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中华,无问西东——金陵读书2017年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总结
2017年里,金陵读书的沙龙活动跟往年相比,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增设了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每个月讨论一本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从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在按照阴历计算的2017年里,金陵读书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从无间断,十二个月共举办十二场,在书友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作为这一系列专场的策划人和主要牵头人,特撰小文,将一年来策划经营专场沙龙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中西交融,有力丰富了金陵读书的活动主题。
在昨晚金陵读书举办的关于美国左翼学者德里克先生的逝者纪念专场沙龙上,丁老师提出了“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的十二字方针,由此反观金陵读书的活动主题,自然能够看出其中一二脉络。
在“国学为根”上,金陵读书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推出先秦诸子经典系列精读沙龙,宋老师、丁老师都曾长期担任这一系列沙龙的主讲,而现今,该系列沙龙已经从精读某一本书,进化到精读谋一本书中的某一或者某几章节,搞得有声有色。“马学为体”方面,金陵读书一直坚持热爱祖国、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原则,不只在《资本论》出版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之时,推出《资本论》精读沙龙,还在每当国家重大会议和活动举办之后,安排相应的讨论沙龙,体现金陵读书的家国情怀。“西学为用”方面,关于西方思想社科经典的讨论,一直是金陵读书的重要常规沙龙主题。这几年来,先后讨论过的西方思想社科经典包括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柏拉图的《理想国》、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等等。
海外中国研究论著,采用西方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这样的论著,本身就是“西学”与“国学”交织的产物,自然能够成为金陵读书的开拓重点。正如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主编刘东老师所言: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不只需要通过阅读西方论著来了解西方,也需要通过阅读西方论著,来进一步了解中国。这正是我们推出这一系列专场的出发点和原因。从2017年我们讨论的这十二本海外中国研究论著来看,他们要么具备比较强的学术原创性,要么在视角和方法上对国内学界有明显的启迪和参考作用,都是品质上佳的好书。
二、种类丰富,涵盖海外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
谈到海外中国研究,就不能不谈到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尽管当下国内的海外中国研究出版,可谓是群雄并起、兵家必争,但作为时间最长、种类最丰富、出版最系统的丛书,苏人社的这套丛书,仍然是国内的海外中国研究论著出版的最重要阵地之一。基于这样的现状,也出于支持南京本地出版社的考量,我们的系列专场以苏人社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作为主体读物,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当中,有九本出自苏人社的这一系列。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会固守一城,犯本位主义的错误。既然是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就应该兼顾国内主要出版社的优秀海外中国研究论著,而不是将讨论书目全部出自苏人社一家出版社。全年讨论的书籍当中,有两本书出自人大出版社,一本书出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景,分别是《救世》《君主与大臣》和《南明史》。无论是人大社还是世纪文景,都是近两年来在海外中国研究论著的引进出版上,投入重要力量的出版社;人大社更是推出了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以出版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海外论著为主,体现出其在这个领域的论著出版上,与苏人社分庭抗礼的雄心。正基于此,我们也选用了这两家出版社今年出版或者再版的代表性海外中国研究系列论著。
