹着衣服走回客栈,路过客厅老板招呼着吃皮皮虾,听着不同地方的骑行之人天南地北的聊着,有同意有质疑,但不置可否,聊到感兴趣的话题偶尔符合二三。第二天一早起床买了街上阿姐卖的油条和甜味面点,搭了一辆三轮到莺歌海盐场,车费5元一人。二月的冬天不是晒盐的应当季节,盐场不是想象中的一篇雪白,土黄色,一种北方的感觉。少数盐田有工人在打扫,反复来回。田埂间通水的渠道有夏天留下的贝壳海螺,表面痕纹在日月之间不复清晰。盐场每隔一百米左右就会有废弃的铁轨卧在杂草间,拍了几张照片留下,是我喜欢的场景。回去的路上包了一辆阿姨的三轮,15元。阿姨边开车边讲着路上擦身而过的拾荒老爷爷的故事,敞开的三轮风直往衣服里,耳朵里,头发里灌入,谈话也在厘米间就被风撕碎,总有些听不清。下午来到海边看渔民收获归来,就在海边买了些新鲜的海鲜拿到附近的餐馆加工,螃蟹很好吃,可惜吃法复杂。晚上和着夜风回了客栈,躺在床上已经记不起有没有做梦,现在回想,应该有个好梦。
东方
逆风骑行一天很疲惫,晚上还是去找了特色的乳猪吃,皮脆肉香,可惜吃上两块就有些油腻。第二天队友鹏独自上路,我则奔波一天终于把自行车安顿完全。车店老板娘和碰巧来找零件的清华老师,动车上后座提醒我身份证落下的重庆老夫妇,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