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并进的国产动画电影
国产动画电影的主流,至今仍是儿童向。不过,伴随电影市场化,动画公司与人才渐长,受众群体日趋多元,全龄段与成人向这两个支流的水花,也在越响越大。这也预示着,动画电影越来越是“电影”了。
儿童向动画:鳌头独占
所谓儿童向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在主题、叙事、画风上,都要围绕儿童来走。因此,角色通常会有可爱形态,主线则多为齐心冒险、友情亲情,大多倡导真善美与团结友爱,以便符合儿童的审美以及启智需求。这些年来,基本如此。
不过提起儿童向动画电影,当下的小孩与曾经的小孩会有两套截然不同的记忆体系。
对于后者而言,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的国有企业所推出的作品。大家兴许仍会回想起《谢谢小花猫》、《小小英雄》、《东郭先生》、《猪八戒吃瓜》等等动画,更记得那种纯粹以艺术为追求的心思转化到作品后,尽是一些简明但健康的谐趣与哲思。换句话说,艺术的光芒经久不衰。
而对现在的小孩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基本就构成了国产动画电影圈最夺目的生态现状。这场IP的胜利,顺理成章地成为很多人对近年国产动画的最大认知,同时,也强化了大众对国产动画偏向儿童化的印象。
反正7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现下,不需要有过多精神内涵的儿童向动画电影越来越是一盘生意。名声越响亮,身价越不菲。不算美中合拍的《功夫熊猫3》的话,国产动画票房排行前十的名单上,“熊出没”系列就“熊”踞了第3至第6的四席,而第7至第10的位置,则被“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包揽。在此之后的山头,羊与狼的身影仍旧不绝,要论吸金能力,国产动画界头把交椅是要坐定了。
霸主身旁,也能看到许多崭露头角的动画电影。在这当中,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是脱胎于“老”动画、漫画系列的“情怀”动画电影,譬如《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神笔马良》等等。二是源自较新的IP,譬如“洛克王国”系列、“赛尔号”系列、《桂宝之爆笑闯宇宙》等等。
只是,二孩时代,各行各业都深谙一条真理,那就是“小孩的钱最好挣”。不少公司打着儿童向的幌子,以流水线的创作模式,推出了大批重复拼贴或山寨凑数的次品滥竽充数,像是《汽车人总动员》、《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美人鱼之海盗来袭》、“三只小猪”系列等大批低劣产品,都在院线钻了空子,令人倍感堪忧。
动画电影越来越像“电影”,精品比例却在走下坡路,这就有点今不如昔的滋味了。《中国动画电影通史》曾划分过黄金时代(1926-1966)、白银时代(1976-1990)、黑铁时代(1990-2002)、迷茫时代(2002-),不无道理。特别是,《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黑猫警长》等数十部作品不仅品质出众,还能横扫各大国际奖项,并形成了文化输出。甚至,国际上还将当时已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动画,评定为“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如此看来,跌倒过后,儿童向动画电影除了在票房上积攒起亮眼表现,还确实有好一段距离要追。不过,既然辉煌曾在,未必不能重现。
全龄段动画:异军突起
重现辉煌的希望,就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亮过。
从更准确的分法来说,这是一部全龄段动画电影。动画电影早就不是小孩的专利,但一部动画电影要想同时争取成人支持,那至少得确保小孩觉得不晦涩,大人觉得不幼稚,在创作上,也就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这种受众面牵涉最广的全龄段动画,只会山寨甚或剽窃的动画团队,是懒怠思考,更无能制作的。
经历了太多没营养甚至没节操的电影,市场风气被带坏,观众审美被扭曲,很多人对国产动画电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与鄙弃。
这也难怪当个别优秀动画横空出世时,能令人振奋如斯,像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所以逆袭成功,就与国民性的热捧不无关系。值得庆幸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对得起国产动画的“饥民”。同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题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能够借助不逊于好莱坞的优良品质,赢下如潮好评。对于小孩而言,这部电影逗趣、热闹,而在成人眼中,那种落寞与相守、反叛与自由,又在深层次的文本里催动人心。对于全龄段动画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同样地,“麦兜”系列、《小门神》、《大鱼海棠》等动画,都是当中的佼佼者。在这些能够确保搞笑、优美或有想象力的动画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成人世界,无论折射的是人心的复杂,还是成长的怅惘,那种更渴望被挖掘的人生模拟,使得这类全龄段电影,具有了触动人心的内涵。
时间再往前推,在中国动画最璀璨的阶段,这些堪称艺术品的动画电影,本就能够吸引全龄段的注意。因为,彼时电影还能作为创作者纯粹的艺术追求而存在,甚至能以“奇观”命名。像是万氏族兄弟堪称里程碑的《大闹画室》(1926)、《骆驼献舞》(1935)、《铁扇公主》(1941),以及《三毛流浪记》(1958)、《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大闹天宫》(1965)等等动画电影,至今看来,仍能体会到各种年龄层观众无差异观看时的欣悦。
