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
《慈禧全传》终于读完,暑假曾计划十天内读完,而未果,过了五个月,终于完结,结束又要开始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都是会懒惰的,做出的东西也一样随进度而变化,此书也是前好后粗,《慈禧前传》、《玉座珠帘》较为出色,而《胭脂井》、《瀛台落日》则很赶,《胭脂井》描写义和团之乱较为可观,整个北京乱糟糟,人心浮动的情景确实能将人带入,而《瀛台落日》实在难看,爱写风流、写赌,趣味底下。相比之下,前两部实在漂亮,初看之人醉于作者之博,胸有书无数,左支右拒,应手自如。曾读《天朝的崩溃》,茅海建对奕山的奏稿分析之后,大加感叹,奕山玩弄手段。而功夫毕竟不如高阳,高阳分析上谕、奏稿,将人物立场、心思都分析得很细,对人物所处位置也考虑进去,所以看分析是一种享受,非是盲说瞎掰,二书固体裁相异,但所举却都是实在,自可比较。纸质书第一本前半本都在围绕咸丰死后会如何,一直制造悬念,足足写了半本书才抖落谜底,而慈禧是主角,她的死却很快很直,简直头重脚轻。书中对晚清世情摹写很细致,但却未对人物刻画用力,对于慈禧太后的描写都是生气时的头筋暴起,从头到尾,陈词滥调。王树汶一案一直引得我兴味盎然,不料隔了很久才重提,却草草收笔,令人最失望!中法战争写得不全,甲午战争都没写,当然不能苛求太多,高阳毕竟是要写人情世态的,器物、大事只不过是陪衬,多了可喜少了也无妨。(记得起来再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