作为海外中国研究的第一强国,美国的海外中国研究论著,自然会作为我们讨论的重点。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里,有九本书出自美国学者。然而我们也没有忽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中国研究成果。4月份讨论的《佛教征服中国》一书,就是荷兰学者许理和所著,算得上是欧洲汉学的代表;2018年1月份讨论的《中国小说戏曲史》,出自日本学者狩野直喜,而这位学者,也堪称日本汉学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12月份讨论的《皇帝与祖宗》一书,出自当下在中国香港任教的科大卫先生,而科大卫本人,也被视为华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学科分类上,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里,既有关于中国古代史的《权力关系》《君主与大臣》,又有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权力源自地位》《上海罢工》;既有社会史、文化史的代表性论著《上海罢工》《皇帝与祖宗》《佛教征服中国》,也有侧重思想史层面的《救世》《东亚文明》《斯文》,同样还有经济史层面的《大分流》和文学史层面的《中国小说戏曲史》。应该来说,除了没有涉及当代中国的论著之外(《上海罢工》其实部分涉及当代中国),我们选择的这十二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主要关注领域和所涉学科。
而在主讲者方面,蓑翁本人作为牵头人主讲八次,金陵读书会长宋老师(金陵客)主讲一次,理事钱竹林主讲一次,而《中国小说戏曲史》一书的译者张真老师主讲一次,在主讲者选择上,既遵循了金陵读书“民间智慧,自由分享”,主讲者主要从理事和书友中产生的原则,也适时邀请相关论著的编辑、译者亲自主讲,保证了读书会在粘性和开放性方面的平衡。
三、内外并行,大力推广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
我们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尽管都是久经考验的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但它们毕竟都是学术著作,容易让普通书友望而生畏。作为一家致力于在社会大众当中,推广阅读经典论著的读书会,金陵读书在沙龙内和沙龙外两方面同时发力,做好这些优秀学术论著的推广工作。
就沙龙内而言,每场沙龙不只在金陵读书的豆瓣小站、微信公号,以及蓑翁个人的原创公号“蓑翁论书”上推送活动预告,还凭借金陵读书长期以来累积的口碑和影响力,南京各大读书文化自媒体,都会转载和推荐我们的系列沙龙活动。而在沙龙内容设置上,主讲者非常注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原书的主要精华,同时积极联系中国当下的现实,产生可供讨论的话题,而丁老师侧重于文本细读,宋老师侧重于学术与实际的结合,也都会在主讲者分享之后,让广大书友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印发后续讨论。在活动宣传和注重通俗性的双重努力之下,全年这十二场沙龙的平均参加人数,都在15-20人左右,讨论氛围热烈。
就沙龙外而言,每次沙龙结束后,蓑翁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整理沙龙的详细实录,随即在“蓑翁论书”的企鹅号上发布,由于“蓑翁论书”的企鹅号是腾讯官方认可的重点号,因此好几期沙龙实录,都被推荐至腾讯文化频道的首页,取得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和良好反响。除此之外,凡是蓑翁主讲的沙龙,在沙龙结束后,也会第一时间在自己微信公号、企鹅号和今日头条号上,发布沙龙的讲稿、分享提纲和读书笔记。不只如此,金陵读书的诸位同仁,还积极寻求将相关讨论书籍的书评和讲稿予以发表。蓑翁关于《权力源自地位》一书的书评在《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上刊发,关于《权力关系》的书评在“高和分享”微信公号上刊发,关于《救世》和《君主与大臣》的书评分别刊发于《中华读书报》和《晶报·深港书评周刊》,关于《南明史》的书评刊发于《南风窗》;而我们会长宋老师关于《佛教征服中国》的书评,也在《中华读书报》上刊发,反响良好。
2018年,金陵读书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将继续进行,照例每个月讨论一本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感谢过去一年时间里,各位书友、各家出版社以及南京的各大读书文化自媒体的支持,也欢迎各位新老书友继续来到现场,跟我们一起共读这些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
2018.1.25晚作于竹林斋
(附)2017年(2017.2-2018.1)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沙龙一览:
1.2017.2.22《权力源自地位》与北大的多元传统(主讲:江海一蓑翁)
2.2017.3.29《大分流》与近代中西力量对比变化原因考(主讲:钱竹林)
3.2017.4.26《佛教征服中国》与佛教的中国化(主讲:金陵客)
4.2017.5.17《权力关系》与科举平权化时代里的权力传承秘诀(主讲:江海一蓑翁)
5.2017.6.28《救世》与十八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和精英意识(主讲:江海一蓑翁)
6.2017.7.26《君主与大臣》与中国历史语境下的君相权力博弈(主讲:江海一蓑翁)
7.2017.8.23《东亚文明》与狄百瑞眼中的儒家思想和文明(主讲:江海一蓑翁)
8.2017.9.27《上海罢工》与裴宜理的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主讲:童亮)
