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么
查看话题 >中国首部生态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正在热播!
自古以来,国人就崇尚着“天地共生,万物滋养”的滋补哲学和健康观。
由视袭影视、阿里健康与中视传媒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生态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正在热播。

这部60后总导演和文青导演们精心烹制的央视版“养生鸡汤”将于1月29日至2月3日每晚19:00,在CCTV-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连播6天。

▲《万物滋养》总导演 张钊维
1966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
代表作《冲天》、《传家本事》、《财富之道》等
90后中年们,也可在每晚20:00后,登录优酷、爱奇艺、B站、芒果TV、「DOCO热纪录」任意观看《万物滋养》网络版!
▲《万物滋养》先导片
主题曲创作者 钟兴民,周杰伦御用编曲
代表作 《双节棍》《七里香》《青花瓷》《菊花台》等
1月29日播出的第一集——《森林间的心机》,以平等的态度和微观的视角,揭开了一些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的“食材”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万物共生共养离不开食材和营养的传递。
《森林间的心机》并没有拘泥于单纯地讲述森林环境或者食材背后的故事,而是将“生态”、“养生”、“美味”融为一体。
通过深挖森林、人类、物种与食材间的共生共养关系,呈现出国人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观念。
现在不妨跟随DOCO君的脚步,一起深入了解一番《森林间的心机》。
为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需求,制作团队特地制作了央视版和网络版两个版本,在网络版《万物滋养》中,不同于其他生态类纪录片,它通过森林、海洋、旱地、田野、江湖、高原的第一人称自述,带领人类感知大自然万物间的奥秘。

片子拟人化的处理,拉近了森林与人类的距离,此时,森林正向人类诉说着它广袤神秘怀抱中的独特故事。
蜂蜜
树木是森林的骨架,定义了森林的形貌,同时也为其他生物开拓了生存空间,以树木为起点,太阳的能量在森林里流转。

在万千树木中,最帅气的便是红松和椴树了。

从光合作用开始,能量在树叶、花朵间流转,从而吸引蜜蜂的“驻足”。
椴树的花朵可以释放出浓烈的香气,让蜂蜜为之“倾倒”,蜜蜂起落采食椴树的花蜜,同时也为椴树的“繁衍”做了充足准备。

蜂群清楚地知道如何分家,以保和平永续,一个新蜂王诞生后,为避免争端,老蜂王就会带领它的部下离开,开拓新的领地。
蜜蜂间也有遵循的道义和法则,在共生的森林里保证物种的延续。
人类往往会在此时出现,帮助离开的蜜蜂寻找新的住处,搭建新的蜂巢,蜜蜂则以蜂蜜作为“答谢”,回报善待它们的人类。

人与蜜蜂的和谐共处就此达成,随之,蜜蜂将椴树的能量传递给人类。蜜蜂、蜂蜜、人类间的“情谊”与“能量”就这样延续不断地流转着。

产自椴树的蜂蜜富含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忠于养生的朋友可以在购物车中加一罐椴树蜜来补身子了。
松果
到了秋天,森林间能量传递的主力就是红松了,红松的球果是蛋白质最初的来源。

定位到吉林省长白山森林,看看这里的红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红松的松果会引来森林中最精明的“美食家”——松鼠的关注,对于即将过冬的松鼠来说,松子是它们最好的能量来源。
贪吃的松鼠不止满足了自己的胃口,还帮助不会自然剥落的松果“繁殖”下去,在这样一个闭环生物链中,松鼠跟红松都完成了自己物种的延续。

如此美味的食材,人类自然也不会放过,放山人会将采摘好的松果炒熟、碾碎,做成松子饼,犒劳多日辛苦的同伴。

能量在森林中产生、传递、滋养着每个对大自然“有所求”的物种。
茶叶
中国人爱喝茶,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战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喝茶贵在品茶,品茶叶的味道、香气,亦品茶叶的精神。
在云南,拉祜(hù)族的族民跟茶树打了近百年的交道,起初,人们发现茶叶可以食用,是因为煮熟的茶叶救了一位饿晕的族民。

后来,人们意识到这种含有多酚类物质的树叶,可以对人类的味蕾和嗅觉产生别样的吸引力。
茶叶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品茶也成为一种饭后会友的休闲方式。
为了祛除体内的湿气,拉祜族的族民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饮茶方法——烤茶,将百年的茶叶放在陶罐中烧烤后,用热水冲泡,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等微量元素由此被萃取出来。

▲拉祜族茶农 李锦跃
一百年的山泉水、两百年的古茶树,茶树与人几千年来“相互利用”的智慧都融在一杯冲泡好的茶中。

靠山而生的族民,为了感谢森林的馈赠,会举行简单的祭竜(lóng)仪式,将自己对来年收成的希冀,寄托在自然的更迭中。

人参、三七
对于人参,大多数人只听过它的名号却未曾见过真容。
由于人参太过于珍贵,在行家交易市场中,它的具体价格由买卖双方决定,价格的商议则是通过指定的手势。

▲购买人参的手势
可见,人参的购买充满了神秘感。

▲诸多买参人之一 孙卫东
时空定位再次回归到长白山森林,野山参的采摘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一棵上等的山参往往要搜寻半年。
一场人参与放山人的追逐赛就此拉开,为了避免弄断人参的根须,把头(放山人)会用特制的鹿骨签轻挖泥土,耗费四、五个小时后,将其挖出。

▲放山人 老把头们
关于“人参会跑”的传说,DOCO君为你揭开谜底。
其实,不是人参会跑,而是,人参的根茎在受到损伤时会将自己藏起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而成功挖出的人参要用苔藓和树皮包裹,在这种相对熟悉的环境里,人参的新鲜度才有保障。

出土后的人参被人们用最高的礼节来对待——它自身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引起人们崇敬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它的高龄。
年龄越大的人参,药补效果越强。
池底参与蜂蜜结合,可制作出人参蜜膏,每天取食一勺,便可滋补身体。

与人参极其相似的另一种珍贵食材——我们常常从长辈口中听到的、号称“金不换”的三七,它的普及程度远超人参。
在云南文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三七中的精品,每当道地三七成熟时,世界各地的买家就会纷至沓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购买三七的方式,已由原来的跋山涉水转变为网络购物,轻松一点,磨制好的三七粉就会送上家门。

▲阿里健康 运营总监 章泽
三七有哪些使用及食用的方式呢?
爱美的女性可用三七粉搭配蜂蜜,制作天然面膜,将三七的滋养效果由外及内地展现。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将挑选过的三七放在老火中慢炖,渗透出其中的人参皂苷和多糖物质,三七的精华便在汤底尽显。

野生菌
阴暗腐朽的地表层是森林中最有营养的地方,野生菌将这里视为生存的乐土。
进入市场的菌类一扫之前的霸气,任人议价,会吃的人必定熟知菌类的价值,争先买回家烹饪。

从喧闹的诞生到沉寂的死亡,从明亮的叶尖到阴暗的地底,森林所展示的生命舞台,将万物的张力无限扩大。
人类从这里诞生也终究离去,不变的是对森林的敬畏与热爱。
而作为大自然的观众,我们能感知到的,是生命的奇妙与万物的滋养。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