这种欣悦,近20年也有接续。《小倩》(1997)、《宝莲灯》(1999)、《小门神》(2016)等全龄段动画电影,凭借流畅绚丽的画面加上本土风味的故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风格上,还是有着同质化的可能。
在距离《大闹天空》成为美国《综艺》杂志眼中“全世界最好的动画片”、法国《人道报》口中“真正的动画杰作”的高度,还有很大差距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更多能有自我风格与灵魂的作品,以及更多各种年龄、国别都能看懂并且欣赏的作品。
成人向动画:大器渐成
要有那种更具光彩的动画电影,需要真正放开手脚。这类作品放在国内,必然得要减少对儿童的一味讨好,以及对全龄段观众的无差异迁就。
这就是成人向动画电影存在的必要。
成人向,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儿童向与全龄段而命名的。这就意味着,创作空间空前广阔。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成人向动画要更“电影化”,要经得住市场与口碑的考验。
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人向动画电影相对低调甚至黯淡。但今年,《大护法》旗帜鲜明的自定义分级让成人观众看到了一缕曙光。这种在暑假档拒绝低龄观众的“自断臂膀”式手段,为这电影赢得了更自由地讲故事的可能。正因为少了迎合的必要,种种关于“1984”式集权政治、淡漠人性、盲从行为的讽刺,能够深深触及成年观众的思考快感。
它披着给儿童看的形式,却不再给儿童看,这很有趣,也很勇敢。当《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片扭转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后,《大护法》再往前推动了一步。
其实之前,银幕不乏成人向动画。像是票房紧跟在四部破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后的《十万个冷笑话》(票房1.20亿元),就在二次元的故事中,满布成人才能理解的梗。至于《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5971.6万元)、《龙之谷·破晓奇兵》(票房5730.4万元)、《一万年以后》(票房2743.9万元)、《魁拔之大战元泱界》(票房2526.8万元)等不同题材的动画电影,通过历史改编、往事戏说、国外题材本土移植等多个角度,试探着成人向动画的水深。
而未来,随着资本的涌入,观众、IP的成熟,还会有许多相关电影创作的可能。“画江湖”、“秦时明月”等IP早已成为抢手货,而很多在网络或电视平台播出的动画系列,譬如《纳米核心》、《雏蜂》、《爆蛋晶英》、《镇魂街》,中日合作的《一人之下》、《从前有座灵剑山》等等,假以时日,都有可能续写武侠、科幻、少女等多种题材的成人向动画电影的篇章。
当动画电影越来越以真正的“电影”标准律己,阵痛的产生避无可避。但至少,有心有力的动画电影团队,终究会找到最合宜的创作路向。
(原载于《看电影》)
儿童向动画:鳌头独占
所谓儿童向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在主题、叙事、画风上,都要围绕儿童来走。因此,角色通常会有可爱形态,主线则多为齐心冒险、友情亲情,大多倡导真善美与团结友爱,以便符合儿童的审美以及启智需求。这些年来,基本如此。
不过提起儿童向动画电影,当下的小孩与曾经的小孩会有两套截然不同的记忆体系。
对于后者而言,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主的国有企业所推出的作品。大家兴许仍会回想起《谢谢小花猫》、《小小英雄》、《东郭先生》、《猪八戒吃瓜》等等动画,更记得那种纯粹以艺术为追求的心思转化到作品后,尽是一些简明但健康的谐趣与哲思。换句话说,艺术的光芒经久不衰。
而对现在的小孩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基本就构成了国产动画电影圈最夺目的生态现状。这场IP的胜利,顺理成章地成为很多人对近年国产动画的最大认知,同时,也强化了大众对国产动画偏向儿童化的印象。
反正7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现下,不需要有过多精神内涵的儿童向动画电影越来越是一盘生意。名声越响亮,身价越不菲。不算美中合拍的《功夫熊猫3》的话,国产动画票房排行前十的名单上,“熊出没”系列就“熊”踞了第3至第6的四席,而第7至第10的位置,则被“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包揽。在此之后的山头,羊与狼的身影仍旧不绝,要论吸金能力,国产动画界头把交椅是要坐定了。
霸主身旁,也能看到许多崭露头角的动画电影。在这当中,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是脱胎于“老”动画、漫画系列的“情怀”动画电影,譬如《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神笔马良》等等。二是源自较新的IP,譬如“洛克王国”系列、“赛尔号”系列、《桂宝之爆笑闯宇宙》等等。
只是,二孩时代,各行各业都深谙一条真理,那就是“小孩的钱最好挣”。不少公司打着儿童向的幌子,以流水线的创作模式,推出了大批重复拼贴或山寨凑数的次品滥竽充数,像是《汽车人总动员》、《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美人鱼之海盗来袭》、“三只小猪”系列等大批低劣产品,都在院线钻了空子,令人倍感堪忧。
动画电影越来越像“电影”,精品比例却在走下坡路,这就有点今不如昔的滋味了。《中国动画电影通史》曾划分过黄金时代(1926-1966)、白银时代(1976-1990)、黑铁时代(1990-2002)、迷茫时代(2002-),不无道理。特别是,《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黑猫警长》等数十部作品不仅品质出众,还能横扫各大国际奖项,并形成了文化输出。甚至,国际上还将当时已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动画,评定为“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如此看来,跌倒过后,儿童向动画电影除了在票房上积攒起亮眼表现,还确实有好一段距离要追。不过,既然辉煌曾在,未必不能重现。