9.2017.10.18《南明史》与明末大溃败成因探析(主讲:江海一蓑翁)
10.2017.11.22《斯文》与唐宋变革期的社会思想转型(主讲:江海一蓑翁)
11.2017.12.20《皇帝与祖宗》与“华南”的地域建构(主讲:江海一蓑翁)
12.2018.1.17中国小说戏曲史的中日研究比较(主讲:张真)
一、中西交融,有力丰富了金陵读书的活动主题。
在昨晚金陵读书举办的关于美国左翼学者德里克先生的逝者纪念专场沙龙上,丁老师提出了“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的十二字方针,由此反观金陵读书的活动主题,自然能够看出其中一二脉络。
在“国学为根”上,金陵读书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推出先秦诸子经典系列精读沙龙,宋老师、丁老师都曾长期担任这一系列沙龙的主讲,而现今,该系列沙龙已经从精读某一本书,进化到精读谋一本书中的某一或者某几章节,搞得有声有色。“马学为体”方面,金陵读书一直坚持热爱祖国、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原则,不只在《资本论》出版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之时,推出《资本论》精读沙龙,还在每当国家重大会议和活动举办之后,安排相应的讨论沙龙,体现金陵读书的家国情怀。“西学为用”方面,关于西方思想社科经典的讨论,一直是金陵读书的重要常规沙龙主题。这几年来,先后讨论过的西方思想社科经典包括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柏拉图的《理想国》、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等等。
海外中国研究论著,采用西方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这样的论著,本身就是“西学”与“国学”交织的产物,自然能够成为金陵读书的开拓重点。正如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主编刘东老师所言: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不只需要通过阅读西方论著来了解西方,也需要通过阅读西方论著,来进一步了解中国。这正是我们推出这一系列专场的出发点和原因。从2017年我们讨论的这十二本海外中国研究论著来看,他们要么具备比较强的学术原创性,要么在视角和方法上对国内学界有明显的启迪和参考作用,都是品质上佳的好书。
二、种类丰富,涵盖海外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
谈到海外中国研究,就不能不谈到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尽管当下国内的海外中国研究出版,可谓是群雄并起、兵家必争,但作为时间最长、种类最丰富、出版最系统的丛书,苏人社的这套丛书,仍然是国内的海外中国研究论著出版的最重要阵地之一。基于这样的现状,也出于支持南京本地出版社的考量,我们的系列专场以苏人社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作为主体读物,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当中,有九本出自苏人社的这一系列。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会固守一城,犯本位主义的错误。既然是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就应该兼顾国内主要出版社的优秀海外中国研究论著,而不是将讨论书目全部出自苏人社一家出版社。全年讨论的书籍当中,有两本书出自人大出版社,一本书出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景,分别是《救世》《君主与大臣》和《南明史》。无论是人大社还是世纪文景,都是近两年来在海外中国研究论著的引进出版上,投入重要力量的出版社;人大社更是推出了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以出版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海外论著为主,体现出其在这个领域的论著出版上,与苏人社分庭抗礼的雄心。正基于此,我们也选用了这两家出版社今年出版或者再版的代表性海外中国研究系列论著。
作为海外中国研究的第一强国,美国的海外中国研究论著,自然会作为我们讨论的重点。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里,有九本书出自美国学者。然而我们也没有忽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中国研究成果。4月份讨论的《佛教征服中国》一书,就是荷兰学者许理和所著,算得上是欧洲汉学的代表;2018年1月份讨论的《中国小说戏曲史》,出自日本学者狩野直喜,而这位学者,也堪称日本汉学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12月份讨论的《皇帝与祖宗》一书,出自当下在中国香港任教的科大卫先生,而科大卫本人,也被视为华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学科分类上,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里,既有关于中国古代史的《权力关系》《君主与大臣》,又有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权力源自地位》《上海罢工》;既有社会史、文化史的代表性论著《上海罢工》《皇帝与祖宗》《佛教征服中国》,也有侧重思想史层面的《救世》《东亚文明》《斯文》,同样还有经济史层面的《大分流》和文学史层面的《中国小说戏曲史》。应该来说,除了没有涉及当代中国的论著之外(《上海罢工》其实部分涉及当代中国),我们选择的这十二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主要关注领域和所涉学科。
