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以清心,淡然且浅笑——青春苦短,愿你能无问西东
凌晨三点,这一夜没有月亮,窗外奔跑着的是咆哮的北风,还有冬日特有的苍凉。楼下昏黄的街灯还在闪烁,仿佛每一个星星点点的光亮都是来过这个世界的生灵留下的印记。孤坟葬着未亡魂,枯井跳下心死人。有的人还未亡,却已被葬进土堆坟茔。有的人还未死,却俨然走肉行尸。有的人会一点穴位命理,却摸不透时代脉搏;有的人懂一些书文句读,仍断不出此生灾祸。昨日去影院看了《无问西东》,周围的文艺女青年们不止一次的跟我盛赞这部献给清华百年的主旋律电影,声称:无论是颜值还是内在,都值得你一刷在刷。多线叙事的手法,构图考量的细节,从个人情感到民族大义;自民国清流到当今翘楚。在略微有些混乱和模糊的故事情节里,我在思考这四个故事的联系和统一。中国人的文学批评体系里不讲求具体的定义,精确的分析,更在乎神似的感受,画面的构建。若以此为准来表述,四个故事就像四幅图景:春和景明,执子之手,一路同行。夏雨泠泠,河边垂钓,静坐听雨。秋夜绵绵,落叶归根,层林尽染。冬雪漫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吴岭澜,面对前路的迷茫,面对人生的不定,面对时代的浪潮,叩问自己的内心,不必选择迎合潮流,遵从内心,从容而笃定。曾经他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但此刻他终于明白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习文或是习理,不是因为哪一个可以带给你更大的成就感,更多的物质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你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你的所学带给你的难以比拟的快乐。实业可以救国,探索生命的本源,意义,价值,归宿可以救人,没有哪一个更有用,更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所以此处“执子之手,一路同行”中的你并非伊人,而是心中最真实的自己。出身三代五将之家的沈光耀,若独善其身,修身习业已是尽本分亦是于国于家尽忠尽孝。古人亦云修身齐家于前,治国,平天下于后。可民族危亡的关头青春的热血下涌动着报国的衷心。所谓大学者是什么?所谓大学者应该教会青年思考什么?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应该教会青年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对真理的求索、对世俗的洞察,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不是高高在上的的施舍,不是高人一等的优越,而是发自内心的怜悯与关爱;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不是嘴上的一句爱国,而是身体力行的执着,甚至是生命之花凋落的滋养;对于真理的探求是对生命的敬畏,而非某位伟人的敬畏。传道授业,前者叩问灵魂,后者传授技能,大学的目的在于不断求索生命个体生存的意义,而非单纯仅仅传授技能。所以那一幕老者雨中垂钓的超然物外,那一幕师生静坐听雨的平静淡然最是让人难以忘怀。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才构成我们最真实的自己,但就是这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才最值得你活在当下的热爱。王敏佳不完美,因为生病而与和伟人合影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每年都去天安门广场拍一张合影,以此欺骗自己,欺骗他人。陈鹏不完美,以为心爱之人爱上别人,不敢表达心中所爱,所以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李想不完美,为了心中那点自私的理想,怯懦的躲进自己的壳中,间接造成王敏佳的“死”。刘淑芬不完美,将自己长期的婚姻不幸发泄到一个无干的旁人身上。许伯常不完美,对谁都和颜悦色,温文尔雅,唯独对妻子冷漠的像个陌生人。但他们却都是不完美的真实可爱的人,王敏佳对爱执着等待;陈鹏为祖国奉献自己;李想戍边雪地中牺牲自己救下一对夫妇;刘淑芬供养男朋友上大学,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王敏佳而崩溃跳井,一个不被丈夫善待的好人,害了另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一死一伤。许伯常用真心爱心哺育无数青年。没有人做错,错的是那个把错误无限放大的时代,错的是那个善恶不分的时代,错的是那个否定真实的时代。所以对于这个故事有一个美好的希冀,希望他们每一个人的星星在坠落天空的时候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找到自己出生的那片净土,回到那片向往的家园。张果果的独白说到,“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他确实没有改变世俗,在尔虞我诈的职场里,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他没有摇旗呐喊、没有奋起反抗、没有好为人师,但他选择了不参与其中,出淤泥而不染。质疑世俗、不参与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张果果对待世俗的方法,是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并不太困难的方式。仅仅做到不随波逐流已是艰难,若能对这个世界温柔相待则更是不易。“世俗”教导我们“本来以为救了一个孩子,没想到认了一门亲戚”。这看似“善意”的劝告,在张果果的心里激起涟漪,但最终他还是放下世俗的规劝,直面内心的柔软。当他在四胞胎的房间里为窗户装点色彩时,他是快乐的。和这一刻的快乐相比,世俗是什么,真的不重要。这些故事们被一种浓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这种精神,高于“明哲保身”,高于“最佳选择”,这种精神,或许会让人在当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这种精神,指引着我们去面对或盲从、或黑暗、或动荡、或浮躁的时代,给我们伟大的精神世界一束最闪耀的光芒。“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占有多少,才更荣耀”,说的是物质攀比;“拥有什么,才能被爱”,说的是相亲条件。世俗怎样,并不重要;如何投机,亦无需在意。青春短暂,何苦为世俗所累;书生意气,何妨就意气一回。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