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的1月读书报告——推理小说初级入门及其他
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以兴趣为先,穿插着一些其他的阅读进行,自然而然地就会以读书为乐。2018的读书目标暂且定为100本书,1月完整读完的有11本书,其中7本是推理小说,可以很明显窥见我的兴趣向了… 整理成读书报告供年末审视。
1.倒错的物体
折原一倒错系列之一,“叙述性诡计”的代表,读完之后可能也会云里雾里,他的书多读读就能不被套路进去了。
2.恶意
人性的恶,让人无法想象但又可以理解。
3.放学后
东野圭吾的处女作。无法用相同的道德观要求别人,也无法用同样的善意去拥抱世界。
4.斜屋犯罪
与其说是滨本幸三郎专门为了杀菊冈荣吉而建的流冰馆,倒不如说是岛田庄司为了本格而本格设计出的斜屋。很具有本格特色的,但动机可能由于社会性而缺乏共鸣。
5.水车馆事件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之二,一个关于欲望、野心、塑料友情的犯罪故事。结尾的那幅预言了未来的藤沼一成的幻象画作,和岛田庄司的黑暗坡食人树最后那幅巧合地预言了现实的画作特别特别像。
6.钟表馆事件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之五,获得了第四十五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贯穿始终的恐怖童谣,难以置信的时间魔术,让人有种说不出的震撼之感。
7.希腊棺材之谜
被誉为侦探小说中的“圣经” ,“国名系列”水准最高之作。埃勒里·奎因 (Ellery Queen) 作为推理小说界首屈一指的人物,这本小说也是兄弟俩的高水准之作,多重反转,和奎因一起思考。
8.局外人
“可以说,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下处理这桩案子。”作为被告,知道自己犯的罪是过失杀人,而法庭上审判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将自己在母亲葬礼上没有悲伤这件事放大,最终判定为在精神上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与弑父同等的罪恶。这篇小说规模不大,却表现出了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体现了这桩司法不公正案件中在人性与精神上的迫害性。
9.一个人的朝圣
正如同哈罗德·弗莱的人生一样,迷失了半生,终于在最后拾起了最初的简单美好。前一百页的阅读算不上愉快,甚至带着煎熬。但在这以后,被男朋友抛弃的女医生带来的信念,偶遇的肿瘤医生带来的绝望,一群伪朝圣者的躁动,故事变得丰富起来。这艰辛的一路,他虽然和莫琳不辞而别越走越远,但在彼此的回忆中,两人学会了理解和反思,最后关于死亡的描写,沉重得让人无法从书里走出,而海的尽头两人快乐的背影,在伤痛过后显得那么孤独、单纯。
10.第七天
主人公杨飞在意外死去后遇到了前妻李青,并一直在寻找病重时离家的养父,在鼠妹刘梅的带领下来到“死无葬身之地”。他发出疑问:怎么觉得死后是永生?来到这里的人们,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墓地或是不愿意去墓地。在养父杨金彪和李月珍一家的故事里读懂亲情,在鼠妹刘梅和伍超的相互忏悔与错失中读懂爱情。即使社会现实里有暴力拆迁、公款吃喝、违规处理死婴等灰暗地带,永远鲜活着的温柔的的情感就是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11.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单是跑马的跑者写不出这么具有文学性和思考性的文字,单是作家也写不出这么具有汗味、泥土味的朴实的跑步日志。觉得自己和他的价值观相契,同样是“不以独处为苦”的人,同样是“不动笔写下来就无法顺畅地思考的人”,同时也是为了一星半点的理由就开始跑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