全龄段动画:异军突起
重现辉煌的希望,就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点亮过。
从更准确的分法来说,这是一部全龄段动画电影。动画电影早就不是小孩的专利,但一部动画电影要想同时争取成人支持,那至少得确保小孩觉得不晦涩,大人觉得不幼稚,在创作上,也就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这种受众面牵涉最广的全龄段动画,只会山寨甚或剽窃的动画团队,是懒怠思考,更无能制作的。
经历了太多没营养甚至没节操的电影,市场风气被带坏,观众审美被扭曲,很多人对国产动画电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与鄙弃。
这也难怪当个别优秀动画横空出世时,能令人振奋如斯,像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所以逆袭成功,就与国民性的热捧不无关系。值得庆幸的地方,是这部电影对得起国产动画的“饥民”。同样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题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是能够借助不逊于好莱坞的优良品质,赢下如潮好评。对于小孩而言,这部电影逗趣、热闹,而在成人眼中,那种落寞与相守、反叛与自由,又在深层次的文本里催动人心。对于全龄段动画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同样地,“麦兜”系列、《小门神》、《大鱼海棠》等动画,都是当中的佼佼者。在这些能够确保搞笑、优美或有想象力的动画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成人世界,无论折射的是人心的复杂,还是成长的怅惘,那种更渴望被挖掘的人生模拟,使得这类全龄段电影,具有了触动人心的内涵。
时间再往前推,在中国动画最璀璨的阶段,这些堪称艺术品的动画电影,本就能够吸引全龄段的注意。因为,彼时电影还能作为创作者纯粹的艺术追求而存在,甚至能以“奇观”命名。像是万氏族兄弟堪称里程碑的《大闹画室》(1926)、《骆驼献舞》(1935)、《铁扇公主》(1941),以及《三毛流浪记》(1958)、《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大闹天宫》(1965)等等动画电影,至今看来,仍能体会到各种年龄层观众无差异观看时的欣悦。
这种欣悦,近20年也有接续。《小倩》(1997)、《宝莲灯》(1999)、《小门神》(2016)等全龄段动画电影,凭借流畅绚丽的画面加上本土风味的故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风格上,还是有着同质化的可能。
在距离《大闹天空》成为美国《综艺》杂志眼中“全世界最好的动画片”、法国《人道报》口中“真正的动画杰作”的高度,还有很大差距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更多能有自我风格与灵魂的作品,以及更多各种年龄、国别都能看懂并且欣赏的作品。
成人向动画:大器渐成
要有那种更具光彩的动画电影,需要真正放开手脚。这类作品放在国内,必然得要减少对儿童的一味讨好,以及对全龄段观众的无差异迁就。
这就是成人向动画电影存在的必要。
成人向,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儿童向与全龄段而命名的。这就意味着,创作空间空前广阔。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成人向动画要更“电影化”,要经得住市场与口碑的考验。
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人向动画电影相对低调甚至黯淡。但今年,《大护法》旗帜鲜明的自定义分级让成人观众看到了一缕曙光。这种在暑假档拒绝低龄观众的“自断臂膀”式手段,为这电影赢得了更自由地讲故事的可能。正因为少了迎合的必要,种种关于“1984”式集权政治、淡漠人性、盲从行为的讽刺,能够深深触及成年观众的思考快感。
它披着给儿童看的形式,却不再给儿童看,这很有趣,也很勇敢。当《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片扭转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后,《大护法》再往前推动了一步。
其实之前,银幕不乏成人向动画。像是票房紧跟在四部破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后的《十万个冷笑话》(票房1.20亿元),就在二次元的故事中,满布成人才能理解的梗。至于《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5971.6万元)、《龙之谷·破晓奇兵》(票房5730.4万元)、《一万年以后》(票房2743.9万元)、《魁拔之大战元泱界》(票房2526.8万元)等不同题材的动画电影,通过历史改编、往事戏说、国外题材本土移植等多个角度,试探着成人向动画的水深。
而未来,随着资本的涌入,观众、IP的成熟,还会有许多相关电影创作的可能。“画江湖”、“秦时明月”等IP早已成为抢手货,而很多在网络或电视平台播出的动画系列,譬如《纳米核心》、《雏蜂》、《爆蛋晶英》、《镇魂街》,中日合作的《一人之下》、《从前有座灵剑山》等等,假以时日,都有可能续写武侠、科幻、少女等多种题材的成人向动画电影的篇章。
当动画电影越来越以真正的“电影”标准律己,阵痛的产生避无可避。但至少,有心有力的动画电影团队,终究会找到最合宜的创作路向。
(原载于《看电影》)
© 本文版权归 Mr. Infam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Mr. Infamou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康复记 (23人喜欢)
- 手术记 (47人喜欢)
- 2024十佳私存之新剧:百年内景镀孤独 (23人喜欢)
- 2024十佳私存之新片(非院线片):可怜人间枯明天 (36人喜欢)
- 2024十佳私存之新片(LGBTQ):悲伤都市恋怪物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