而在主讲者方面,蓑翁本人作为牵头人主讲八次,金陵读书会长宋老师(金陵客)主讲一次,理事钱竹林主讲一次,而《中国小说戏曲史》一书的译者张真老师主讲一次,在主讲者选择上,既遵循了金陵读书“民间智慧,自由分享”,主讲者主要从理事和书友中产生的原则,也适时邀请相关论著的编辑、译者亲自主讲,保证了读书会在粘性和开放性方面的平衡。
三、内外并行,大力推广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
我们全年讨论的十二本书,尽管都是久经考验的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但它们毕竟都是学术著作,容易让普通书友望而生畏。作为一家致力于在社会大众当中,推广阅读经典论著的读书会,金陵读书在沙龙内和沙龙外两方面同时发力,做好这些优秀学术论著的推广工作。
就沙龙内而言,每场沙龙不只在金陵读书的豆瓣小站、微信公号,以及蓑翁个人的原创公号“蓑翁论书”上推送活动预告,还凭借金陵读书长期以来累积的口碑和影响力,南京各大读书文化自媒体,都会转载和推荐我们的系列沙龙活动。而在沙龙内容设置上,主讲者非常注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原书的主要精华,同时积极联系中国当下的现实,产生可供讨论的话题,而丁老师侧重于文本细读,宋老师侧重于学术与实际的结合,也都会在主讲者分享之后,让广大书友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印发后续讨论。在活动宣传和注重通俗性的双重努力之下,全年这十二场沙龙的平均参加人数,都在15-20人左右,讨论氛围热烈。
就沙龙外而言,每次沙龙结束后,蓑翁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整理沙龙的详细实录,随即在“蓑翁论书”的企鹅号上发布,由于“蓑翁论书”的企鹅号是腾讯官方认可的重点号,因此好几期沙龙实录,都被推荐至腾讯文化频道的首页,取得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和良好反响。除此之外,凡是蓑翁主讲的沙龙,在沙龙结束后,也会第一时间在自己微信公号、企鹅号和今日头条号上,发布沙龙的讲稿、分享提纲和读书笔记。不只如此,金陵读书的诸位同仁,还积极寻求将相关讨论书籍的书评和讲稿予以发表。蓑翁关于《权力源自地位》一书的书评在《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上刊发,关于《权力关系》的书评在“高和分享”微信公号上刊发,关于《救世》和《君主与大臣》的书评分别刊发于《中华读书报》和《晶报·深港书评周刊》,关于《南明史》的书评刊发于《南风窗》;而我们会长宋老师关于《佛教征服中国》的书评,也在《中华读书报》上刊发,反响良好。
2018年,金陵读书的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将继续进行,照例每个月讨论一本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感谢过去一年时间里,各位书友、各家出版社以及南京的各大读书文化自媒体的支持,也欢迎各位新老书友继续来到现场,跟我们一起共读这些海外中国研究经典论著。
2018.1.25晚作于竹林斋
(附)2017年(2017.2-2018.1)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专场沙龙一览:
1.2017.2.22《权力源自地位》与北大的多元传统(主讲:江海一蓑翁)
2.2017.3.29《大分流》与近代中西力量对比变化原因考(主讲:钱竹林)
3.2017.4.26《佛教征服中国》与佛教的中国化(主讲:金陵客)
4.2017.5.17《权力关系》与科举平权化时代里的权力传承秘诀(主讲:江海一蓑翁)
5.2017.6.28《救世》与十八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和精英意识(主讲:江海一蓑翁)
6.2017.7.26《君主与大臣》与中国历史语境下的君相权力博弈(主讲:江海一蓑翁)
7.2017.8.23《东亚文明》与狄百瑞眼中的儒家思想和文明(主讲:江海一蓑翁)
8.2017.9.27《上海罢工》与裴宜理的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主讲:童亮)
9.2017.10.18《南明史》与明末大溃败成因探析(主讲:江海一蓑翁)
10.2017.11.22《斯文》与唐宋变革期的社会思想转型(主讲:江海一蓑翁)
11.2017.12.20《皇帝与祖宗》与“华南”的地域建构(主讲:江海一蓑翁)
12.2018.1.17中国小说戏曲史的中日研究比较(主讲:张真)
江海一蓑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3月音乐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电影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非新书书单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社科类) (2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人文类)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