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寸草不生?谁说的,还有它们呢!
荒漠大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让你形容一下荒漠,你会用什么词儿呢?
荒无人烟!沙涛起伏!寸草不生!
等等,寸草不生?谁说的?虽然荒漠气候干燥、降水少,但是植物还是有的!今天我们就看看是哪些植物那么顽强!

荒漠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却很大,地面温度变化剧烈。我们熟悉的戈壁、沙漠等都是荒漠的不同类型。植物想要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生存,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梭梭
梭梭抗旱能力爆表的事,你一定有所耳闻。梭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仅抗旱、还抗热、抗寒、耐盐碱性(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梭梭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还有一件事,你可能没听说过,梭梭是古地中海遗留的树种,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上亿年,是树木的“活化石”。

“沙漠人参”——肉苁蓉
不要看到肉就想着“能、好、怎”(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怎么吃)啊!虽然,肉苁(cōnɡ)蓉确实是能吃的。肉苁蓉,俗称大芸,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会寄生梭梭、红柳等植物的根部,从寄主身上吸取养分及水分。肉苁蓉的花成筒状或钟状,可相当美貌!肉苁蓉作为荒漠中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珍贵药材,盗掘现象十分严重,数量一度急剧下降,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小自在此呼吁,如果你在荒漠中看到它们,千万不要“动手”把它们带回家!

强强强旱生植物——革苞菊
革苞菊,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革苞菊为强旱生植物,主要见于荒漠草原或荒漠地带。生长区的年降水量80~250毫米。仅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局部地区海拔1000m~1200m的荒漠地带。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类孑遗植物,也就是说其它类似种只存在在化石中,科研价值很高。嗯,它的长相就是这么的低调 ↓

点绿沙漠——沙冬青
沙冬青,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看出它最大的特点是冬天也是绿的。沙冬青是常绿超旱生植物,叶片肥厚,常年保持绿色。沙冬青4月进入花期,花期长近2个月!它喜欢沙砾质土壤,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沙冬青也算是元老级植物,它是第三纪的古老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千万年。

固沙造林先锋——沙拐枣
沙拐枣,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它生长快、好种也好活,耐旱,抗风,还不怕沙埋,算是荒漠生存全能型选手。它基本没有叶片,叶子缩小成托叶状包裹在枝条的节间,枝条节间很短,拐来拐去,使它们有了“拐枣”之名。

沙拐枣:“怪我咯!拐来拐去,还不都是因为想要减少蒸发,更加耐旱么!”
骆驼爱吃——骆驼刺
骆驼刺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是一种很耐旱的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它根系十分发达,能长达十几米。发达的根系让它能够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据说是因为在沙漠中骆驼非常喜欢吃它,故得名骆驼刺。骆驼刺的“刺”是一种自身保护,但却难不倒骆驼,骆驼吃骆驼刺是从下部向上部捋,伤不了嘴。

荒漠中的一股清流——沙棘
沙棘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干旱、寒冷、贫瘠、盐碱它都能从容应对。它甚至能够在生态条件十分恶劣的裸露岩石上生长。沙棘的根能穿透岩石,顺着石缝扎下,然后长出发达茂密的根系。

能力强不是沙棘声名鹊起的主要原因,营养丰富的果实才是。秋天,繁茂鲜艳的沙棘果挂在枝头,经久不落。沙棘果实营养成分全面,含有维生素A、C、E和胡萝卜素外,还有B族、D族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7种黄酮类物质、10多种微量元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蛋白质、多种糖类。现在你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喜欢喝沙棘汁了吧!
荒漠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依然有很多植物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荒漠其实并不是寸草不生。由于篇幅有限,小自这次就先给大家介绍这几个荒漠豪杰!最后的最后,小自还想跟大家嘱咐几句:荒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十分脆弱。即使你有机会一睹这些植物的真容,也千万不要“动手动脚”,改变它们原本的生存状态。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
如果你爱自然、爱科学、爱分享,
欢迎关注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NC微信平台:@大自然保护协会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